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维度,服从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旨归.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构成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经济学批判又将哲学批判引入对现实社会的基础的批判,从而实现了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两种批判维度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才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总体批判.本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马克思双重批判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书的作者在自序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或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在目的、性质、功能、方法、内容、作用等各方面均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一种更为高级的、全新的哲学形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一改学术界局限于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传统思路,从哲学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运用上的参照,来发掘诗歌背后苏轼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4.
近30年的法制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今天的中国,假若离开法治轨道,将会如何运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人们对法治寄予厚望,某个问题出现了,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信仰到底有多大力量?当面对生死考验、利益诱惑等多种干扰时,一个人又如何坚守对心中那分信仰的忠贞?在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没有硝烟炮火的肆虐,没有动荡凄厉的恐慌,人们心中该如何为自己注入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柱,并虔诚地为之坚守与崇奉……  相似文献   

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生存方式,这种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确证自身的存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本质,不断获得自身的自由。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是一种生存论的自由,是一种现实的自由,一种发展着的历史性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卢伟 《学习月刊》2013,(4):28-30
德国人史怀哲(1875—1965)以音乐家、基督教神学家、医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身份而闻名于世。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和医学博士学位,后远赴非洲行医,竭尽所能为非洲黑人服务了50年。1953年,史怀哲以78岁高龄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人道精神的划时代伟人、非洲圣人史怀哲博士",他提出的"对生命的敬畏"的概念至今在哲学以及伦理学领域内仍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其著作《中国思想史》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基督宗教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这也为我们当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进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建构的起点,蕴含着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合理地介入实践范畴,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展开了彻底性批判,既有力驳斥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感性直观的致命缺陷,又猛烈抨击了唯心主义抽象能动的根本缺陷。马克思经由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双重清算,不仅完成了对旧哲学内在体系的彻底解构,从旧营垒的困境中跳脱而出;而且以实践观为锁钥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路径,通达出一种导向科学观念本身的历史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