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韩剧"热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剧"借助技术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和政府的推动,以其唯美的表现手法、展现平民生活和倡导儒家传统的内容以及创作上的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观众,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面对"韩剧"热潮,我们应该思考,更应当有所行动.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快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产业步伐,是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部以宗家家族奋斗史为题材的韩剧《家门的荣光》大热荧幕,成为继《新娘十八岁》、《宗家女婿》、《Hello小姐》等收视冠军后又一宗家题材的热播剧。无疑,在当下的韩国影视圈中,宗家已成为最具收视号召力的字眼。借着这股影视剧热潮,曾一度没落残败的宗家文化开始回暖,也激起韩国社会对这一古老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发掘。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8日《山西日报》刊登许民彤的文章,如今,“红色文化”热潮,正在席卷中国大地。我们阅读“红色读物”,红色经典、党建、党史图书,唤起了我们的革命文化记忆;我们观赏“红色电影”,红色影片中的革命激情,激荡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韩剧,既是一场精美的影像文化盛宴,又是一次浪漫的东亚文化之旅。本文首先从影像出发,分析韩剧之所以夺人眼球的外在原因,进而由外而内,深入剖析影像背后的真正“魅力”,也是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关键之处——实现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讲中国故事有很多重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讲中国品牌的故事。他说,高水准的品牌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功效,一部手机、几部韩剧就塑造了韩国的科技、文化形象。我们也有许多标志性品牌和代表性人物,蕴藏着许多人们爱听愿听的故事,比如航天、高铁的科技创新故事,华为、  相似文献   

6.
牟尼 《小康》2007,(7):82-84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当下,历史的书写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热潮,那么,我们今天应当怎样阅读历史?我们希望在历史中寻求什么?在当下的写作和阅读中,又存在什么样的误区?本期文化专题,将溯源探流,追踪探讨历史热的兴起过程和它的内在原因,以期与大家一起寻找到进入历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项久雨 《人民论坛》2023,(20):90-93
青年群体中掀起博物馆热潮,是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内在情感的行为外化,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产物。博物馆既具有传播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拥有文化熏陶的人文涵养功能,科技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为广大青年参观学习提供了全新体验。同时,越是“热”的现象越需要“冷”思考,系统梳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是确保这一彰显社会进步的文化行为“长热”下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胡赤兵 《前沿》2012,(10):115-116
韩剧把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韩国人擅长把他们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巧妙包装后在电视剧中全面推出,韩剧中对饮食文化的推介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饮食在韩剧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窗口,构成民俗风情的要素,又是维系家庭亲情的纽带与拉近人际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文化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是重视文化生活个性自由和民主参与的"公民社会文化",是开放、多元、跨地域的"地球村文化".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现代特性,大力推进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严利  李颖 《今日广西》2007,(3):62-64
继日剧、韩剧之后,以《越狱》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剧迅速俘获大批中国白领,其流行带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国学热"、"汉服热"为代表,我国社会普遍掀起一股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如何看待当前历史情势下人们对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情?这一复兴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又将面临怎样的问题?本刊特约请著名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就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撰写专文。  相似文献   

12.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中国大学和一般社会中的传统文化教养的缺失导致的问题和后果。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文化人文教育的缺失。我以为,对于这种缺失的认识,正是今天的历史转变和传统文化复兴热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以来,韩剧在中国的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其后引进的《爱情是什么》、《我的野蛮女友》、《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等都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韩国电视剧不只在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人们的关注,在日本、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受到广泛欢迎,从而被称为“韩流”。韩剧及“韩流”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大致说来,韩剧大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剧作内容的生活化、平民化。韩剧表现的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大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翻版”。超长的集数里讲的多是家长里短的家庭琐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并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构建文化强国,要打造文化强国的标识,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热潮,带动作品热、语言热、传统节日热,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黄艺平 《人民论坛》2013,(8):228-229
红色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旅游热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德育价值。由于地域特征别具特色,边境红色文化游具有异国文化特征。然而综观国内的旅游开发研究,却较少有涉足边境红色旅游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文章通过分析边境红色文化旅游的特点,探讨其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并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思想的演化,曾经喧嚣一时的"后现代主义"热潮已经退去,各种"后学"也不再时髦,后现代之后,理论界更关注的是面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新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是新的气象。但是,当我们试图对当下的文化特征做出总体描述时,用"后"这个词仍然具有理论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导致的一系列变化,试图从总体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提出了"后审美"这一概念,并在清理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进而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文章还提出了讨论"后审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即将免费开放的消息如春风拂面,立即引来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文化部长蔡武看来,这项于2010年正式启动的工作,是继文化文物系统归口管理应予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之后,又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列席全国"两会"的蔡武部长告诉记者,"面对百姓日益提高的文化需要,我们一手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万宁  黄海涛 《群众》2013,(3):65-66
韩国是世界公认的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和文化创意产业强国。近年来,"韩剧潮"尚未消退,"骑马舞"又踏遍世界。前不久,一首取材于韩国本土文化的单曲《江南Style》风行全球。在该曲的MV里,韩国歌手朴载相以自创骑马式舞步、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和夸张的肢体表演让多国观众为之倾倒,群起效仿。该曲发布后,在视频网站YouTube的点击数76天内突破3亿人次大关,  相似文献   

19.
从韩剧到美剧解读青年受众心理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剧和美剧各具特色,我国青年受众从韩剧迷转向美剧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走向从原来沉迷于温情脉脉转向追求惊险刺激,从原来关注家庭伦理转到审思公共道德,从原来追逐外表偶像到如今崇拜个性英雄,从憧憬唯美梦境到正视残破现实。  相似文献   

20.
申波 《传承》2009,(2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面对全球化背景,我们既要强调文化自觉,也要坚持文明对话。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那就是面向现代化的主题、面向世界的多元价值观、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