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辜鸿铭 《法制博览》2008,(22):30-31
我曾听一位外国友人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我不知道这样评价日本人是否合适,但我相信在中国生活过的诸位都会同意上述对中国人的判断。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金磊 《南风窗》2013,(20):92-93
今年8月20日,默克尔成为德国首位访问达豪集中营的总理,她沉痛地说:"这个集中营代表我们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恐怖篇章。它是一个警告,警告德国人,他们曾如何因为他人的种族、信仰,甚至性取向,而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力。"今日德国,正是用这种方式一点点留下对历史的忏悔和对未来的承诺,同时它们也因此成为德国人认罪勇气的象征。68年前的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在包括中国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胜利纪念日,也成为世界反法西  相似文献   

3.
中国话中,骂人最厉害的当数这“王八蛋”了:因为这三个字不但骂了你本人是“王八蛋”,还骂了你父母是王八,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狠毒下流。那么,为什么“王八蛋”是骂人,而其他动物的蛋,比如鸡蛋、鸭蛋,甚至其他爬行类动物的蛋,比如蜥蜴蛋、蛇蛋……都不是骂人的话呢?王八究竟怎么得罪了中国人,居然成为这么恶毒的咒语?  相似文献   

4.
设计师 《法制博览》2011,(16):54-55
提起日本你会想到什么?日本在中国人心中的感性形象是什么?不用做太多思考,就脱口而出的是什么?看看不同的中国人怎么说,有恨有喜,有恭维有呵斥,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图景也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柏杨 《法制博览》2009,(2):35-35
有人早就讲21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美国人上自学者,下至贩夫走卒,马上就加以否认,21世纪决不是美国人的世纪,那是日本人的世纪。而日本人马上就否认,21世纪不是日本人的世纪,而是你们其他国家的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是欧洲人的世纪,反正不是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乐此不疲,这是我们的世纪。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田松 《法制博览》2009,(14):31-31
二战之后,日本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外科专家,因为他们有过丰富的活体解剖的经验。所谓活体解剖,就是把活的动物用手术刀进行分解,观察整个过程中动物的反应。而日本专家解剖的对象是人。比如,他们—边剥人的头皮,一边记录脑电波、心电图,看看在整个头皮剥下之后。人是否还有听觉或者视觉,是否还能骂出声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以发展科学的名义批准对人的活体解剖,即使对象是死囚也不可以!  相似文献   

7.
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  相似文献   

8.
随着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先后访问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再是中日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了,也有民调显示,中日民众间的相互印象有所好转。但中日关系真的进入了平稳成熟期了吗?中日之间的心结都打开了吗?日本真的能够坦率地主张自身的长处,也能诚恳地承认自身的短处吗?中国呢?所以,与其空虚地骂日本,不如多花点时间了解日本吧。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0):77-77
恐怕没有什么比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更加复杂、矛盾、难以表述了.提起日本人,大多数中国人的感觉都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8,(17):18-19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有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11.
李怡  竹邻 《法制博览》2008,(2):15-15
日本人称自己的国家为“日本丸”,那等于把日本列岛视为一艘大船,船是封闭的,船上的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船随时会有倾覆的危险,而外来的救援并不可靠。这就形成了日本的岛国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法制博览》2010,(9):50-51
中国近代银行史上第一桩伪钞案,发生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正月初七,即1903年2月4日。发生地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通商银行,一种是在一家商店里。伪钞出现后上海金融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伪造者是日本人,虽然被日方擒获,但此案最终却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注定要在台湾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的日历从昭和20年翻到了民国34年。盘据台湾50年的日本人无奈地撤走了,中华民国政府的接收大员来了,台湾人从“日本国民”回归到“中华民国国民”……。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日本人愿意拱手交出富饶的台湾岛吗?台湾人民有什么反应?代表中国前来接收的国民政府准备好了吗?结局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嘲骂清末官场的对联,有一联是颇为有名的。那就是把当时的两个对头,即李鸿章和翁同飨,骂在一起的那一联。有人说是别人作的,有人说是他们两人互骂,不能究其实。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7,(24):7-7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都令人羡慕,两个国家的未来也紧密交织在一起。仅在上海,就居住了2万名日本人。而在日本的中国人数量更加可观:50万人的中国合法移民是日本的最大外国人群体,这些人不仅仅是厨师或者只是在便利店里值夜班,有超过8万名中国学生在日本大学里学习,占了日本外国大学生数量的2/3。  相似文献   

16.
《法制博览》2011,(1):80-80
看了贵刊去年12期发表的《唐伯虎名画抗战奇遇记》,心里总觉得咱们低估了日本人的智慧。日本侵略中国攫取中国文物的贼心早已有之,早在1926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前,日本就成立起负责搜集中国和亚洲国家珍贵文物的专门机构“东方史馆”,将中国几乎所有稀世珍贵的重要文物一一编号列成目录,作为伺机攫取的目标和对象。中国明代大画家唐寅的名作《金山胜迹图》,  相似文献   

17.
郎成平 《法制博览》2011,(16):75-75
日本人最喜欢来中国偷东西,他们偷什么呢?他们把景泰蓝偷到日本去仿制,做得非常好。他们看上了我们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于是又来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将使用经济柔道,在日本自己的重商主义游戏中击败它。 现代的日本人并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敬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再认识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6):46-49,44,45
德国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德国人可以将纳粹历史解释为一段歧途,认罪并不存在文化上的障碍。日本文化却没有提供这样的回旋空间,日本人只承认失败,不会承认错误。一个像欧洲一样联合起来的亚洲,一个以共同货币、自由贸易区和某种超国家的治理机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亚洲联盟,是很多有识之士的梦想。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过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设想,但这一意见随着短命的鸠山内阁的结束而搁浅。然而,在研究亚洲问题的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支持下,以当代世界出版社副社长宋祖德为团长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出版人士考察团一行七人,应日本日中协会的邀请,于2005年12月11日- 18日对日本出版界进行了考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