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08,(19):56-56
近期,被称为“范跑跑”的中学老师范美忠着实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有关他的报道频繁见诸媒体。论争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在呼唤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了种种期望与要求。本期“百姓呼声”刊登的就是一组有关师德探讨及教育公平的短文。从这些文章的观点可以看出。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投入资金、培养人才。更需要制度创新与刚性规范。  相似文献   

2.
何谓“恕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宽恕”、“宽容”,就是将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恕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古之仁人君子的道德高地。想当年,武则天当政,狄仁杰入相本是一个叫娄师德的人推荐的。这娄师德为人厚道忠恕,他从不对别人讲推荐狄仁杰的事,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人都不知道。狄仁杰和娄师德共事,“颇轻师德”,并数度想把他排挤在外。  相似文献   

3.
史公 《江淮法治》2008,(14):29-29
都江堰一中学教师在大地震发生之际,置全体学生于不顾,独自狂逃,之后竞发表博文为自己的行为加上许多注解,一个“范跑跑”的“雅号”将范美忠钉上了耻辱柱。  相似文献   

4.
今年37岁的范后军在购买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机票时,多次被拒绝,一气之下,范后军将“老东家”厦航告上法庭。该案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国内首例民航黑名单案”。范后军能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黑名单”上下来吗?人们在等待。  相似文献   

5.
历史步入21世纪,社会呈加速度向前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时候,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黄牛”精神不仅仅是教师高尚师德的全部,多元的经济、国家的欣欣向荣,也决定了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艺术、扩大知识领域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而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在于拥有一颗平凡心,在平凡中孕育非凡,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展示教师职责的神圣与师德的高尚。  相似文献   

6.
范处长妻子病故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一美妞,俩人很快热火起来,并决定近期举行婚礼。范处长从管辖下的单位要来国企、个体花名册,将请柬发了个满天飞。范处长的婚礼在金都大酒店举行,前来参加婚礼的有200多人,范处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婚礼一结束,夫妻二人便关紧房门拆起了红包。突然娇妻一声惊叫:“老范,你看谁这么损,送的是冥币!”范处长忙从娇妻手里接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张面值10亿元的冥币。范处长的马脸更长了,骂道:“妈的,敢咒我。我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他顺手夺过包钱的红纸,一下子愣了。真没想到,送冥币还有敢…  相似文献   

7.
燕子 《中国律师》2008,(7):27-30
汶川大地震是让天地恸哭的灾难.也是对诚信、爱心、责任、勇气、毅力……一切人类本性的考验。于是有了“范跑跑”现象,于是有了那句“党员留下,学生先走”最令人感动的呐喊,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在面对灾难所交出的合格答卷。灾难是命令,灾难是战斗,灾难是对全体共产党员发出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8.
张西流 《检察风云》2014,(21):34-35
从今年开始,安徽将试点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对在职教师将试点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据悉,按照教育部8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和改革规划,从明年起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这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日前对范跑跑事件所做的评价。的确,我们可以倡行崇高,但也要意识到每个人有不崇高的自由;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私权,但也须意识到教师没有置学生安危于不顾这样一种与职业道德不符的权利。同样,我们可以以道德来鼓励人们对崇高的追求,但更重要的,必须以法治的方式来杜绝可能的无耻行径。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而道德是高标准的法律。强震发生后,灾区许多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这表明在教师行业中,  相似文献   

10.
李瑾 《政府法制》2008,(16):47-47
前不久,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笔者发现,“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据悉,该意见稿通过后,全国的教师都将奉行这一新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1):150-150
王华超在2004年9月8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师德是教育之魂》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高质量的教育,谘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强化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2.
师德建构是创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师德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概念,对师德的探讨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下、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师德建构是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对道德的感知、体悟、践履的现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律与自律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是师德内化与外化的互动过程。外在的约束是师德建构时期的必需,而自律才是师德永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法律渊源是法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仅仅对于法理学,法律渊源也是其他各法学学科的基础性概念。不了解法律渊源的概念,就无法形成对于具体法律形式的判断和运用。本文以《民法总则》颁布后国内几位法学家提出的“《民法总则》第10条赋予了习惯以新的法源地位”的观点为切入点,认为在中国法学界存在着对于法律渊源抑或“法源”概念的误用现象。这种观点将判例法国家的法源理论套用到了当代中国身上,混淆了法律渊源和规范渊源的区别。准确地讲,应该是“《民法总则》第10条赋予了习惯以规范渊源的地位,而非法源地位”。法律渊源就是“有效力的法律表现形式”,这一解释在国际社会是有其基本共识的;而这种“有效力的法律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宪法和《立法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本文还针对以法律渊源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法律体系概念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规范体系”的概念,并对习惯、国家政策、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等在规范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规范体系概念及其建构的规范层次,对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德私德问题,已成为近期广泛关注的问题,到底是私德膨胀,是公德没落,还是公德私德化。面对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本文从私德和公德的概念和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并从私德涵养和公德践履两方面共同进行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12日,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长江被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凶手竟然是该院的副院长、法学教授张俊。沉稳内敛的张俊作为2010年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被誉为“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实为人范”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刘炜烽 《法制与经济》2008,(18):38-39,41
“初查”在刑事法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立案前的审查”、“初步调查”或者“有限的侦查”。初查源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立案阶段必经程序,初查获取的材料具有证据效力。检察机关应当规范初查线索,规范初查方式,规范初查标准,规范初查考核,全面加强初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16日,《法制日报》案件版头条显著位置刊发了《工龄无故缩水10年,退休老人告赢人保局》一文后,在全国引起反响。此后,该文涉及的河南省南召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县人保局)给退休老人师德祥办理了新的《退休证》。事情到此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2011年8月24日,师德祥一纸诉状又将县人保局告上了法庭,声称新证上填写的内容仍有四处违法。今年6月7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师德祥还能胜诉吗?  相似文献   

18.
法律资讯     
《法治与社会》2006,(11):74-74
追债公司近日解禁首批职业讨债人将持证上岗;教师资格证将取消终身制师德考核有望写入新规;我国实施规划督察制度 六城市将迎督察员;建设部将严查高价建绿违者将“一票否决”;中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9.
身为北京国研发企业改革与经济研究院的法定代表人。吉林伊通女子范平平的“忽悠”本领可谓高超过人:她自称是“英国留学生、与著名画家黄胄是故交”;“老公”是“李克农的孙子、中央调查局局长”。儿子是“牛津大学的博士”……借助编造出来的光环和高超的骗技,范平平共诈骗3800万元,以及保时捷越野车,奥迪轿车等高档汽车。就连真正的高干子弟周某某也落入了范平平的诈骗陷阱。 2007年11月1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范平平和他的“老公”李兆亘犯诈骗罪和诬告陷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20.
刘平昌 《法制与社会》2010,(10):229-230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层面来审视思考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从社会变革、教师价值观念转变、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时期师德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时代特征以及新的内涵;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师德建设的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