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他们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化,健康地成长,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发展,而且对于社会是否能良性运行,是否能早日完成现代化都有着重要影响。库利初级群体理论认为,家庭对于儿童个体社会化的进行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结构残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和半缺失状态。这种现实状况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基于存在的问题,应该构建一个能促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正常进行的社会网络支持体系。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的共同支持,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能顺利完成早期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课题组成员等量抽取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480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展开调研,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现实背景的调查中不难看出,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学业教育欠佳、德行教育失范、安全教育失保、心理教育失衡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基本判断,得出农村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不力、社会政策与文化环境薄弱等成因,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缓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家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會群体.改革开放以來,农民大量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儿童远离父母,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中国留守儿童已达两千两百万.本文作者通过走访,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相信能对我国处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松动下的一群"制度性孤儿",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问题,并逐渐演变成一个长期的严峻的社会性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笔者从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索了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制度支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人们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一个视角。性格缺陷与行为偏差、人生观与价值观偏移等是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工作生态学理论强调“环境中的人”的理念,其中的“社会环境”、“事件与能量”、“适应与应对”、“互相依赖”等理论视角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了解释。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社会工作在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上,也更注重学校、社区、社会政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改善以适应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认识,对近十年来我国留守儿童社会救助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对但大多围绕"留守儿童"本身展开论述,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仅停留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部分,而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显然不够。今后的研究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为制定政策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是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表现,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实践证明,基于"增能"和"优势"视角给予留守儿童心理关护,是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一次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一种法律理念,已普遍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我国目前留守儿童利益受损现象仍然严重,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折射出的问题,指出我国优先原则与最大利益原则的差距,并就如何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的抽样调查表明,父母监护缺失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和发展权方面面临一系列困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法律制度在设计理念、保护范围界定、亲权监护和国家监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现状,应秉持科学的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制度构建理念,准确界定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保护范围,完善亲权监护制度并健全国家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表现出“隐匿性”、潜在性、失控性和巨大的危害性等特征。“留守”经历对儿童有终身的影响,极易造成其心理异常并形成反社会人格。并且与其日后的犯罪有高度的关联性。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儿童多为“问题儿童”,具有很高的犯罪率,比非留守儿童高出近11个百分点;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被害人,并出现恶逆变;不同家庭结构的留守儿童其犯罪行为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问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种形式关爱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流浪未成年人也呈现增多之势,成为青少年保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产生流浪未成年人的主要群体,解决流浪未成年人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困境儿童外出流浪。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依靠政府改变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本文从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入手,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要政府重视、社会各方面关注,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好。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单靠其自身的力量很难改变其生存状况。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儿童福利发展的重要渠道。借助社会工作中的增权理论对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无权状况作初步探讨,探寻留守儿童提升自身权力和能力,谋求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便出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以及早期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成长中的诸多问题。教育和保护好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农村中形成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笔者对某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调查,发现该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