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京沪杭战役结束 6月2日,解放军三野一部攻占崇明岛,至此,京沪杭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也全面结束.京沪杭战役是a渡江战役的第三阶段,战役目的是解放武汉、上海地区.  相似文献   

2.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刘伯承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率部参与了这场战役。渡江战役胜利已经50周年了,本文通过叙述刘伯承元帅的杰出指挥才能,以纪念渡江战役胜利50周年。一、确立渡江作战的战略力量准备三大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宣告结...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09,(4):56-56
伟大的"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直下钟山,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预示了新中国的诞生。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到南京、杭州、上海直至6月2日崇明岛解放都是渡江战役范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战役,弘扬渡江精神,在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即  相似文献   

4.
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指示:“在渡江战役期间,照旧行使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渡江战役总前委仍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5人组成,邓小平为书记,刘伯承、陈毅为常委。”这就为渡江战役胜利作了组织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09,(5):F0002-F0002
2009年4月20日下午,安徽省隆重举行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纪念会。省委副书记王明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省政协副主席郑牧民、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马家利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共歼灭和俘虏国民党军55.5万人,使国民党在华东和中原的主力部队丧失殆尽.淮海战役的胜利使我人民解放军将战线推进至长江北岸,为渡江战役的胜利进行及夺取全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史、军史工作者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考证,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的层层迷雾逐渐散去,在纪念渡江战役胜利5 5周年的今天,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之后,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蒋介石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但仍有一部分残匪妄图作垂死挣扎.  相似文献   

9.
《世纪风采》2020,(1):F0002-F0002
渡江胜利纪念馆于1984年4月在南京挹江门城楼成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2009年4月23日,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在三汊河建成,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16平方米,展览面积4400平方米。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6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019年出新后的纪念馆,基本陈列以"伟大的胜利——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为题,以400多幅历史照片、珍贵文物资料、8个历史场景和10多个视频,翔实生动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渡江战役为主线贯穿全篇,犹如一幅壮观的历史长卷和史诗般的交响乐章。  相似文献   

10.
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的又一重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分,以单一兵种,以木帆船为航渡工具,战胜国民党陆、海、空联合立体防线的壮举。决定这次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力量对比上我军占绝对优势外,科学的战略决策,正确地把握渡江作战的时间,不能不算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早在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就审时度势、抓住战机,确定三大战役后立即举行渡江作战,所用兵力是第二、第三、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举行了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攻占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在渡江作战中,三野特纵炮六团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充分发挥炮火威力,痛击英国军舰,击毁蒋军舰艇,摧毁敌江防工事,支援步兵胜利渡江,获得累累战果。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在战役中做出特殊贡献的炮六团。作好战前准备工作淮海战役后,三野特纵炮六团集中于徐州西北的东、西田楼一带整训,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整训期间,部队利用淮海战役中缴获的火炮,将第三营改装为  相似文献   

12.
渡江战投(又称京沪杭战役)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最大的战役之一。它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府22年统治的覆灭。随着史学界对渡江战役研究的展汗和深入,作为指导这一战役的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战役的实施指挥地肥东瑶岗,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对于《纲要》的诞生地和渡江战役总前  相似文献   

13.
正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0日20时发起,至6月2日止,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阴谋,宣告了蒋介石集团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谱写了人类正义战争史上的又一恢弘乐章。安徽是渡江战役指挥中心所在地。早在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萧县蔡洼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渡江作战计划,1949年2月淮海战役总  相似文献   

14.
1949年2月16日,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即将全面启动,为适应紧迫的战时需要,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设立中共安徽省委,宋任穷为省委书记.省委成立后,便开始筹建省委工作机构,其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在已解放的长江以北区域开展渡江支前工作,并统一领导即将解放的皖南地区党的秘密组织,配合解放军渡江,迎接解放.可4月7日,经中央批准,中共安徽省委终止工作,被中共皖北区委和稍后成立的皖南区委所取代.中其安徽省委存在的时间虽仅有50余天,但为完成繁重的渡江支前任务,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段短暂的历史,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却透射出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的非凡历程.  相似文献   

15.
1949年4月2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气势磅礴的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至6月2日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以及苏南、皖南、浙江、闽北、鄂东、赣东北的广大地区.民主党派从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策应、支持甚至直接参与渡江战役,大大加速了渡江战役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举行了渡江战役,一举突破长江防线,直捣蒋家王朝,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在渡江作战中,三野特纵炮6团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充分发挥炮火威力,痛击英国军舰,击毁蒋军舰艇,摧毁敌江防工事,支援步兵胜利渡江,获得累累战果。今年是渡江战役7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在战役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炮兵团。作好战前准备工作淮海战役后,三野特纵炮6团集中于徐州西北的东、西田楼一带整训,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7.
符容  张鹏 《党史博采》2009,(6):32-33
<正>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年。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发起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了三个多月的长江防线。但是,渡江战役发起时间并非一开始就定于是日,而是经过多次演变,其中有不少史实尚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一代名帅刘伯承在缔造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 ,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一系列的战役指挥上 ,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渡江战役中 ,刘伯承缜密部署 ,精心筹划 ,指挥第二野战军顺利突破长江天堑 ,尔后直出浙赣线 ,断敌退路 ,切断了国民党汤恩伯、白崇禧两个军事集团的联系 ,扩大了预定的京沪杭会战的范围 ,计解放县城 86座 ,歼敌 1 0万余人 ,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 949年 3月 5日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部署 ,刘伯承指挥第二野战军第 3、第 4、第 5兵…  相似文献   

19.
张家康 《党史博采》2022,(11):39-43
<正>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推进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毛泽东计划华野两个纵队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这是解放战争中最初的渡江南进的战略设想。次年,这个战略设想又被重新提出。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才正式地走入解放战争的流程,发起日期因时势变化而变化。最终,毛泽东确定在1949年4月20日,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渡江大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乘风破浪,分3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发动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央军委曾有过四次渡江作战的计划,渡江战役就是其中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