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2005,(5)
中国银行业受到内控问题的严重打击,问题并不仅仅出自某一方面。正如国际知名 评级公司穆迪在一份中国银行业展望报告中指出的,内部信息不流畅,决策机制官僚 化,要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还需要好几年。目前为止,部分客户信息还通过手工获取与 传输,易发生错误。同时,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不恰当的管理责任制赋予高  相似文献   

2.
舒薇 《法人》2005,(5):42-47
对分行的控制乏力、技术的短板以及激励机制的倒挂,致 使银行内控出现漏洞。而改革却充满诸多利益的博弈 “和国际接轨,我们的管理理念一点 问题都没有,所有的战略投资者来总行, 考察集团正在推行的风险管理‘6全’方 案,他们的评价众口一词:“very good!” 聊起中行最新的风险管理战略,中国银行 风险管理部副处长章彰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3.
中美银行经营体制的法律趋同及我国银行业未来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打破分业制走向金融混业制以后,各国关于"分业"与"混业"的争论更是愈加激烈。在我国加入WTO后,要求突破分业限制、实现混业经营的呼声日趋高涨。那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向何去?比较中美分业制法律制度的发展过程,对准确把握我国银行立法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此为研究基点,从经济学、法律学角度全面分析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分业制立法还是混业制立法,并就未来法律模式选择、具体内容以及何时实现这种模式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法律状态是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内容.在对中国银行业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和整理的基础上,从实审、授权、终止、视撤、公开、驳回和期限届满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银行业专利信息的法律状态,并为内资银行提出了应对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国银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将成为中国经济提升的关键,而金融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是中国银行业顺利转型、迅速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必经之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犯罪也在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国际权威评估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8月17日在有关中国银行业的年度报告中说,在近期和中期内,中国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银行危机,因为政府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而且财政亦很宽裕。穆迪认为,在中国金融改革的过渡期,债权人风险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金融改革将使中国不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的差距拉大。该公司说,政府对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仍将维持强大,因此这些银行的前景是稳定的。穆迪认为我国社会稳定财政宽裕中国不会发生银行危机@徐明定  相似文献   

7.
庞晓莉 《江淮法治》2010,(18):22-22
中国银行业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每一次的举动都牵引出巨大的波澜。近日,随着银行服务项目的增多和收费的涨价,消费者对银行收费的质疑声不断。消费者指出,银行收费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到执行的整个程序不尽透明,消费者的知情权在银行的收费中处于被省略的地位。银行针对自己的收费项目没有尽到足够的告知义务,绝大多数的收费信息都是收费后才知晓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那么,这些收费是否合理合法呢?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科技、文化、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数据库的开发、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库实施法律保护,以平衡数据库开发者与使用者、社会的利益。虽然我国的数据库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信息的数据库化程度还不高,数据库著作权保护问题还不突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数据库是信息社会的有效的工具,是正在迅猛发展的新型事业,数据库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已是日益临近,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因此,为了保…  相似文献   

9.
资讯:观点     
《法人》2005,(8):9-9
“从现在开始,我们民族商业企业也要准备走出去,做一只也会让别人害怕的‘中国狼’。”“中国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恶性肿瘤必须要摘除。”“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存在缺陷,要想让独立董事真正发挥‘独立’作用,必须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来完善这一制度。”“分类监管是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必然选择。”“西方理论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丽  王磊磊 《法人》2008,(12):40-41
民生银行知识产权管理上独创的“八个工程”,可以为我们思考中国银行业的未来提供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案情介绍原告:中国银行晓兰支行(以下简称晓兰支行)被告:新奇制鞋厂(以下简称制鞋厂)被告:二轻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轻公司)被告(再审追加被告):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业公司)1996年1月5日,晓兰支行与制鞋厂及塑料皮革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塑草公司)签订了一份(199)中银商流字第002号(中国银行某市分行人民币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由晓兰支行贷款人民币对万元给制鞋厂作购买原材料的款项,期限自1996年1月8日至8月8日,月利率为1206%,塑革公司作制鞋厂借款之担保。当日,塑革公司还出具了一…  相似文献   

12.
漆彤 《律师世界》2002,(10):17-19
一、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历史1979年12月5日,中国开始迈出对外开放银行业的第一步,日本进出口银行成为获准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自此,中国对外资银行开放的范围逐渐扩大,对外资银行的限制逐渐放松。外资银行无论在服务区域和营业机构数量的发展、业务量的增加、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的拓展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从过去的二十几年来看,银行业开放的发展过程呈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979年,开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拉开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第二阶段:1981—1989年,开始引进营…  相似文献   

13.
前些年,在把挪用公款被银行扣还了所欠贷款,应否追缴的问题上,出现过不同的作法,有的人认为银行扣还贷款是合法的,银行是国家的,无需追缴。将挪用人与使用人以“不退还”改变案件定性以贪污论处了事,有的因数额巨大被批准判处死刑。1997年刑法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对挪用公款案件的司法解释中,又将“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解释划定为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  相似文献   

14.
1月16至18日召开的银监会会议传出消息:银监会2006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预警不良资产反弹。于是,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中的重中之重——不良房地产项目,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指出,未来两至三年内,海外投资者将斥资150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全球著名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均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表现出极大兴趣。而投资中国房地产不良资产一直是众多海外基金组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近几年上海、广州等地的烂尾楼收购市场,早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基  相似文献   

15.
马丽  王磊磊 《法人》2008,(12):38-39
四年前的中国,别说普通老百姓,可能连银行自己都没把知识产权当回事,而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知识产权尤其是银行专利已经成为当前金融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作为中国一个重要部门,其开放步伐也在加快。本文从2006年底花旗银行入股中国银行进行思考,对外国银行入股中国银行的利弊进行评析,提出中国应从政策和法律上对外资银行加以规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的规定,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笔者认为,对于保理业务项下的债权人来说,保理是综合性金融服务;但对于保理商来说,保理以应收账款转让为前提且以债务人对应收账款的支付为第一还款来源,这意味着其业务触角从单纯的融资领域延伸到了货物、服务或设施提  相似文献   

18.
王吉鹏  王祺盛 《河北法学》2002,20(5):109-111
利益冲突是金融兼业经营不可避免的弊端,在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其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对西方国家“中国墙”制度的介绍,提出中国证券业应当引入“信息隔离”制度以加强自身的自律监督机制,防止不公平交易行为的发生,保护公众利益,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卓越 《法人》2007,(4):78-79
随着外资银行“本地注册”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银行业独享高端理财市场的幸福时光也行将结束争夺高端客户已经成为中外银行下一步竞争的焦点。至少目前的现状如果中资银行不引起重视将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柯浪 《法人》2005,(7):58-59
可以说,中国银行业正在朝着既定的、更能适应未来开放市场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