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在网上开博客,其博客名为“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类似级别官员开博客在全国尚属首例。今年,代表委员开博客更成为“两会”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正博客、微博、微信,展现了最近十余年来最火网络社交平台渐次演变的脉络,重庆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e时代,利用现代技术,网络沟通工具,征民意、汇民智,描绘出代表履职新的时代风貌。博客时代(2006年—2008年)BLOG人物一:刘放2006年,博客之风正盛。在重庆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刘放等3名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公布了自己的博客,把每天的工作都发布在博客上,与市民一起分享网上两会,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广告征询议案”开始 ,一时间 ,全国一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以及部分人大代表纷纷效仿 ,如 :北京公开向市民征集“两会”议案、兰州人大代表公开征集议案、海南推出全国人大代表与网民面对面活动等 (以上均见中国人大新闻网 ) ,有的开办了“代表之家” (代表工作站 ) ,有的设立了网上信箱 ,有的公布了热线电话……应该说 ,周晓光的创新举动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进一步唤醒了广大代表的“代表意识” ,推动了全社会更加关注民主政治建设 ,拓宽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 ,激发了广大群众反映自身愿望和要求的热情。但是 ,类似“…  相似文献   

4.
博客人大代表、博客政协委员是“博客”群体中的新面孔,他们带来的是老百姓参与国家大事的透明性和效率感。在“两会”召开的那段日子里,记者在和代表、委员频繁地接触中了解到,很多代表、委员都在不断探索着更多的民意反馈的:方式和渠道。像刘放等“新潮”代表,为重庆今年的“两会”增添了新的气息,新的希望。一位网友的话也许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这是我们老百姓的期望,但愿他们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福音,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两会,有许多新的气象。例如,代表委员运用新媒体,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与民众直接交流、互动;两会议题高度关注民生,强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又朱振中委员发言时批评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搞形象工程,唱高调,耍花架子,8分钟里获得9次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前,人大代表开设博客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2006年起,人大代表博客(以下简称代表博客)却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有统计表明,自2006年全国两会起,仅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开设博客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就有107位,发表博文近1200篇。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代表博客已经成为各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方式。据统计,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起,仅在人民网强国博客开设个人博客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已经达到了107位,发表了近1200篇文章,引来了2万多条网友的评论,站点浏览量已经高达17万人次。网络博客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渠道,并开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4):20-21
在2012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两会”),以及之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可以看出,今年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依旧在民生话题上,“防灾减灾”相关问题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各方代表针对防火减灾措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部分议案引起了国家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07,(4):44-45
春来处处绿,“两会”年年新。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上海代表团的女代表集体写博客,堪称“两会”上的一个网络新话题。  相似文献   

10.
据了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设的“岩松信箱”,在短短两周内就收到全国各地的手机短信、信件和邮件27万件,内容涉及上学、就医和“三农”问题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更是被视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人民网和搜狐网等都开设了代表、委员博客专栏,网友评论也相当活跃。正如一位新闻记者在博客中所说的:“互联网上看民意,博客乃天下之大势。”  相似文献   

11.
他山石     
《辽宁人大》2007,(4):22-22
上海市:网上直播“两会”实况;重庆市:人代会“延后一小时”凸显便民新风;呼和浩特市:“两会”新名词展示新风采;宜宾市:代表约见官员须随叫随到;郑州市:代衰开辟博客倾听民意;甘肃省:“两院”报告后面有了“名词解释”。  相似文献   

12.
“官员博客”: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生 《人大建设》2006,(10):36-37
“官员博客”浮出水面国外,“官员博客”已没什么稀罕。据报道,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韩国总统卢武铉都有自己的博客。“在美国,博客介入选举已是司空见惯。总统候选人没有博客也是不可想象的。这已经成为他们问鼎白宫的一种必要手段。”国内,官员尤其是高级别的政府官员开设博客,还是一件新鲜事。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因开办博客而被称为中国“博客部长第一人”。2006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办“两会  相似文献   

13.
春节前有的地方“两会”已经胜利召开,但媒体关于“两会”期间的热点、亮点的报道却使人记忆犹新,今年的“两会”与往年相比除了更加开放、大会纪律更加严格、代表委员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外,有关“两会”如何俭约的报道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办一个俭约高效的“两会”成为许多地方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胡杰 《人民公安》2000,(6):12-15
一 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老百姓 最关注的事件之一。每次大会上,一些国内大事,均在代表中讨论。决策。今年的“两会”已经落幕,回过头来看看这次“两会”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国家又有哪些重大的举措需要我们去参与? 最热门的话题:西部大开发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中国正在纵、横两条战线上进行艰难攻坚。纵向是实施“入世”战略,推动产业经济加快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横向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两会结束后,朱镕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回答…  相似文献   

15.
今年地方“两会”已陆续闭幕,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梳理地方“两会”可以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围绕医疗、教育、就业等热点民生话题,各地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建议、提案,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也有少数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在公布后,却“雷”倒了大批网友,并招致各种质疑与批评。比如发动“爱国消费运动”扩内需、比如将“斗鸡”、“斗狗”发展成博彩业、比如取消最低工资标准、比如高房价是控制城市人口素质的门槛等等,不一而足,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体”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博客是Blog的音译,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张贴的个人日志,于2002年开始在中国出现。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兴起博客之风,“博客参政”一夜间成了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9,(3):32-33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不吝笔墨,积极建言献策,其中不乏“雷人”提案议案,在博得媒体关注的同时,也让两会上多了一些花絮,让我们在惊诧与反思中,体味到两会的八面风声和万千气象。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在今年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政“针尖对麦芒”,一些官员讲客套话时常常被毫不留情地打断,代表、委员越来越力求能真正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春来早,岁岁“两会”三月开。每年“两会”期间,各代表团的议案组都是备受代表和媒体关注的地方。之所以受关注。因为这里是代表议案、建议的集中地。代表来自社会各界,所提议案、建议牵涉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议案组及其办公之处。形象地说,可谓“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之地。能不受关注吗?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两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媒体报道的焦点,有读者建议,对每年的“两会”热点问题,媒体除了聚焦代表、委员们外,也可以关注一下非代表、委员们的看法和建议。为此,本期“两会专题”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看病难等“两会”热点问题,特邀、采访了一些非代表委员们,他们是如何从各自角度解读“两会”热点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