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钅是)针是中国古代九针之一,是一种只在穴位表面按压刺激而不刺入穴位内部的一种针具。《灵枢经》九针十二原载:“(钅是)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近代有人称它为推针疗法。电(钅是)针则是在(钅是)针上通以微弱脉冲电流,使现代电子技术与古老的针刺治疗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针治疗仪。电(钅是)针在人医中已普遍使用,在兽医中也开始见有一些试验应用的报道。我们根据人用电(钅是)针构造,结合牲畜特点研制出ST—1型兽用电(钅是)针。(一)ST—1型兽用电(钅是)针的特点 ①刺激强度大,频谱宽。②动态取穴,针感易控。③双路输出④安全方便,易操作。⑤经济实用,携带方便⑥治疗范围广,凡针刺适应症均可用兽用电(钅是)针治疗。(二)ST—1型兽用电(钅是)针主要技术数据①电源电压:直流13.5伏(1号电池9节)。②频率范围:高档不狭于150~500HZ;低档不狭于1  相似文献   

2.
自1989年开始,笔者试用卡那霉素、盐酸洁霉素等注射液在苏气、肺俞、膻中诸穴注射治疗猪喘气病67例,治愈62例,治愈率达92.5%,复发的仅4头,复发率不到6.5%,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治疗方法 ①选穴:苏气穴:脊背线上第4、5胸椎棘突之间及两侧各3穴,入针深度1~1.5cm。肺俞穴、髋关节的水平线与右侧倒数第6、7肋间隙的交点上,入针深度为2~2.5cm。膻中穴:两前肢内侧正中,胸骨体下方,入针深度0.5cm.②药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和方法: 1.器材:兽医常用的小宽针及圆利针。 2.选穴:主穴交巢、鼻梁、山根;配穴耳尖、脾俞、脾之俞、后三里、八字。除交巢穴留针3~5分钟并行捻转手法外,其余各穴都不留针。 3.疗效判定:经白针治疗1~3次而症状消失,完全恢复健康者为痊愈(即食欲恢复正常、粪便正常);如经3次白针治疗,症状未消失者则为失败。  相似文献   

4.
兽医针炙术治疗畜禽疾病,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迅速,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将最常用的四种传统针治方法,介绍如后。 (一)圆利针治疗 圆利针又名白针,《元亨疗马集》记载“拽皮泄湿气,白针弓子穴”即指此种针法。近年来有些兽医用毫针代替圆利针,但圆利针有进针快、不易弯折、针孔愈合快、适于留针、刺激量大,疗效高等优点,所以仍为多数临床兽医应用。 1.针法:应用圆利针治疗,一般病畜不需特  相似文献   

5.
1974年以来,我们结合临床实际,筛选出电针麻醉新穴位——椎旁组穴。应用该穴组电针麻醉作阴囊赫尔尼亚手术获得成功。(一)操作方法1.器材:SBM型半导体脉冲式电疗机一台,兽用新针4~6寸2根。2.保定:横卧保定。  相似文献   

6.
猪的瘫痪病,母猪发生较多,特别是母猪产前、产后,由于运动不足,饲料单纯,营养不良,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等原因所致。多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本病100余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药物及穴位选择 ①25%葡萄糖、0.5%的氢化可的松溶液,按1:1配合注入天门穴3~5ml,大椎穴10~20ml。②25%葡萄糖、0.5%的樟脑水,按2:1注入百会穴3~5ml。一般经1~2次治疗,均可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硫磺火针治疗猪风湿性瘫痪8例,均获痊愈。方法如下: 用二号缝衣针蘸上青油,滚上硫磺粉,点燃火焰,立即刺入所针穴位。每行一针,都要蘸油或硫磺粉点火一次。针刺深浅视被针部位肌肉的肥厚而定,一般针入1~2厘米。 全身瘫痪者百会穴一针,抡风穴左右各一针。肩甲软骨前角、后角上方,距脊椎1.5~3厘米处各一针,向下刺入,左右共四针。六眼穴:即第一与第二、第二与第三、第三与第四荐椎间,距脊椎1.5~3厘米处各一针,向内下刺入,两边共六针。紧靠膝关节外侧后方陷窝中,向内刺入,左右肢各一针。涌泉穴:  相似文献   

8.
眉针疗法 眉针疗法是用眉针撬刺猪胸腹侧静脉支进行放血,以治疗猪病和促进生猪的生长。这种针术对猪中暑,饲料中毒,僵猪等疗效 较好。 (一)针具 眉针全长10~12厘米,由针尖、针刃、针背和针柄所组成,针尖、针刃宜锋利,针柄成圆形(图1)。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刺激疗法治疗骨折,国外医学界有不少报道;我国医学界近几年来也做了初步研究,兽医界仅见王强华等(1985)作了初步报道。由于在我国目前尚无一定规模的动物试验研究,不能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此,我们于1985年5~7月进了本试验。 (一)材料 1.实验动物:山羊20只,1岁左右,体况相近,实验前体检正常,饲管条件相同。2.自制恒流骨刺激器。3.NT8305型数字式万用表,南通电表厂出品。4.F-30型X光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院共治颌骨骨折10例,经及时整复,合理固定,配合中药,一般经过10~15天的治疗均能采食咀嚼。现将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一、病因及临床所见:颌骨骨折多发于使役的马、骡。当急驶在下坡路或冰雪的路面上,马失前蹄,头部及口唇挫地而引起外伤性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有上颌或下颌完全骨折或上、下颌骨同时发生骨折。据骨折时间的长短、骨折严重的程度,一般表现;局部严重地肿胀,唇及舌有外伤,口腔不洁,不断流出唾液及血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81年以来,采用封闭针刺法试治淋巴外渗11例,疗程短、效果满意,一般经1~3次治疗,无需其它辅助疗法而全部治愈。 方法 将患畜站立保定,局部剪毛,碘酊消毒。用消毒过的小宽针,沿着肿胀的边缘快速穿刺,针距5cm左右,进针的深度根据肿胀的程度而定,一般在3~5cm左右。针后局部再用碘酊消毒。治疗期间禁止使役、冰热疗法及按摩。 1次不愈者,间隔5~7天按上法再针刺1~2次。  相似文献   

12.
用圆锯术治疗羊脑包虫病是目前较为满意的方法,但在农村、牧区,由于缺少器械,难以进行。为了找出简便的方法,我们试用宽针代替圆锯施术获得成功。 器械药员 宽针一支(宽0.5厘米)、人用白针一支(长10厘米,做成0.2厘米的直角钩)、剪毛剪、手术刀、止血钳、缝合针、缝合线、创布、50毫升玻璃注射器、7号针头、消毒药品、注射用青霉素一支(外用)、20%普鲁卡因10~20毫升、外用消炎软膏。 方法 将羊侧卧保定,在已确定的部位剪毛消毒,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做一U字形切口,钝性分离皮肤后翻起固定,用结扎  相似文献   

13.
犬、猫等小动物易因车祸、高楼坠落、外力打击等引起股骨骨折、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髁间T型骨折 ,因其较难固定 ,不易治愈。笔者对多例小动物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症状及诊断患肢肿胀、淤血、悬吊不能着地 ,触诊患肢疼痛、可感知明显骨磨擦音 ,断端远端连同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X光正侧位片显示骨折常位于股骨远端并呈粉碎性骨折 ,断端错位。2 术前准备2 .1 器械 常规外科器械及手摇骨钻、骨锯、克氏针、螺钉、骨锤、骨钳等。2 .2 麻醉 速眠新氯胺酮 (1∶1混合 )复合麻醉剂 0 .1~ 0 .2mL/kg体重肌…  相似文献   

14.
1985年,笔者用自制的内削器治疗26例奶牛乳头管狭窄,均治愈。 (一)内削器的制作 采用马盲肠穿刺用的套管针一个,用铁锉把针的外管锉成象乳用透奶针沟样的沟,沟要长些,再把套管针的内芯对管沟的部位锉成扁面也形成平面,把针头的尖端锉成和外管齐的钝头、就成为内芯能转割,外管沟能起搅刀体作用的内削器了。 (二)手术方法 1.治疗对象:产犊后乳房中充满乳汁,乳房外观正常,但挤不出乳,或一挤乳汁呈细线排出,或挤一把乳后,不能连续排乳者,均为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核因子κB亚单位P65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从细胞水平深入探讨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传代培养,采用1、10、50、100、1000μg/mL五个浓度梯度的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MTT法筛选最佳刺激浓度;以上述最佳刺激浓度刺激细胞,于0、0.5、1、2、4h后收集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p65 mRNA的表达差异性。结果显示,100μg/mLLPS为最佳刺激浓度;LPS刺激1h组p65 mRNA的表达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时间组;2h组显著(P0.05)高于0、0.5和4h组;0.5和4h组显著(P0.05)高于0h组。结果表明,LPS可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NF-κB的激活,LPS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存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并参与子宫内膜炎发病机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1985年2月~12月,笔者以超霉素注射液行交巢穴注射治疗185头仔猪白痢,治愈183头,治愈98%。 具体方法 用超霉素,武汉市洪山兽药厂产,批号8401016,消毒交巢穴(尾根腹面与肛门之间的隐窝内一穴),作退式滑行注入此药。入针深2~3厘米,注射针头用人医6号为佳,不宜过粗。仔猪5~15公斤用量为3~5毫升,每日一次,连续用药1~3次。  相似文献   

17.
金樱子又名糖罐子。多年来笔者运用该药治疗猪、牛腹泻和痢疾122例,用药1~3剂均获痊愈。 具体治法 牛一次用金樱子1~3斤,猪用0.5~2斤。按药量加水3倍,熬成猪肝色,以表面起胶皮为止,灌服1~3剂即可。 本药分布广泛,采集方便,疗效可靠。脾虚泄泻宜用该药的果实,体质瘦弱者可结合补液效果更佳,肠炎热痢以梗为宜,配合金银花、藿香等解热、降暑、杀菌利湿药治疗效果更好。治疗仔猪白痢,用该药果  相似文献   

18.
瓣胃阻塞(百叶干)的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早期诊断更为困难,是普通病中的一个难题。现介绍一种简易诊断法供参考。 (一)手术方法 站立保定,在右侧肩端水平线倒数第3~5肋间剃毛消毒,0.5%普鲁卡因10毫升浸润麻醉。顺肋间作一寸长的切口,切开皮肤和肋间肌后,钝性捅破腹膜,即可进行诊断。诊断确实后,可在此作瓣胃注射。术后缝合二针。 (二)诊断方法 1.手指直接触诊:食指自切口插入,直接触诊瓣胃,感到坚实、膨满、指压无痕即可初步确诊。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笔者采用垂睛穴位注射法,治疗军用马、役用马陈旧性角膜炎35例,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又用此法治疗猫、狗角膜翳,也取得了显著疗效。穴位位置 在眼上方,眶骨上缘约3cm处的陷窝中,左右侧各1穴。药物及注射方法 青霉素80~160单位,0.5%的奴夫卡因20~50ml,0.5%氢化可的松5~10ml,自家血液10~50ml,混合后待用。用肌注针头或封闭针头垂直刺入穴位1~6cm,将药液缓注入即可。若需复治,经3~5天后再注1次,一般经1~3次治疗皆可痊愈。  相似文献   

20.
近十多年来,对胃肠电活动的研究进展较快,并正在逐渐向临床应用阶段过渡。我国在胃肠电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部位,对结肠的电活动,国内研究报道很少;国外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结果很不一致,很多地方还不清楚,因此,我们用9只狗,作了77次,318小时的实验,观察了结肠电活动的特征。(一)实验方法 选用体重8~13kg的成年健康杂种狗9只(雌性7只,雄性2只),经驯服、驱虫后,用异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按外科常规方法,在耻骨前沿行腹正中切口,从结肠起始部至直肠,沿肠壁纵轴在浆漠表面埋植4对Ag-AgCl双极电极(每对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5cm,电极银片的直径约1mm,银片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