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翠玉 《前沿》2008,(1):21-23
社群主义是在批判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方法论方面看,新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个人和自我,而社群主义的出发点是社群;从价值观上说,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而社群主义则强调公共的利益和普遍的善,然而二者都没有真正解决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代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他们强调社群整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理论内容上表现在对自由主义自我观和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的批判两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社群主义的批判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并没有真正揭示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基础上,揭示了自由与权利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提出了重要的批评,主要强调社群概念,批评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自我观、原子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观点,自由主义除对其回应以外,还指出了社群主义的六大理论缺陷。事实上,社群主义并非是对自由主义的摒弃,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且相互对峙的政治哲学当属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它们争论的焦点是"弱国家"与"强国家"的国家观,具体展现为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价值优先序列的选择。无论从规范理论还是从政治实践的视角来审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国家观均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二者的争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决不能在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作非此即彼的简单化选择,而是应寻求"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某种程度的衡平。  相似文献   

5.
贾中海 《长白学刊》2005,1(5):53-56
20世纪80年代,社群主义在批判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兴起.从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及双方的论战来看,二者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规范理论上都存在明显分歧.前者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方法论,而后者是个人主义的或原子主义的方法论.从价值观来看,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优先,个人权利是他人行为的一种边际约束;社群主义强调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的优先性,社群本身就是一种善.但是,二者都未真正解决人的本质,以及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问题.只有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解决了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问题,并超越关于个体与群体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韩震 《人权》2008,(6):16-19
本文探索一个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论争:个人自由和社会利益,哪个是第一位的因素?通过考察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主要观点的成因,我的结论是:两种不同的观点,除了社会阶层的利益根源之外,也许更多来自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社群主义的正义与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是两种不同的正义。前者从整体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后者从个人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前者强调实现正义要以道德教育为途径,后者强调正义的实现要有制度做保障;前者的正义是从具体社群、社会和国家条件出发的正义,后者的正义是普适的正义。制度的正义固然重要,但必须以道德教育为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探讨和实践过程中,对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种公平正义观进行比较,是有借鉴意义的。社群主义的正义与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是两种不同的正义。前者从整体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后者从个人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前者强调实现正义要以道德教育为途径,后者强调正义的实现要有制度保障;前者的正义是从具体社群、社会和国家条件出发的正义,后者的正义是普适的正义。制度的正义固然重要,但必须以道德教育为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围绕着善与权利何者优先的争论旷日持久,在善与权利的背后,实质是两种不同利益的诉求。换句话说,从现实生活的层面看,他们争论的实质就是公私利益关系应为如何。因此,从公私利益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两者的争执,将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这道当代政治哲学的风景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自由主义的矫正而出现的社群主义,从法学的意义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社群主义对社群主体地位的强调、对法律责任观念的执著、对公共利益优先性的关注,对公民参与的热情,以及对国家中立、有限政府、弱国家的质疑,在表现出洞见的同时,也将其局限一一展现。在提供诸多启示的同时,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亦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普遍主义思维模式就是相信新自由主义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而永恒的价值体系和制度规范,喜欢从某种抽象前提推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结论.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思维模式,发达国家的经济成就以及全球化为新自由主义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提供了契机.新自由主义普遍主义思维模式必然使发达国家走向霸权主义,发展中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思维模式导致新自由主义教条主义并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西方共和主义蕴涵了丰富的究政思想,为当代中国宪政图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共和主义主张通过分权制衡的权力架构来确立和保障公共利益,并通过公共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强调和平、文明、稳健的社会治理方式,从而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形成了内在的联系。建构当代中国的宪政理论,推进中国的宪政化进程,应该着力借鉴与吸纳共和精神中的和谐均衡理念。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2,(3):92-93
彭东琳在《探索》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社群主义质疑和批驳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社群的实践交往活动不仅是维护个人权利、传习和普施美德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基本途径。社群主义主张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国家和社会应为民众积极平等参与政治生活设置非正规网络和社会安全网的参与渠道;强调集体与公共利益、重视社会责任及其道德教育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参照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证据裁判主义作为西方国家反专制在刑事诉讼领域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被追诉者有免于不当追诉与惩罚的自由、以诉审分离的理念与原则为法理基础的,其价值在于在司法证明中对追诉权予以制约,对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我国证据立法应该确立证据裁判主义,但是其理论支撑不应该是西方自由主义,而应是与我国当下思想观念相吻合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市场还是政府?——经济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斗争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彬 《理论月刊》2006,(5):146-148
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干预主义是两大基本经济思想。两种主义曾经在经济思想领域进行过激烈的斗争,并交替占据主流地位,各领风骚几十或几百年。其斗争的历程曲折而迂回,从重商主义的干预思想,到古典和新古典的自由放任思想,再到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思想,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由新经济自由主义取代,而到了20世纪最后二十年,又出现了许多包含干预思想的新经济学。本文重点回顾了两种主义的斗争历程,以体现经济思想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孙记 《长白学刊》2008,(4):65-70
证据裁判主义作为西方国家反专制在刑事诉讼领域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被追诉者有免于不当追诉与惩罚的自由、以诉审分离的理念与原则为法理基础的,其价值在于在司法证明中对追诉权予以制约,对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我国证据立法应该确立证据裁判主义,但是其理论支撑不应该是西方自由主义,而应是与我国当下思想观念相吻合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7.
王胜强先生的《论现代人的自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是其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论述了自由的演化、自由的价值、自由的人性基础以及自由与市场经济、民主宪政、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的广博课题,并且几乎在每一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关注和见识,在当前浮躁的学术界实属难能可贵。其实,尽管自由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如果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人生哲学在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西方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中国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主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理论,强调个人具有至高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提倡个性独立和解放,推崇个人奋斗;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大于个体,认为个人没有个性、人格,个人必须融入整体。整体主义体现为国家本位和家庭本位,即个人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个方面。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赵汀阳 《人权》2008,(2):48-51
人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虽无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的西方新宗教。目前流行的人权观念存在着可能导致社会混乱的理论隐患。因此我准备提出一个新的普遍主义人权理论,称为“预付人权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权必须被理解为以“借贷”方式无条件地预付给每个人的权利,但每个人必须履行相应义务去回报所预支的人权,以此为条件才可以保有人权。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法治传统的思想渊源和观念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然法是西方法理学中最具持久性的范畴和概念,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观念体系,是一个能够统摄西方社会全部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以及社会制度安排在内的综合性概念。自然法蕴含着的理性主义、社会正义、客观权利和法治主义,它赋予西方人奉法为社会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类继往的经验总结和理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法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我们依法治国战略宏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