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心静法则。就是说记忆时要保持平心静气。这是因为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大脑的记忆功能容易发挥作用。二、休息法则。就是说记忆之前要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这是因为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三、自信法则。就是说记忆时必须要自信自己一定能记住。这是因为一旦人丧失了自信心,就一定不会下功夫去记忆,记忆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四、方法法则。就是说记忆时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这是因为记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而异的。五、兴趣法则。就是说记忆时要对被记忆的对象感兴趣。这是因为感兴趣的、“有胃口的”知识就…  相似文献   

2.
26一、教态仪表要“大方”。众所周知,教师在课堂上衣着举止、抬手投足、表情态度,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反,若我们的教师不注意生活细节,过于不拘“小节”,就是“才高八斗”也难得学生的喜欢与接受。二、对待学生要“大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与磨擦。教师要“大度”一点,不是有句话“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能原谅”吗?对于这样的教师学生就会“敬而服之”。三、对待知识要做“大家”。一个好的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要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整个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很多非常宝贵的教诲,像魏征劝唐太宗的话当中,一开头那一段话我们印象也很深刻。深刻在我们的老祖宗他们不只跟人学习,他们时时从天地万物当中去反思,去得到启发。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是“满招损,谦受益”,谦虚得到很大的利益。其实在我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第一我们要对照自己,有没有具备了谦卑的人生态度;第二,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团队有没有具备这样的态度精神,那才会受益。  相似文献   

4.
《大连干部学刊》2013,(2):62-62
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深入太行山区。在一间屋子半间炕的贫困户家中,他谈了什么,我们尚无从知晓。但他事后对随行者说的一句话却很耐人寻味。习近平说,“这次来,看到了真正的贫困,值!”无疑,总书记所说的这个“值”字,是因为他看到了真实、听到了真话。用奔波与辛苦能换来真话,感受真实,说明了求真求实者的执著。但同时也说明,即便是像总书记这种位高权重的人,要听到一些真话看到一些真实情况,也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5.
沐泽 《台声》2006,(7):86-87
如果你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该到它的博物馆去。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记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地域代表性文化的汇聚,在传承文明、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曾是社会精英展示和传播知识的殿堂,曾是历史学家记录和展示城市发展历程的场所,曾被视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首都博物馆对身居北京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从1981年成立以来就“寄居”在国子监孔庙里的老首博其实更像是一个古老的建筑博物馆,在人们的印象里,孔庙恢弘…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课学习中,同学们感到最头痛的就是记忆。但是记忆和理解又是不可分的。对知识理解得愈深,记得就愈牢;同样,对已有知识记得愈牢,对新知识理解得就愈好。事实上,人类一切智慧活动都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不可死记,也不可不记,而要会记,即提高记忆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推行素质教育,即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培养“能力”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1、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不仅包括直观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包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包括集中性思维,也包括发散性思维。教师应联系教学实际,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以触发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讲”教育的逐步深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三讲”教育重大意义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自我改造的动力得到增强。但也存在一些领导干部投入不够,随便应付的情况。有的人一看到“必读篇目”,便认为这些文章都已读过,随便翻一翻了事。有的人一听到讲政治,便认为平时政治已讲得够多,自己又没有出现过什么大问题,因而对‘讲政治”不以为然。至于“讲正气”嘛,可能存在点“哥们”义气等小问题,改了就是了。其实,这些领导同志需要端正认识,否则会成为“三讲”教育的“擦边球”,“三讲’教育对他们真的是“徒有形式”。为什么一些领…  相似文献   

9.
不论在什么时代,记忆总是很受人们重视的。所以,记忆力强就被视为聪明;记忆力差则被视为愚笨;如果记忆丧失,那更是一种可怕的病症。不过,人们出于自发而重视记忆,往往带有片面性,即只重视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知识、经验和理论,认为记得越多便越有学问。所以,读书“过目不忘”被视为“天才”;考试能根据对书本的记忆来回答问题并得到高分,这便是好学生。这些观念对不对?对的。记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种种“学问”,的确很重要,能使人有知识,懂道理,长才干。但是,除了这种记忆之外,还有对感觉、知觉的记忆(以下简称“感知觉…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6,(3):100-103
“经典1956”的经典造型,有如陶瓷、家具上古典的外形,可以唤回人们往昔的记忆,让消费者能够将其从喧嚣速朽的时髦品中区分出来,在低调与安宁的气氛中沉醉于时空记忆中的经典。“经典 1956”的经典技术,体现在红塔山品牌在配方上淋漓尽致展现出的烤烟型典型气质,在几代消费者记忆中印象深刻。两层含义碰撞到了一起,就成为了“经典见证的经典”。  相似文献   

11.
选派干部下基层锻炼,是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快干部的培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个别的下派干部却不能很好地珍惜到基层锻炼的机会,认为到基层锻炼只是为了“镀金”,走过场,“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也就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提高。为此,笔者在这里诚恳地向得到组织信任,能够被选派到基层锻炼的干部进一言。一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严于律己。下派干部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地为官,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  相似文献   

12.
重复,在记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重复是记忆之母;任何一种记忆都离不开重复,没有重复就难以形成记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就是说时常复习、不断重复可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重复作为一种高效记忆方法,其理论依据有两点:(一)重是获得知识的次数越多,则记忆越深越准确。(二)不同方式的重复形成的记忆会更深。第一点是常识,第二点则是重复记忆法的精髓,也是我们理解、掌握、运用该法的关键。认知心理学实验表明: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新概念,把它记往之后,又在另一篇文章里再次读到这…  相似文献   

13.
筑起民族工业的新“长城”——中国石化长城高级润滑油公司印象田又新当你看到无数辆汽车在祖国大地上飞速奔驰的时候,你会想到驱动它行驶的力量来自汽油;当你听到从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那些举世闻名的工地上传来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的时候,你会想到建设者操纵巨大挖...  相似文献   

14.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象十分深刻。香港著名演员张曼玉,在一部电影中扮演一位保险业务员,专门负责推销儿童保险业务。好不容易见到目标客户后,对方却只给了她一枚硬币,说是给她回家的路费。剧中,张曼玉饰演的业务员十分生气。就在她扭头要走的那一瞬间,看到客户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和客户十分相像的小孩画像,于是她对着画像深鞠一躬,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了。”客户大惊,急忙为孩子上了一份保险,于是头一单生意就这样谈成了。  相似文献   

15.
“要加薪了!”听到这个好消息,你一定很振奋:你的工作被上司肯定,你在公司的位置被巩固,你的职业生涯又迈了一步,你的生活质量又将得到提高。当你沉浸在满足之中,有没有嗅到“危机”正慢慢靠近?加薪,很多人举双手欢迎,但是,加薪可能是你职业生涯陷入危机的“糖衣炮弹”。所以,有一些理由让你警惕加薪的诱惑。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雷人的“慈善强捐论”。“每个人的工资,必须要有一笔钱进行慈善公益,就像现在纳税一样,超过3500元多少。超过5500元多少。要按照法律程序”一出,立刻引爆网络。人们从“每个人”这样的字眼儿里看到了“一网打尽”,从“必须”这样的字眼儿上看到了“霸王硬上弓”。  相似文献   

17.
鲍臻 《中国减灾》2010,(5):20-20
每次发生大旱,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看到“因‘50年一遇’、‘100年一遇’造成了灾害”的说法。这次西南大旱,有人甚至把昆明机场发生裂缝的原因,也推给了干旱,于是背后是否存在豆腐渣工程的深层问题,也都被轻轻掩去。  相似文献   

18.
素质是什么?     
“这个人素质不高!”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某些领导对其下属的评价或嗟叹。“素质”,这也许是近一个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特别是常常挂在某些领导的嘴头上。什么是“素质”,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越是一些素质不高的人,越有某种“素质”。例如,有人就“通达”这样的“世事”:“与中央不一致谁知道?但绝不能与咱领导不一致。”又如,“领导没说的不要说,领导想说的要抢着说,领导说好的要尽管吹。”在这些单位,曲意逢迎、吹牛拍马、信口雌黄、哄瞒骗诈,也就不足为奇了。领导想要个BP机,马上送上大哥大;领导喜欢搓麻,绝不能…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要落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也是这样。通过最近对“学习型组织”有关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点深有感悟和认识,要参与竞争就必须要  相似文献   

20.
周扬便坐在家里,天天念叨胡耀邦同志是否能够看到他的陈述。他后来始终没有得到胡耀邦的回音,却总是在晚上听到胡乔木的声音。胡打来电话中,催促他作出公开检查,令周扬睡不安宁。这情景让他的夫人苏灵扬非常不安。“小胡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