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6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正式签署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以下简称《北京条约》),使近20年的谈判终于修成正果。这一关于表演者权利保护的国际条约增加了电影等作品的表演者依法享有许可或禁止他  相似文献   

2.
《电子知识产权》2012,(7):18-19
2012年6月20日到6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外交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一周的紧张磋商,会议最终通过已谈判16年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在邻接权保护方面,形成《罗马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公约》(WPPT)、《北京条约》三足鼎立之局面。《北京条约》历经16年谈判,其谈判历史和争议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以把握其具体条文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3.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规定了视听录制品、表演者精神权利、数字环境中的保护以及权利归属。这一条约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表演者、出租权、权利转让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等的影响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联合国大会于1996年通过的。12年过去了,该条约仍然未能生效。该条约是国际社会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所取得的一项法律成果,是在美国主导下通过的,是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有效步骤之一。但是该条约并没有禁止一切形式的核试验,而且在监测机制、核查机制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缺陷,所以它并不能全面禁止核试验。从深层次上说,该条约的生效过程必然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表演者权 表演活动是作品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促进文学艺术发展方面,表演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创作活动本身,尤其是音乐、戏剧、话剧、影视作品上,表演者对作品的诠释才是最终打动听众/观众的关键,而听众/观众在选择这些作品时,对表演者的依赖度完全不亚于对原作者的依赖度,甚至高于或远高于对原作者的依赖度.  相似文献   

6.
左海聪 《法学研究》2008,30(3):88-97
比较国内外的直接适用条约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到,我国现行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直接适用的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也存在表达过于简略,层次不够分明的问题。制定内容更为完备、层次更为清晰的直接适用条款是完善现有体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产阶革命的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到来,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领域开始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各国开始大力的寻找工业产品的市场,打开中国市场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目标。从1840年英国打开中国国门后到1949年为止,各国相继与中国签订了上千个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了数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相似文献   

8.
9.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与条约相对效力原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不久前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对第三国强行施加义务,是对条约法上“条约相对效力”原则的一大突破,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严重冲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表决时遭到了中美等国的反对。规约的通过和国际刑事法院的即将成立,宣告了国际上犯罪不受惩罚历史的结束,为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然而在主权林立的国际社会,对第三国施加义务,进一步限制国家主权的努力只有与国际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版权领域明确使用人权话语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马拉喀什条约》的订立与实施旨在保障阅读障碍者对无障碍格式版作品的获取,真正享有阅读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权利等基本人权。“人”是黑格尔哲学理论体系的根基。借助黑格尔关于“人”的研究,以自由意志的实现过程去解读版权法的立法精神,不仅有助于版权法设权与限制的正当性证成,还有助于残障观念的革新,认识到残障是人类常态和多样性的一部分,亦是人类生命普遍存在的局限性。黑格尔对“人”的特殊性、差异性、高贵性认识,有利于《马拉喀什条约》的条文解释和平等、自由观念的推广,重塑以人为本的版权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11.
黄莉娜 《时代法学》2009,7(3):114-120
1968年1月,英国、美国和苏联等59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主要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虽然该条约只有11个条文,但是它在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制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条约也存在某些概念模糊不清、对非核武器缔约国的歧视、退出条款限制不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防核扩散的目标,国际社会需要努力地对条约作出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倡导以条约为基础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2.
《电子知识产权》2012,(7):26-29
关于保护音像表演的外交会议,2012年6月20日至26日,北京序言缔约各方,出于以尽可能有效和一致的方式发展和维护保护表演者对其视听表演的权利的愿望,回顾《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约》大会2007年所通过的旨在确保发展方面的考虑构成本组织工作的组成部分的发展议程各项建议的重要性,承认有必要采用新的国际规则,以提供解决由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发展所提出的问题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在国际投资交往中越来越常见,一般对于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论述都将其归于国际商事仲裁之中,在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实践中,往往是运用或者是基本沿用国际商事仲裁的机制。但是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在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仲裁请求权的性质以及仲裁事项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国际商事仲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际投资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本质的不同,提出对国际投资条约仲裁机制重构的宏观方向,以平衡投资者私人利益和东道国的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4.
《WIPO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反映了现代传播技术发展背景下广播组织的时代需要,它扩大了广播组织主体的范围,增加了广播组织的权利内容,强化了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并在均衡广播组织与广大公众之间利益的基础上,规定了权利的例外与限制.《WIPO保护广播组织条约》的即将出台,将和WIPO的另两个条约WCT和WPPT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INTERNET条约"体系,对我国著作权法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条约解释是国际法上的重要问题。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至33条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传统的奈约解释规则。实践中,《联合国宪章》的解释对于传统条约解释规则多有突破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宪章解释过程中除运用传统方法外,还形成了“暗含权力”和“机构嗣后实践”等新方法;第二,各种传统条约解释方法在运用于宪章时,相互地位关系较之一般条约解释有所不同;最后,存在于条约解释中的解释与修改、解释与新规则创制的关系问题,在宪章解释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宪章自身的特殊性质是形成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宪章解释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条约解释理论和实践,为条约解释提供了全新的样本,拓宽了条约解释在现代国际法学研究中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20日到6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外交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WIPO外交会议,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而言,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或许WIPO外交会议本身并不会带给我国什么,但这个标志却不可小觑,它实实在在地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正逐步受世界认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三十年,从被动立法修法到主动制度建设,尽管问题依然很多,困难仍然存在,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17.
陈华 《中外法学》1999,(6):65-70
<正> 由于各国在行政、立法、以及税收体制上存在差异,各缔约国间对其所达成的税收条约采 纳一致的解释方法成为税收条约发挥有效作用,实现在国家间公平地分派税收的目的的基础。 对条约采用共同的解释方法的重要性早已为西方各国所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对条约解释问题 或以国内立法,或以案例的形式做了明确的规定;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了《条约法维也纳公约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以下简称《维也纳公约》或《经济发展与合作 组织协定范本》(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Con- vention,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范本》)中规定的条约解释规则。但是,税收条约解释上的冲突仍 在国家间普遍存在,对此问题的研究无疑将促进国际税收进一步趋于公平和有效。本文的目的 在于通过对《维也纳公约》,《经合组织范本》中规定的,以及美国所实行的税收条约解释方法的  相似文献   

18.
马贺 《犯罪研究》2010,(5):102-108
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里斯本条约》,随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欧盟逐步加强了对内部区域刑事合作的影响。但是,这种变化的"代价"则分别体现为:成员国全体一致的决策机制、"框架决定"立法中的"民主赤字",以及成员国利用"紧急刹车"条款以规避关乎其切身利益的敏感立法的适用等。本文重点探讨这些制度缺陷,进而评析欧盟在相关问题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龚刃韧 《中外法学》2011,(6):1106-1120
传统国际法上存在的关于条约保留制度的"全体一致规则",经由国际法院1951年咨询意见、到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被完全否定,从而确立了条约保留的效力由各缔约国分别判定的新制度。但人权条约的特殊性又使得条约保留制度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2002年中国法学界集体课题组《关于批准和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建议书》所提出的对该《公约》第19条和第22条应提出符合中国法律的"解释性声明",无论从人权条约保留的性质和方式还是从该《公约》目的和宗旨之角度考虑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能源宪章条约》中的环境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洪 《法学评论》2007,25(3):87-92
《能源宪章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能源法律文件,更是第一个将环境规范纳入能源立法领域的国际法律文件。它改变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仅限于国际环境法向度上一维考量的缺失,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国际能源法向度上处理全球环境问题的开始。《条约》中的环境规范主要体现为《条约》序言、《条约》第19条和《能源效率及有关环境问题议定书》。本文通过对以上环境规范的分析,指出了其国际软法的性质,同时结合《条约》的环境进程实践,表明了国际软法规范能够得以有效适用,最后提出“最大努力”作为国际软法规范履约基本原则应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