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155-156
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官员"在法治国语境中称谓"公务员",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因此,其法律意识的强弱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民主的发展,不断曝光的"官人雷话集"表明:中国公务员法律意识处于虚无状态的困境:权力至上,漠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减少官员雷话就得追本溯源,加强依法行政法律意识是当务之急,而且应该找到一个标本兼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笑话既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亦是一种讽刺的工具。明清时期流行的笑话汇编《笑林广记》收录的法律笑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间社会的法律意识:首先,契约与诉讼构成了庶民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其次,帝国官员的贪黩与酷虐是庶民讽刺和批判的对象;最后,对官吏昏聩和庶民狡黠的描写则反映出官民之间不同的司法智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意识理论,是我们认识法律意识的本原问题以及法律意识与法、法律现象关系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意识思想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特殊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经典意识理论,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认识法律意识问题的哲学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如何认识法律意识的本原、法律意识与社会存在、法律意识与法律现象、法律意识的作用等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法制教育的核心。法治理念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引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想认识的总称。法治理念源于法律意识.又高于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是树立法治理念的根基。因此。要树立法治理念,必须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媒体和政府     
在肯尼迪学院有这样一门课,专门教授公务员、政府官员如何和媒体打交道。老师是newsweek的总编辑,我们几个做记者的去了一次,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身为媒体,却在教授官员如何防范媒体,是不是觉得有点利益冲突。”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被这么直接地问这样的问题,他显得有点尴尬,不过很快就解释说,他不是记者,他是编辑。如何和媒体打交道,身为媒体人的他给予官员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千万不要和媒体做朋友,因为每个记者,都是希望在官员和政客的身上挖掘消息,饭桌上的聊天,很可能就成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的来源。这点和我们中国不同,至少我自己的原…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人才一个重要素质就是具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结合目前高校普及法律常识的工作,我们在此对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一些理论性的探讨。一、普法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法律意识目前向高校学生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活动,归根结蒂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我们知道,高校学生只有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7.
曹慧玲 《法制与社会》2010,(15):222-222
农民法律意识的缺失无疑会阻碍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将在占有实际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农民法律意识的缺失做出理性分析。并针对这种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将分两个层次进行论述,第一个层次是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缺失的调查材料的研究及概括;第二个层次是关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蒋晓伟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根据自身受教育以及多年的调查表明,我们过去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化.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在遵纪守法和权益保护方面,忽略了青少年基础法律意识的培养.所谓基础法律意识就形式上来说,是法律意识中的感性认识部分,就内容上来说,是公民意识,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9.
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不仅是现代市民社会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条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国虽已如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整体法治建设与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是不同步的,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理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法律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术语,人们对它有不同解释。资产级级思想家把它解释成“心理的综合”、“合法感”、“法律感觉”等等,从而将它归结为人们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并认为它是不可思议的。如德国法学家耶林说:“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是为人民所不得而知的科学抽象”。苏联学者多将法律意识理解为法律观点的总和。如卡列娃认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一定阶级的法律观点的总和,而在人民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的条件下则是全体人民法律观点的总和”。罗马什金认为,法律意识是:“传播于社会中的反映人们对现行法的态度的法律观点的总和”。我国法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理解也不统一。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人说,法律意识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也有人说: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和观点的总称”。还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法律观点的统称。”上述观点虽然揭示了法律意识的基本属性,但是我们认为不准确,或者说不全面。其一:法律意识不限于法律观点。其二:用法律观点、法律思想、法律知识共同解释法律意识,外延重叠、层次不清。 什么是法律意识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既定方针,而公民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国家法治进程的快慢。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多次普法教育和一系列的普法活动,使公民法律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相比还是较为淡薄。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快速推进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阻碍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更广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活动,快速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以此不断推进法治进程,早日实现法治中国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众法律意识是十分复杂的,大众法律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众的法律意识中,更多的是感性意识的内容,缺乏理性认识的成分。同时,大众法律意识与国家法律制度也存在着矛盾,大众法律意识中缺乏守法意识。对大众法律意识,我们要客观对待,要正视大众法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引导,使大众法律意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4月,中国官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多 名中高级官员因不同的责任事故相继引咎辞职。"引咎辞职"这 一现代管理中的行政机制,第一次被大规模地引入到了我们的 政治生活中。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引咎辞职"就它 的本意而言,是高层官员受到了舆论和公众的压力,以致产生道 义上的愧疚感,进而辞去重要的职务。据统计,我国4月份引咎 辞职的中高层官员就有十余人。至于撤职、查办、处分和追究刑 事责任的官员,至少在百人以上。如此大规模的辞职和撤职浪 潮,在中国当代行政史上几乎是空前的。这场自上而下的"问责 风暴"来势猛烈,在政坛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14.
吕冰心 《法人》2007,(11):48-48
由于法律意识的缺失,企业家往往在"出事"之后,才想到律师的帮助,因此,这些企业家一般与辩护律师接触较多。在这里,我们邀请到"刑事辩护第一人"、京都律师事务所的田文昌主任,其从多年的刑事辩护经验出发,谈谈对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析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地域管辖□王劲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的专利申请逐年增加,专利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专利诉讼也越来越多。但是,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专利权人在起诉时,对在何地起诉、谁作为第一被告往往有...  相似文献   

16.
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平,最近在谈到人大如何对“问题官员”监督时说,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人大代表本身的素质,因为只有提高监督者的素质,才能保障被监督人更好地履行职责,这方面我们人大代表产生的机制还需要完善。第二,就是谁能对政府某些官员提出信任案与不信任案?这个制度现在还缺乏,如果某个官员确实很不称职,或者有什么问题,能不能先提出不信任案,不要等到纪检部门说这个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正确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对于依法治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保护大学生的自身权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拓展思路,通过法治理念教育、合理规划和配置大学生的法律课程、在发挥课堂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大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广西柳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领导办公楼层,8个房间牌子上一律只标“办公室”。来办事的群众说,办事不知该到哪儿找人。(4月15日《新京报》)当官但不愿为民办事的官员不是没有,办公室像衙门口一样的官员我们也不是没见过,但把办公室弄成迷魂阵,让前来求见的人们摸不清门的,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毫无疑问,这样的闹剧把某些政府部门的衙门习气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湖北农村社会主要阶层法律意识分析》课题的组成部分,1990年6月—9月,我们对中央在湖北省的16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的村组干部的法律意识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高达82%.此外,在此期间为配合问卷调查,我们还先后对其中8个观察点村组干部进行了访问座谈,收集了第一手材料.鉴于法律要求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不仅对指导有关农村的立法具有较直接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存在二元结构: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由于受社会传统思想和法律认知水平分化的制约,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形成了明显的断层,成为制约法治建设的瓶颈。要实现不同阶层法律意识的相互认同和彼此促进,应该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发展法情理相融的调节机制和官儒民相长的良性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