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命礼赘     
冷梦 《前进论坛》2008,(7):61-62
记下这段文字是想说:一个民族成熟了。 灾难让总理走进了人民的心里,是因为总理用他对百姓的深爱和大爱感动和温暖了苍生。感谢新闻工作者,感谢他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感人的瞬间,并且把它们定格在了历史的记忆中和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温家宝在地震发生后5个小时,就赶到了灾区,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地震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苦难。地震带来的,远不只是死亡。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俗话所说的四件最可怕的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前三项都和自然灾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1,(5):21-21
面对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日本社会应对灾难的镇定和高效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除了机制上的防灾之外,日本文化中的灾难基因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去年2月,一则地震谣言,让山西省几个城市的民众露宿街头。今年3月,日本地震后,一时间"谣盐四起",中国民众开始抢盐。反观日本民众,如何躲避地震海啸等灾难是他们从小必学的课程,他们在遇到灾难时表现出的冷静从容,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1,(6):1-1
去年2月,一则地震谣言,让山西省几个城市的民众露宿街头。今年3月,日本地震后,一时间"谣盐四起",中国民众开始抢盐。反观日本民众,如何躲避地震海啸等灾难是他们从小必学的课程,他们在遇到灾难时表现出的冷静从容,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地震灾难降临到日本岛屿。震中位于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地震引发了海啸,位于宫城县和岩手县的三座小城遭到灭顶之灾。这次地震对日本的经济政治,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引起人们关注。特别是与以往地震不同的是,这次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让人们有点谈核色变。  相似文献   

7.
日本史上最惨烈地震引发特大海啸,不仅是日本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从日本兵库南部地震谈起杨永康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往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特别是发生在城市及其附近的地震灾害愈加惨重。今年元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的M7.2直下型地震,又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浩劫,是近二十年来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  相似文献   

10.
从中日灾难教育对比看青年群体灾难教育素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雪灾、地震,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对人类社会的严峻考验,迫使我们对许多平素不易察觉的问题进行思考,尤其是对公众的灾难教育问题进行反思.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和日本的灾难教育的认知、体制等的比较,从灾难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形式与途径等方面对高校的灾难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宇 《友声》2011,(3):34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长春市友好城市仙台市是重灾区。灾难发生后,长春市政府迅速实施了一系列援助措施。在得知地震发生后,长春市外办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电子  相似文献   

12.
悲情日本     
2011年3月11日,随着大地的一声怒吼,日本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重创。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令全球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造成12468人遇难,仍有15091人下落不明。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亲人生离死别,面对灾难,日本民众和全世界都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被毁灭次数最多的地方——一是纽约,二是东京,当然这种毁灭是在电影银幕上。这两个城市造起这么多高楼大厦仿佛就是为了被震毁、被淹没、被撕裂、被核爆、被夷为一片钢筋废墟。只是没想到,电影里用特技做出来的画面,如今成了真实的新闻转播镜头。日本导演们喜欢把灾难尤其是地震,作为主题来拍摄电影。那些电影中主人公最后凭借微渺的人力,从灾变中脱身的"救命绝学",也显得尤其有实用价值了。  相似文献   

14.
夏志琼 《中国减灾》2013,(2X):34-35
<正>"9·11"美国恐怖袭击、东南亚大海啸、"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巨灾的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对灾难恢复的高度重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金融机构对灾难备份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投入,2011年"3·11"东日本地震海啸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金融及金融服务外包防灾体系亟待确立和完善。灾难备份引人关注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金融机构逐步实现了办公运营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记载着金融机构业务正常运转的大量重要数据,包括系统文件、管理信息、业务数据和来往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11,(6):22-23
"3·11"日本9.0级地震发生后,日本民众在猝不及防、接二连三的惨烈灾难面前,表现出的镇定有序以及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令人感叹。尽管国情各异,然而,日本地震的点点滴滴还是会引发我们对自身的考量和借鉴他国防灾减灾经验的思考。以邻为师,师夷长技,是一份对同胞生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11,(11):22-23
"3·11"日本9.0级地震发生后,日本民众在猝不及防、接二连三的惨烈灾难面前,表现出的镇定有序以及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令人感叹。尽管国情各异,然而,日本地震的点点滴滴还是会引发我们对自身的考量和借鉴他国防灾减灾经验的思考。以邻为师,师夷长技,是一份对同胞生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利委员会综合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枫看到报道地震灾情的电视镜头时,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受伤群众……这次地震的强度和烈度都超出了想像,灾难的惨烈让他泪流满面,情感上一时难以自控:这是一场大灾难!大灾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大震巨灾频发,特别是2004年印尼地震大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东日本地震大海啸等一系列大震巨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防震减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地震灾难经验教训均证明,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险技能的高低,对震后能否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3,(9):28-29
近年来,全球大震巨灾频发,特别是2004年印尼地震大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东日本地震大海啸等一系列大震巨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防震减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地震灾难经验教训均证明,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险技能的高低,对震后能否科学、高效地开展自救互救,挽救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韩晗 《同舟共进》2011,(6):30-33
2011年3月11日,日本爆发特大地震,堪称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灾难。但消息传到中国之后,在某些场合却产生了我们不愿见到的某种异于寻常的“网络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