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10年,中国GDP总量毫无悬念地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值得关注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面对这样的成绩却似乎“无动于衷”,甚至普遍认为此指标“意义不大”。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汪玉凯 《学习月刊》2010,(17):50-50
近日,日本公布了其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验证了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中国商务部予以回应,称GDP数据只是国家经济实力一方面的反映,相较GDP总量,更应关心人均数据。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按照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全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  相似文献   

3.
数字——     
我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六:经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普查前的16537亿美元调整为19317亿美元,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人均GDP位次也随之前移,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算法,从第112位上升到107位;按照世界银行算法,从第132位上升到129位。无论哪种算法,调整后的我国人均GDP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聚昌 《奋斗》2011,(9):17-17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从中国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不少人离开“中国制造”就将失去舒适的生活,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跨越。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11,(4):56-56
《人民日报》刊登丁刚的文章说,中国GDP总量虽然已成“世界老二”,但在人均GDP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不过只有日本的1/10。我们还缺少真正能够和日本丰田、索尼等世界级公司平起平坐的大企业。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日本学习。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20):4-13
2011年,中国GDP达到47.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达到5431.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此时的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就在我们为祖国的经济增长、国力变强而鼓掌喝彩时,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已向我们缓缓逼近——-转型中凸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使刚刚跳出“贫困陷阱”的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年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7%左右.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1400多亿美元,2003—2004财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920亿美元.人均GDP为620美元,已经从世界第12经济大国上升到第10位.成为世界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印度每年的财政预算约为5万亿卢比.2005—2006政府财政年度的总税收为3.7万亿卢比.比上一财年增加了6千多亿卢比。  相似文献   

8.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9):1-1
中国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兴。经济总量的银牌总比铜牌好,虽然还不能拿金牌。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向中国让出了它坚守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观点     
《当代党员》2011,(1):4-4
“六只眼睛”看GDP 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GDP第一要看总量,因为它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第二要看人均GDP,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但人均排名却很靠后;第三要看地均GDP,那就是每平方公里的GDP,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9,(3):49-50
刘铮等在1月18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修订后GDP总量增加了7776亿元,增长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海内外对中国GDP修订高度关注,一些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应当承担起“拯救世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内阁府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去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1339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880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压力中国     
《党课》2010,(20):42-47
在世界GDP竞速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2005年,我们超过了英国;2008年,我们超过了德国;在2010年的第二个季度,我们终于超过了日本,排在了世界GDP榜单上的第二位,离登顶只剩一步之遥。中国在高速发展,曾经的“赶美超日”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可为什么我们却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4):30-30
全国各地2011年的GDP“成绩单”日前浮出水面,25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大关。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人均GDP均超过8万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45元人民币计算)折合1.2万美元。从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已达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相关专家表示,  相似文献   

14.
马晓河 《前线》2013,(1):33-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3年获得了年均9.9%的高速增长速度。由此,我国GDP总量由1978年排位世界第十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NI已从低收入水平成功迈进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问内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正在深入人心。如今人们最熟悉的是这样一些经济数据:到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四万亿美元,人均GDP则要突破3000美元大关;按此目标,今后18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保持  相似文献   

16.
GDP含金量     
《天津支部生活》2012,(7):51-51
GDP含金量的计算方法是:先用某地GDP总量除以常住人口数量,得出人均GDP,然后用人均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为“GDP含金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均GDP越上了1000 美元的台阶后,媒体上频频出现了一种说法——“从国际经济发展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有官员这样说, 有专家这样说,甚至有大学者也这样说。久而久之,这就似乎真成了国际经济的一个“铁律”;而且有人还引申开来,把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煤矿事故率居高不下等现象,都归之于“我们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 3000美元这一时期”……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1000美元而不是800美元?世界银行在 1998/1999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  相似文献   

18.
安静赜 《实践》2008,(6):8-10
近年来,我区经济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截至2007年,GDP增速已经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年均增长率达到20%,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6位。人均GDP自200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来,2005年到2007年连续突破2000美元、2500美元和3000美元大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00多美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78元和3953元,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  相似文献   

19.
杨立群 《学习导报》2010,(18):30-30
据日本内阁府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第二季度的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中国此前公布的二季度GDP为1.336万亿美元。外媒由此纷纷报道,预计中国2010年度全年的GDP将很有可能超越日本,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在GDP排名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杨立群 《新湘评论》2010,(18):30-30
据日本内阁府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第二季度的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中国此前公布的二季度GDP为1.336万亿美元。外媒由此纷纷报道,预计中国2010年度全年的GDP将很有可能超越日本,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在GDP排名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