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年的变化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刚刚步入而立之年。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这30年,是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30年,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来没有这样多。  相似文献   

2.
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注定让一些年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记载。2008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刊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以市州为单元隆重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陇上巡礼》大型系列报道,全景式地展示我省各市州30年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述说和总结各地改革开放30年中最具特色、变化最大、最能表现改革开放本质、社会发展进步的经验和事件。  相似文献   

3.
陈静 《北京党史》2009,(2):18-22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近现代中国发生迅猛变化的历史阶段之一。2008年的研究成果以改革开放的研究为核心,用目不暇接、蔚为壮观来形容应当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许寿昆 《求贤》2008,(11):17-18
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序幕隆重拉开。时至2008年.改革开放已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年的艰辛探索、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的伟大成就,古老的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各项事业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美满,而这样的变化也同样发生在城市环境卫生丁作中.发生在南开环卫职工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8,(14):23-24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30年前的1978年,十上届三中全会以巨人般的勇气魄力,毅然推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压抑已久的生命力犹如火山爆发。奔涌而出。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刊刊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我国发展进程的30件大事》一文。希望读者朋友们循着件件往事,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从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历史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在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了3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张世平 《学习导报》2008,(12):11-13
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30年的改革开放却使湖南这个革命老区、农业大省、内陆腹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感受到30年的辉煌,更可以从统计数据印证出改革开放30年是湖南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张世平 《新湘评论》2008,(12):11-13
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30年的改革开放却使湖南这个革命老区、农业大省、内陆腹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感受到30年的辉煌,更可以从统计数据印证出改革开放30年是湖南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我们也高兴地迎来了宁夏成立5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08,(10):25-2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普通百姓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硕果。记者从人们衣食住行的独特视角,见证着安徽30年来的巨大变化。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本刊特撷取一组记者的采访手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30年前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人般的勇气魄力,毅然推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压抑已久的生命力犹如火山爆发,奔涌而出。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刊刊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我国发展进程的30件大事》一文,希望读者朋友们循着件件往事,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从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8,(15):47-47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岁月如梭,改革开放的征程已经整整走过30年。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蓬勃发展的历程和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铜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乌兰 《实践》2009,(1):12-1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此,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和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党史》2008,(2):8-8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巨轮从此开始扬帆远航。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老干部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收集珍贵历史资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华民族从此踏上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30年风雨坎坷,30年硕果累累,我们从普遍贫困走入基本小康。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秋石 《党的建设》2010,(2):40-42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进发出来,使中国共产党大踏步走在了时代前列。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世所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凯歌行进,成绩斐然。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战略和措施,都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正确认识、深刻理解、牢牢把握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9.
项平  刘波 《新湘评论》2008,(12):4-8
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重大、最壮观、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这经典辉煌的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国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30年  相似文献   

20.
储波 《实践》2008,(7):4-6
今年是建党87周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30年来,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