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带来的第三部门兴起,对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方式等具有新的启示。第三部门广泛参与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善治目标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政策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确定"政府外生型"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监督优势、健全立法和完善参与制度安排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和实施的公共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活动策略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应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维护公民自身权益,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监督完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明圣 《法律科学》2005,23(1):59-65
公共政策所表示的 ,乃是政府 (在某些时候也包括政党尤其是执政党 )在一定时期里为满足社会的某一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目标或纲领 ,它也常常意味着与国家立法不一致的政府行动 ,是影响司法过程和司法裁判的重要因素。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司法机关在司法裁判中 ,在对公共政策给予必要的、善意的尊重的同时 ,对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力问题慎重对待 ,有条件地将之作为填补法律漏洞的一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主体用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行利益调节的一种工具,公平性无疑就构成了公共政策的价值基准点。本文提出通过加强思想意识领域和制度方面建设来保证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乃是承载公共权力的各种组织为处理公私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并实施的除法律以外的活动策略和行动准则。法治社会中,公共政策和法律既相互联系又充斥着紧张,对二者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关系必须谨慎对待并积极理顺。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活动中,利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制定和行为方向,它使各种因为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本文着重探讨了政府在进行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取向问题,界定了政府利益及其构成,并通过现实的案例阐释了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方略,以期更好地优化决策,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完善公共政策公共性,实现公共组织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秋天 《中国律师》2007,(7):23-26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探讨"律师参与立法、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这一论题,恰似一种象征,一种启迪。律师参与立法、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时代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律师参与立法、公共政策的制定已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与影响力日益凸现。在13万律师中,已有1650多名律师成为全国省、市、自治区、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推动国家法制建设发挥了作用。如何进一步推动律师参与立法、公共政策的制定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7年5月26日至27日,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联手在深圳举办了律师参与立法、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论坛(深圳市律协、广东瀚宇律师事务所等协办)。全国律协会长于宁、深圳市人大常委法工委主任陈涤、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邹从兵、广东省律协副会长、深圳市律协会长李淳、广东省律协副会长黄思周、中央统战部处长王娅妹、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行政法学会会长应松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振民、中国政法大学宪法研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正确利用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社会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公民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的意识和要求也随之增强。因此,构建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已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解决某一公共问题而制定和实施的具有权威性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活动策略,是政治系统的输出部分。公共政策的合法与否是一个国家政权或政府能否赢得长久稳定与执政的基础。因此,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对一国的政治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公共政策合法性内涵和基础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价值选择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逆境常态化使各级政府公共政策价值选择偏失加剧,这种问题不仅使政策达不到治理逆境的效果,认清逆境中政策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是各级政府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1,(8):6-6
取得公众信任的公共政策、政府行为等应该是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结果,尤其是在制定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度,听取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地方官员因其处于特殊的地方权力体系当中,故其个人偏好容易代替社会偏好直接进入政策制定过程,造成公共政策的决策风险加大。分析地方官员政策偏好特别是不良偏好的表现形态及原因,寻找地方官员政策偏好风险防范及有效整合措施,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杨阳 《法制与社会》2012,(16):146-147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公共政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决策更加地科学化、民主化和系统化。但我们也意识到,我国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滞后性,这不仅表现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还表现在社会文化对公共政策执行上的制约。最为显著的就是传统的"儒学思想"根深于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导致了我们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本文针对"儒学思想"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对当前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客观点评。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价值取向关系着公共政策是否能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协调社会多元利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公众参与度 完善公共政策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公众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参与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众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的意识和要求也随之增强。因此,明确公众参与的意义,正确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已成为现代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源流理论是对公共政策议程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金登指出,政策制定系统中,存在着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这三种溪流共同影响了公共政策议程,且当三种溪流相结合时会打开政策之窗,进而迎来政策出台的最佳时机。本文将多源流理论引入上海"钓鱼执法"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三种政策溪流及政策之窗,指出公民的网络参与会直接影响公共政策议程:引发政府的关注,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推动新的公共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政策偏离公共性的问题,并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作为政策制定主体—中央政府以及政策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的利益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公共政策机制则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人们在观察同一个对象时,由于侧重角度、兴趣焦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往往会做出不同的描述,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也是如此。例如,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3年首次提出“政策科学”概念,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这成了现代政策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开端,另外,有代表性的定义还有:“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减轻国家的问题或政府的忧虑”。“是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是在某一特定环…  相似文献   

20.
张泽想 《中外法学》1992,(4):29-30,28
<正> 村规民约是农村村民共同制定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社会自治规范,是法律在农村的一种补充手段。目前我国农村村规民约的制定、执行还存在着许多正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违法。村规民约在制定程序上的违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 村规民约根据基层政府的要求制定。很多地方的村规民约不是根据村民的意愿和要求制定的,而是根据"上级指示和要求"制定的,使村规民约成为一种不为群众所拥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