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炭疽恐慌在美国的出现,意味着生物武器正在取代核武器成为对人类生命及世界和平危害最直接的武器系统。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相信,生物武器已经成为他们宁静生活的克星。正如曾任过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国家安全研究部主任的理查德·贝茨所指出的,“生物武器现在应为最令人担心的武器,其次是核武器,再次是化学武器”。与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相比较,生物武器兼有二者的特点。加之其易制、低廉,因而有“穷人的原子弹”之称。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20日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震惊了世界。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研制出两样大规模杀伤武器,一个是原子弹,一个是沙林毒气。沙林毒气又被称为“贫穷者的原子弹”,是说它造价低廉但威力极大,不幸的是,这两种“原子弹”都是在日本用上的;二战后期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50年后,正当世界各地准备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日本又“爆响”了另一种“原子弹”。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使12人丧生,5500人受伤。就受害的程度而言,远不能与50年前原子弹的爆炸相比,但这一事件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3.
秦川 《党政论坛》2009,(2):46-46
18年前,美国格林空军基地“革命性弹药”研发小组的负责人肯尼斯·爱德华兹,开始率队进行一项近乎“天方夜谭”的工作——反物质武器的研究;18年后,当这种威力超过原子弹的划时代新武器就要浮出水面时,人们不禁担心:它可能引发一场“地球灭绝战争”。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5日,候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理查德·迈尔斯(3月1日上任)在五角大楼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计划将信息战列入正式军事战术,争取将未来战争时美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这是美国军方首次表示要将新型网络武器投入战场。 迈尔斯说,美国的每位军事指挥官必须把信息战的策略与炸弹、巡航导弹和武装直升机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的每个作战单位均已配备进行信息战的系统。迈尔斯认为,通过信息战破坏敌方的防空系统,比向雷达投掷2000磅炸弹还要干净利落。 目前,世界上发生的战争是以“平台”为中心的战争。这里…  相似文献   

5.
乐骏 《瞭望》2004,(15)
据美国报刊披露,美国正在加紧研制“改变战争样式的”武器,包括可进行种族灭绝的基因武器。另据报道,俄罗斯也在研制针对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革命性”武器。报道认为,这些武器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并对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可怕的基因武器已离我们不远。众所周知,遗传基因,即DNA(脱氧核糖核酸)包含着生物的所有生命信息,利用DNA重组技术,人  相似文献   

6.
1.广岛的天气决定了它成为原子弹目标1945年8月6日,广岛上空晴空万里。7点09分,一架气象侦察机飞过广岛上空,发回报告,"云层覆盖小于十分之三,建议投放原子弹"。这意味着,广岛的晴朗天气适合投放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第二颗原子弹载入B-29轰炸机,但是作为原定投放目标的北九州市上空乌云密布,不适合原子弹投放,因此备选的长崎市就不幸成为了第二颗原子弹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充分认识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充分认识国内形势的新特点,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考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当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出绵羊“多利”时,国内外的传媒竞相报道,“克隆”、“多利”等名词由此不胫而走,几乎震惊了世界。这一现象本身就充分显示出现代科技手段的臣大威力。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一其意义可以与原子弹爆炸相类比的“历史性的事件”,各国科学界、政府机关及舆论部门都表现出比较理智、谨  相似文献   

9.
涂彬  曾洪 《瞭望》1988,(43)
当前世界高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正在使“空间变小”,“时间变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观念在改变,人类生存的社会正在剧烈地发生变化。 高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的世界正步入信息社会的高技术时代。现代经济也只有在高技术的推动下才能迅速增长。信息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它使传统的机械技  相似文献   

10.
克隆“羊”和“克隆牛”的出现,震惊了世界,引发了生命科学领域一场方兴未艾的革命。科学正在使神话变为现实。孙悟空以猴毛“克隆”自己,说不定会幻想成真。即令人类成了神力无边的新上帝,他可以“克隆”生命万物;而且时间就是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那么我想问:人类能“克隆”时间吗?20世纪这一百年  相似文献   

11.
原 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达到杀伤破坏目的的武器。这种武器使用的核装药有铀235和钚239。原子弹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威力 ,是因为原子核裂变反应时比一般炸药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大几百万倍。例如 ,1克铀裂变时 ,它的原子核产生的爆炸力相当于20吨梯恩梯炸药的能量。氢弹的作用原理和原子弹不同 ,它是利用轻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达到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氢弹爆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要比原子弹大得多 ,目前 ,氢弹的威力可达50万吨到几千万吨梯思梯能量。战略导弹是用于毁伤敌方重要战略目标、洲际…  相似文献   

12.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以来,世界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把各式各样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送出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并进人太空轨道,首先要解决交通工具问题。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航天运输工具有两种,一是只能使用一次的运载火箭,二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目前俄美正在使用的主要运载火箭基本卜都是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基助【:发展而来的。如美国的“大力神”。“德尔它”、“‘宇宙神”一…  相似文献   

13.
“不要让地球变成不堪忍受的环境”,“气候变化急需全球合作”,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提出的警句。 这些警句写在一幅招贴画上。一轮巨大的红日熊熊燃烧,火花四射;一个小小的地球正在融化,水滴下落,画面生动地把世界气候形象化。看后沉思,不禁使人更为地球的命运担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穆斯塔法·托尔巴博士为世界环境日发表的文告说,在人类活动排放了200年的温室气体后,人类才刚刚开始认识世界气候变化的危险和可能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世人目睹了两场大的危机:一次是由亚洲发源、随后蔓延到全球范围、至今仍未彻底消除的金融震荡;另一次是在欧洲打响、对国际关系格局造成持续冲击的科索沃战争。这两场分别发生在本世纪末期的经济领域和安全领域的重大消极事态,从其深远后果看,并不亚于本世纪前叶的经济大萧条和原子弹发明带来的震撼。亚洲及全球金融危机至少表明:第一,近几十年逐渐加速的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过程,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恰似一柄“双刃剑”,它带来的不只是有利的东西,同样可以造成重大的损害;第二,曾经被誉为“世界经济新增…  相似文献   

15.
长崎专电八月初,禁止原子弹氢弹一九八五年世界大会和第一次世界城市市长和平团结会议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举行。在纪念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四十周年期间,在这两个原子弹受害地召开这样的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1,(10)
据有关军事专家介绍,已经研制和正在研制的太空战兵器主要有五大类: 一是反卫星武器,如:反卫星导弹、反卫星卫星、“智能卵石”等; 二是反弹道导弹武器,如:电磁炮、强激光武器、粒子武器束武器、微波武器等; 三是轨道轰炸系统,如:装载有核导弹的卫星在轨道运行,适时发射核导弹进入地球大气层,摧毁地面目标; 四是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发现目标后,适时发射装载有核导弹的卫星,在卫星绕地球轨道时,将核导弹从卫星上发射,进入大气层击毁空中目标或地面目标; 五是由航天飞机、航天站和轨道间载人飞船组成的系统,这是一种可重复…  相似文献   

17.
伦敦专电 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布赖顿钥雨霏霏,秋风瑟瑟。英国保守党这个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资产阶级政党,正在这个南部海滨旅游城市举行它的第一百零一次年会。 与去年保守党大选获胜后为庆祝它的百岁诞辰的年会相比,本届年会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会议最后一天,即十月十二日凌晨,由爱尔兰共和军安放的一颗炸弹的爆炸,却不仅破坏了首相撒切尔夫人下榻的格兰德饭店,造成数十人的伤亡,在会场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这既是个学习方法问题,又是个学习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夏林 《瞭望》1990,(Z1)
世界正在“重返大自然”。 产生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年代的自然疗法,如今又重新成为国际医药开发的新潮流,“中草药热”随之风靡世界。 有关中药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报道,已多次发表并为人所熟悉,这里写的,则是“月亮的背面”:中药材资源日见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世界上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导弹发展的热点区域,这些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导弹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台湾:可能发展核武的地区根据《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1月8日的报道,台军“决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