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某原是郑州色织印染厂的一名下岗职工。2002年7月应聘到郑州二七区饮食公司所属的新合旅社从事临时性工作。9月27日,阎某在新合旅社五楼客房擦窗户玻璃时,不幸坠楼身亡。10月25日,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她为因工死亡。阎某15岁的女儿王某多次向二七区饮食公司追偿工亡赔偿金,但都遭拒绝。同年12月24日,王某提请劳动仲裁。2003年4月13日,郑州市二七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二七区饮  相似文献   

2.
维权·保障     
<正>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原则是什么?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应当根据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仲裁,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原则确定。所谓方便当事人,是指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确定应以为当事人申请仲裁和应诉提供便利、减轻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为原则。所谓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一方面要求根据各地劳动争议的实际情况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总体布局合理地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理案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维权·保障     
《兵团工运》2015,(3):41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依法设立,由法律授权依法独立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是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的国家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实行"三方原则"。《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相似文献   

4.
维权·保障     
<正>什么是移送管辖?移送管辖,本意是指某一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发现自己对该案没有管辖权,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的管辖也存在移送管辖情形。劳动争议仲裁的移送管辖,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已经受理的无管辖权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5.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将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就其争议的事实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建国后,随着劳动部制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办法》两个法规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6.
维权·保障     
《兵团工运》2015,(1):43
劳动仲裁与经济仲裁有哪些区别?(一)争议主体不同,劳动仲裁双方当事人是特定的,即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经济仲裁的当事人主体则是非特定的。(二)处理机关不同,劳动仲裁机关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济仲裁机关是仲裁委员会。(三)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属于行政仲裁制度。我国自1995年9  相似文献   

7.
《当代工人》2011,(18):34-34
个案急呈:宁某是一所教育学院食堂的职工。2010年9月,他到该学院的食堂工作。该学院内部制度规定,所有职工都要按照规定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否则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宁某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该学院人事部门多次劝导,都未能说服宁某,于是教育学院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宁某不服,随即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8)
案例:1987年,某机关单位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工人,刘某、胡某应聘被录用,与该单位签定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刘某、胡某两人继续留在该单位工作,其间该单位未向其作出辞退的表示。2007,刘某、胡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要求该机关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用工合同,但遭到该机关单位的拒绝。刘某、胡某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进而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10,(2):70-70
2009年7月,学校安排我到某工厂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不慎被机器轧伤,共用去医药费3000多元,我申请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评定为十级残疾。后来该厂领导说我不是他们的职工,只是实习生,不同意赔偿,也不同意我享受工伤待遇。请问:实习期间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工伤认定是以发生工伤事故时存在劳动关系为依据,工伤认定中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负有举证义务。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能否获得工伤保险制度设定的工伤救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旭军 《实践》2013,(9):35
一天中午,王某从包工头贾某指定的小饭馆吃完饭,乘坐机动三轮车返回工地的途中翻了车造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包工头贾某与某市一家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承揽合同,因此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王某与建筑公司的事实劳动关系成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认定王某为工伤。一审法院认为,王某是由贾某雇佣,由贾某支付工资,贾某与王某形成的雇佣关系,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的调整范围,故撤销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二审法院则认为,建筑公司与贾某签订了承揽合  相似文献   

12.
[案件概要] 魏某某系苏州某餐饮有限公司厨师,2020年3月15日入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入职后餐饮公司为魏某某缴纳了社保,双方劳动关系于2021年3月2日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后,魏某某向苏州市相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某餐饮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及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委裁决某餐饮公司支付魏某某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的工资差额1063.22元,但认为某餐饮公司已为魏某某办理了参保手续,在办理过程中履行了提供相关书面材料的手续,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具有一定可能性且公司已履行了绝大部分劳动法义务,未对魏某某造成实质性的权益损害为由,驳回了魏某某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仲裁请求.魏某某对此裁决不服,想要起诉.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8,(8):35-35
问:哪些人是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当事人?答: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问:劳动争议第三人参加仲裁活动有何规定?答: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  相似文献   

14.
刘先生自2005年底受席于某单位烧锅炉.月工资600元。今年2月的一天早晨,另一名司炉工接班时,发现刘先生已经死于锅炉房更衣室的单人床上。法医鉴定刘先生死亡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刘先生的家属认为,刘先生因公而亡,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其申请工伤认定。经过一系列鉴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却作出非工伤的认定。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0,(9)
正【基本案情】杨某的丈夫刘某,生前系C种奶牛场的环卫职工,从事C种奶牛场辖区内的环境清洁工作。2016年3月4日8时30分许,刘某在绿化带处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0时30分死亡。C种奶牛场医院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认定,刘某心脏衰竭、心脏性猝死。杨某向A省农垦B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B  相似文献   

16.
政策吹风     
《先锋队》2003,(11)
工伤认定60日内作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颁布《工伤认定办法》。根据这个办法,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和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申请时限为1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应派两名以上执行公务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在调查核实过程中,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目前大量出现的灵活就业和灵活用工方式,使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格局,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用工形式的非标准劳动关系。如何保障非标准劳动关系下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所以非标准劳动关系下劳动者的工伤认定问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基于工伤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2012年9月,王某、刘某、季某3人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某项目部支付所欠6—8月份工资4.3万元,并要求该项目部支付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王某等3人从6月5日在该项目部承包了钢筋绑扎工作,并与该项目部签订了一份劳务协议。协议中规定:王某3人按照甲方(某项目部)的技术要求,负责工地的钢筋绑扎工作,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按照协议中的约定一次性向王某等3人结算4.3万元。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08,(10):49-49
案例背景:老赵在某单位搞后勤,月工资850元,双方签有劳动合同,期限自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2007年2月,老赵在上班时因琐事被同事打伤,但公司一直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老赵只好于当年8月向北京市东城区劳动和社  相似文献   

20.
2007年9月,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以9000万元的价格整体收购诗仙太白集团,企业在改制中与204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对"正式工"按一年1293元"买断工龄","临时工"直接遣散。204名职工不能接受此解决方案,决定依法维权。2007年10月,佘祥国等204名职工向万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