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父母弃婴的情况近些年来在我国屡有发生,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未来将更多,对于弃婴,安全岛对此有着特殊的保护作用,其可避免未成年人因心智不成熟做出杀婴等非理性行为。但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按现行法律仍应对其遗弃行为进行制裁,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在此问题上法律应该考虑其特殊性,给予宽容,认定其遗弃婴儿至婴儿安全岛的行为不违法,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舒锐 《法庭内外》2014,(5):35-35
广州市婴儿安全岛设立于今年1月28日,根据民政部门在2月12日公布的数据,该婴儿岛在启用15天后就接收了79名弃婴。婴儿安全岛的设立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的双重质疑。抛弃家庭成员,这确实触及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底线,同时,现行法律上规定着父母对孩子有抚养的民事义务,更规定着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广州“婴儿安全岛”启动近两个月收治弃婴262名,因超负荷而暂时关闭。弃婴数量之多令人震惊,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未婚妈妈”现象的追问。据了解,不少弃婴都是妈妈未婚先孕,且缺乏优生优育常识,导致孩子出现疾病并最终遗弃,而这种现象在珠三角打工妹群体中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1月底,南京儿童福利院的"弃婴安全岛"正式投入使用,"岛"内设置婴儿床、保暖设施和保温箱,保证孩子生命安全。对于各地纷纷设置的这种"安全岛",民政部表态:这体现了生命至上、儿童权益优先的原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弃婴安全岛"有积极意义,可以避免某些人遗弃孩子时选择隐蔽地点,造成孩子因未被及时发现而死亡。然而,仍有人提出质疑。人们的质疑在于,这会不会鼓励和增加弃婴行为?对此,民政部门表示,弃婴是违法犯罪行为,设置"安全岛"与《刑法》打击弃婴犯罪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5.
正新生儿和婴儿死亡案件的调查是法医学上的一个难点。杀害新生儿最常见方式为遗弃。杀害婴儿的行为可分为5类:受虐儿童综合征、忽视和饥饿、窒息、摇晃婴儿综合征、其他。新生儿和婴儿的他杀案件往往与成人不同。一是其自我保护能力极弱,且轻微的暴力攻击可致其死亡;二是解剖时不易发现暴力作用的痕迹,由于脏器小,暴力作用面积小,采用传统的成人解剖方式可能  相似文献   

6.
弃婴问题总是牵动着社会神经.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名儿童被遗弃,大多数为残疾儿童或女童,其中绝大部分是弃婴. 2013年7月,民政部下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13年8月起至2014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此后,南京、西安、厦门、哈尔滨等城市都设立了“婴儿安全岛”并投入使用,而深圳、杭州等城市也将在2014年设立“婴儿安全岛”.  相似文献   

7.
从侵害法益的方式、因果关系的形式来看,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利用过失致被害人受伤的状态而排除被救助的可能性,增大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性,具有作为犯的特征.其主观罪过是明知被害人不被发现会死亡,为逃避法律追究而积极追求的直接故意.因此,该行为是(直接)故意杀人罪,而不能根据被害人的伤亡结果而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罪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在东莞,90后父亲温湖的遭遇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弃婴安全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统计数字,东莞每年有据可查的弃婴事件大约有400多起,大多数弃婴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侦破。各地设立婴儿安全岛婴儿安全岛是指收容被遗弃婴儿的保护设施。2011年6月,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在全国率先设立婴儿安全岛——在福利院门口,配备一间有小床、空调、保温箱、远红外报警装置等设备的温馨小屋。  相似文献   

9.
近期,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警方破获的一起家庭式贩毒案中,主犯李鉴身为外婆,竟将毒品喂进仅3个月大的外孙口中。在法律上如何界定李鉴的行为?谁对这个从一出生就带有毒瘾的"可卡因婴儿"享有抚养权呢?3个月婴儿被吸毒2013年1月初,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警方在一次缉毒行动中抓获了贩卖毒品的云南籍妇女李鉴(化名)。  相似文献   

10.
杨飞 《行政与法》2012,(6):67-70
因医院产前检查过失导致缺陷婴儿出生之损害赔偿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并不鲜见,但世界各国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则没有统一规定,在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本文从法理上剖析了人民法院以医院产前检查过失行为侵犯缺陷婴儿父母的生育选择权为裁判基础的不妥之处,评析了"缺陷婴儿不当出生之诉"的侵权不成立、违约救济之困境,提出在我国侵权法体系中应当增加"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规定之侵权类型",以消弭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对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应该是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设立弃婴岛(又称婴儿安全岛)是近年来新兴的社会福利机构为保障弃婴儿的生命健康所采取措施,其是在人道主义关怀的具体体现。然而,弃婴岛的设立却与我国遗弃罪的正常适用间存有诸多矛盾之处。本文将主要从遗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入手,阐述遗弃罪适用的法律困境,进而分析"弃婴岛"的存在是如何为行为人规避"入罪"风险的,最终论证作者关于"弃婴岛"存在的不合理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石东坡 《法治研究》2015,(1):113-119
婴儿安全岛的设立和实施使得弃婴权益保障依赖怎样的体制机制加以实现成为一个越发突出的问题。婴儿的生命权保护,处于家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双重视域中。前者居于基础和主导地位,后者按照给付行政的辅助性原则,居于补充和协助地位。与此同时,国家具有保障和维护前一法律关系的强制权力,具有在后者确立和实施中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平等性的职责。因此,弃婴权利保障应该是社会救助立法中的应有内容,应当是儿童权益保护立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构成,同时鉴于弃婴往往是出生缺陷儿童,因此,又具有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性质。然而,出生缺陷儿童无法自主行使其请求权,这样,便构成最应“托底”保障的生命权、健康权与救助权的复合权利主张形态的法律主体。这样,需要在政策试验和立法创设之间保持一种更加适宜的协调与转换关系。在地方社会救助立法探索中,就立法依据、立法理念和立法内容以及立法方法上似乎可以有进一步的调适和优化,以更加具有后体系时代立法的引领功能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不得损害他人的自然法原则,将致他人损害的行为原则上认定为违法行为,这种违法性判断标准过于宽松;根据法律未禁止即为许可的自由观念,将致他人损害的行为原则上认定为合法行为,这种违法性判断标准又过于严格。法律应当区分权利与权利以外的利益,对于侵害权利的行为,尤其是侵害绝对权的行为,损害即违法;而对于侵害权利以外的利益的行为,法律未禁止即为许可。二元的违法性判断标准能够平衡保障权益和保护自由这两大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银行承兑汇票本质上属于特殊有价证券,根据是否到期具有不同法律属性。将盗窃银行承兑汇票并转卖他人的行为,认定为票据诈骗罪的逻辑起点是无价值的盗窃行为与有价值的冒用行为分别评价,但诈骗罪形式主义误区却导致认定的情形过于复杂。不论银行承兑汇票是否到期,均应统一认定为盗窃罪,这样认定既于法有据,也符合司法适用便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立法中将绑架罪分为勒索绑架、人质型绑架以及偷盗婴儿勒索财物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重复,应当将偷盗婴儿视为绑架人质的一种特殊形式。非法拘禁的行为方式往往可以作为绑架罪的行为方式,绑架罪其实是特殊的非法拘禁罪。将单纯对公民做出的威胁或强制性威吓行为定为胁迫罪是不妥的,会破坏刑法分则体系,司法实践上的认定也存在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精神,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件的。所以民事法律行为从形式来讲可分为明示法律行为和默示法律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明示法律行为一般较易认定,但对民事默示法律行为的认定却常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宪法基本权利确立了一套客观价值秩序,既适用于国家与人民,也拘束私法关系,是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标准之一。由于宪法时下还不能作为判断法律行为无效的直接依据,应当将侵害基本权利的法律行为无效事由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与违背公序良俗都是法律行为无效的判断事由,基本权利透过公序良俗即可单独否定法律行为效力。最高法院1988年工伤概不负责案的《批复》将基本权利既视为法律又视为公序良俗,以此否定法律行为效力,在方法上欠为妥当,应予检讨。  相似文献   

19.
住所设立与废止、物的表见成分认定、从物的认定以及无因管理均包含了明显的意思要素,但法律效果由法律规定而非由该无需表示的意思而设,与法律行为与准法律行为的特性不符,在定位上属于事实行为。鉴于该意思要素在事实行为规范要件中独立存在,它们属于目的意思独立的事实行为,有其独特规律,但与代理规范以及其他事实行为规范存有关联。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在借鉴荷兰"婴儿安乐死"立法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紧我国"婴儿安乐死"的立法举措,以期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