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悉,我国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6%,其中有一半来自教育支出。相比之下,国外文化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高达18%,而且还不包含教育消费。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研究员认为,中国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较低,是由于公共服务体系不到位,挤压了文化消费或者抑制了文化消费支出。如果“十一五”国家在这方面的动作比较大,教育、医疗方面公共服务构建能够比较到位,将会释放出一些文化消费。同时,张晓明表示,只要是居民的收入增长,在教育和文化上的支出都会增加,在教育上支出得越多,在文化上支出得就越多。但是,由于教育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教育…  相似文献   

2.
周梦 《求索》2008,(9):157-159
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消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又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的支出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大,面对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增长、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的局面,国家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对教育成本进行补偿。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高等教育成本的增长及补偿机理,并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1995年~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情况,将教育和医疗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虽然教育和医疗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会增加名义的消费支出,但减少了实际的消费支出。因此,教育和医疗消费物价指数过快上涨实际上对消费支出和整个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多元投资下的高教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期的城镇居民储蓄调查分析,教育支出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储蓄的最主要动机之一。有专家甚至断言:教育消费将是中国近10年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严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消费教育是涉及每一个消费者的全民教育,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工作。消费教育面广量大,教育对象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工作难度大。因此,要根据每一时期的消费情况、消费潮流来确定消费教育导向。  相似文献   

6.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表明:教育消费继续升温,教育现已成为一半左右居民家庭开支的主要内容。在这项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京、沪、穗三地502位居民所做的专项调查中,"教育消费什么时候会是全年家庭开支的重要内容"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42.7%的居民认为在教育上的投入现在已经是他们家庭开支的主要内容了,超过6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教育消费已成为民间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市城市社会调查统计对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消费支出,成为除食品消费…  相似文献   

7.
略论消费力     
一、关于消费力的概念从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手稿来看,消费力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消费力是消费者和消费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一种力,都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是一种数量关系。消费力也不例外。没有消费对象,消费者就无从消费,主体便不能存在;没有消费者这个主体,消费对象就成了自在之物,因而也失去了对象的意义。消费者是消费力依存的主体,消费对象则是表现消费力的客体或物质承担者。因此观察消费力,就要分析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直播带货是利用名人或明星效应,为博取眼球经济而实施的一种商品美学教育。消费者通过商品美学消费(如品牌文化)来保证审美的指引、创造,并进而实现自我认同。这种商品美学教育恰好契合了观众的心理:多感官提升,以优惠价格购买生活愿景以及自由而安全地购物。但是,在这种商品美学教育背后潜藏着诸多危机,其运营模式体现了资本对灵魂的征服,消费者在享受跨越时空消费的同时,其实受到资本跨越时空的诱导、操纵和规训,这种"买买买"的机制也引发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唯有实现由效率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的转变,才能破除异化,实现文明的逆转。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推进和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累积,银发消费对消费支出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凸显,特别是疫情期间银发消费增势明显。银发消费既有一般消费者的共性,又因其年龄特征而呈现出特殊性。目前,银发消费存在多样化消费服务需求未能充分满足、细分目标人群的消费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市场的规范性和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亟须合理引导,对银发者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研究和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10.
国外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对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六个方面: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而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医疗健康支出比重和娱乐教育文化支出比重持续上升,对中国消费品出口结构和规模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发达国家服装鞋类支出比重和家具家用设备支出比重以下降为主要趋势,但大部分国家下降很慢,而且一些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呈现波动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中国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相关轻工类消费品、家用电器等的出口;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医疗健康支出比重和娱乐教育文化饭馆旅店支出比重不断上升,也促进了中国消费品出口的增长,有利于中国开拓消费品出口市场;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服装鞋类支出比重和家具家用设备支出比重变化不一样,对中国消费品的出口具有不同的影响;各国居民信息消费和娱乐休闲消费的快速增加推动了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国外绿色消费的兴起对中国消费品的出口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