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这对于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国家级贫困县阳新来说,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各种挑战,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着力解决“六大问题”。一是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好建设规划。首先,必须围绕中央、省市精神制定规划。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一、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此,我们必须结合崇义实际,全面推进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一要严格执行总体规划.要以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内容精心组织实施;二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欠发达地区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一、规划为先,科学引领新农村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纲领,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制订,引导各项工作建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4.
姜作培  马亮 《唯实》2006,(11):32-36
乡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以规划为先。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特色性。制定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必须遵循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点面结合、依法行政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乡村建设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双宁 《理论导报》2006,(11):14-15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断,并进一步指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那些关系?这都是我们应该回答也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要在“新”字上做文章、下工夫。一是建设新村落。只有建好新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依托和载体,也才有新形象。为此必须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村寨建设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为广大农民谋利造福的千秋功业。要保证这项“民心工程”科学有序地进行,做好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关键的第一步。作为规划部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用科学规划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是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最鲜亮的名词之一,给解决困扰人们多年的“三农”问题带来了曙光。新农村“新”在哪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有“全景式描绘”。“二十字”目标,几乎涵盖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内容:“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江西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新农村是一种崭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西生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强化生态意识;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建设生态新农村管理的执行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走经营农村的路子;要因地、因人、因资源、因产业、因产品制宜,选择发展生态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谷红 《党史文苑》2006,(10):72-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措施.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力度;尊重农民的意愿;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措施。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把握六个着力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尊重农民的意愿;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一、调整农村上层建筑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包括了农  相似文献   

14.
浅谈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央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要么夸大,要么缩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走进了一些误区,导致一些地方是非不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严重违背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初衷。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重申一下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包办论。从有关调查资料中显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由政府包办一切。在他们看来,政策需要政府制定,规划需要政府设计,落实需要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而做出的新决策.2005年12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的部署,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国国情,不断丰富与发展农村民主管理思想,对建设新农村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增收和农民的增收,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刊文摘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体现“三个优先”一是规划优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决定成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编制和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包括镇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全民创业规划等。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镇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湖北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全局.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和“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脱贫奔小康试点、全省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选择了36个镇、115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部分试点村镇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狮子大开口”,开出了天价“处方”。伊通县伊通镇小营子村是试点村之一。村委会主任孟维波说:“我们这些村干部初步做了一下规划,建设新农村,村里总共需要2000多万元投资,包括建设自来水、牧业区、工业区等建设。村里能出的钱有限,主要靠上级部门的帮扶。”记者采访时发现,类似小营子村的新农村试点村还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是规划的建设资金多数都达到了上千万元,少的也要几百万元,最多的甚至需要投资上亿元。(据《经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