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镇江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目前,镇江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以及高级职称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在全省均列第五位。“十五”期间,镇江人才总量要力争达到30万人,年均增长达到9.5%:本科以上人才年均增长力争达到15%。实施镇江人才发展战略,必须确立四个基本目标:一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2.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时,厦门市人才队伍仅有21130人,到了2000年底,人才总量已达17.18万,每万人口中人才数为131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5.66%,大专占24.27%,中专占23.72%,按职称分,高级职称7758人,中级职称31890人,初级职称86334人。初步形成了包括党政机关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内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协调,为特区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事人才保证。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局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  相似文献   

3.
关注     
《政协天地》2011,(9):50-51
职业教育须先行 福建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上涨33.2%。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缺工20%左右,特别是高管人才、技术工、熟练工。十二五期间.我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将递增6%左右,到2015年将达到110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丽水中小工业企业人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丽水市中小工业企业达1.54万户,完成工业总产值649.74亿元,同比增长33.42%。完成工业增加值141.51亿元,同比增长35.7%,占全市GDP的33.3%。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02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24.3亿元,同比增长41.54%。另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末全市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4.94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9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23.9%,  相似文献   

5.
到“十五”期末,阜宁县人才总量要力争达到5.5万人,其中高级人才不低于3%,确保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45%和55%以上,从而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在近年来的人事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胶南市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1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3元,三项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前十位,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是青岛市西海岸的一座新兴城市。近几年,胶南市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首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1年底,人才总量已达到35000人,其中具有胶南市级以上拔尖人才称号、硕士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等较高层次人才54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7818人,占人才总数的22.3%;具有…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13,(3):20-21
20余年砥砺,浦东华丽变身:GDP增了60多倍;财政收入涨了120余倍。在此期间,浦东的人才总量也由最初的6万人跃升至百万人,人才占总人口比重(人才率)也上升了10倍,达到42.6%。人才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长,人才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调整,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人才资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2001年重庆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适应重庆经济发展需要,人才资源总量稳步上升。 2001年,重庆人才资源的各项指标稳步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基本适应。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人员首次突破100万大关,达到100.2万人,比上年增长3%。其中各级机关11万人。比上年减少16%;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77万人。比上年增加2.3%;各类经营管理人才12.2万人,比上年增加29%。各类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3%,高于西部省市的平均数。 (二)适应重庆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人才素质全  相似文献   

9.
杨佩  卢群朋 《协商论坛》2011,(12):25-27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将由13.3%增加到16%。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9,(8):34-35
近年来,平湖市不断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急需紧缺型人才日益增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58269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1204.8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34378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710.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有突出贡献和专业技术带头人39人;高级职称人才486人,中级职称6034人。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1,(7):F0002-F0002
拥有普通高校50多所,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4家,各类人才160万人,两院院士81人——南京科教人才资源丰厚,在全省金国首屈一指,并正在成为创新竞争优势:2005年至2010年,科技进步对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8%提高到了55%以上。“十二五”期间,南京在孵科技企业数量将达到1万家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两番。  相似文献   

12.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才发展的八大目标,其中人才规模目标可概括为两个80万,即:到2010年,全市按现行统计口径人才总量达到8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到80万人。  相似文献   

13.
李双 《浙江人事》2007,(3):33-33
一是政策激励机制。制定了《镇海区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实施办法》、《关于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特殊津贴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以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努力构筑人才优势,全区人才总量与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目前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24870人,占户籍人口的11.3%,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599人。  相似文献   

14.
一是人才总量增长迅速。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发展情况看,“九五”末期,即2000年底全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为10813人,“十一五”初期,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5625人,人才增加了近1.26倍,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到1578人,高于全市每万人人才资源数841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年中增加了近2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突出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到2006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5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量达到564人。人才结构逐步优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提高到52%,高级人才的比重达到5%。  相似文献   

16.
人事部近日透露,目前中国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7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14万人,约占人才总量的2/3;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去年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数量首次突破了300万,达到300.57万人,占总人口的21.6%,比2007年增加了13.74万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了53.4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6.4%。静安、卢湾和崇明是老年人口最多的三个区县。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 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亿万元左右,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 4000万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比重分别为44%、23%和33%; 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提高到1.5%以上; 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我国有望提前两年实现GDP翻两番《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预测,2018年中国GDP将达到2000年的四倍多,有望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该课题组成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分别预测了我国下三个五年规划期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他说,预计“十一五”(2006至201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近1.9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2000美元。“十二五”(2011至201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42万亿元,人均GDP将接近3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3000美元。“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60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4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5000美元。(摘自《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20.
范堆相 《前进》2001,(9):4-6
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农村发展与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它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20多年的实践证明,增加农民收入,在抓好农业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深刻认识乡镇企业的重大作用,确保“十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有个更大的发展“九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长率6.4个百分点;2000年达到463亿元,在全国排第15位。上缴税金39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收入的20.1%;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867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的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