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人类主义的目标是利用技术的力量为可能的最好的未来编写脚本。神话文明中对永生不死的追求、科幻作品中对技术改变人类状况的畅想、启蒙时期对人的完善化的渴求,都可看作超人类主义的思想萌芽。超人类主义者通过未来主义组织宣扬其思想文化,借力于技术的发展挑战衰老和死亡的必然性。在超人类主义的技术实践中,他们不断寻求增强与发展自身的体力、智力与情感。由于超人类主义在人类生活中的切入点是通过医学疗法,逆转这种趋势是不大可能的。人工器官、心跳起搏器以及其他机器人协助型装置,都已经投入使用,对超人类主义的拥抱大多是不知不觉的。因此,与其一味拒斥超人类主义技术,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之共处。  相似文献   

2.
崔建周 《前进》2023,(12):29-31
<正>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思想都与事业的实践主体、思想的创立主体的价值追求、使命情感高度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既源自当代中国党的建设实践对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因之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3.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读当代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社会生态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弊端,如何从“类”和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都有着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深入阐发和进一步丰富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指导研究和解决当代全球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替换成为持续争论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替换的可能。从情感劳动视角看,在个体能力层面,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实情感、自我意识和情感理解的能力;在实践基础方面,人工智能不具有具身性、社会性和共情实践的基础。因此,人类情感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人类替换。当前的并非真实的人工情感劳动也具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人的价值和伦理危机、消解人际关系、冲击人的情感认同等。  相似文献   

5.
努斯鲍姆认为,当代社会中某些僵化的社会科学,尤其是持成本—收益分析的功利主义仅仅从事实与理性的角度试图构建起正义的大厦。在这种理论中,人以普遍性的理性选择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难免沦为物,成为缺乏情感的、冷冰冰的理性经济人。她由此提出诗性正义的思想,认为借助文学想象和情感能够形成完整的理性,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诗性正义的思想既深化了人们对正义的认识,也促使人们反思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美学是一种研究感觉与情感的理论,感觉与情感则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正因为这一特点,美学思想可以向人类一切感觉、知觉的知识领域渗透,不断地为人们所感知,并能不断地丰富。随着人类劳动分工的细化,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也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职业美。  相似文献   

7.
政工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主要工作是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引导与教育。面对的是各种具有强烈的思想认知的人。而这些人又往往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判断能力.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当代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辨证地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以求从中发扬其更具科学性的环境意识的思想,用来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类。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拓展新领域、开辟新未来的历史。在当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促动下,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点。然而,创新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创新的基本素质,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一、创新,必需拥有丰富的知识任何创新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都是创新者在一定知识、思想的基础上对新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在人类思想史上,任何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无不蕴含着创新者深厚的知识功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与思考》2023,(3):26-34
<正>自信自立: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气质与精神特质坚持自信自立,就是坚持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继续前进的重要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琼 《思想战线》2022,48(6):143
当代社会,美学不断地交叉渗透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领域,呈现美学的社会学转向和实践转向的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通过审美或艺术手段来改变人的审美感觉方式,重新形塑社会情感结构,这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表述为审美治理。与此同时,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话语也发生了重要转向,从传统美学研究中所强调的文本批评向度转向了当代文化语境中通过艺术和美学话语介入社会文化变革的过程与方式。而悲剧中有关怜悯和恐惧的情感机制,因其情感的治理性再一次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话语体系中关注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在近年获得快速的发展。近70万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共通性特点:思想尚未成熟,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这一代人特有的鲜明特征;另一方面,又因其大多来自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域性文化差异、语言与生活习惯的不同,客观上形成一个极具变动性和可塑性、与内地大学生明显有别、具有典型特征的特殊群体。应当从“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出发,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2月16日至19日,由广东省社科院、广东老子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道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博罗县道教胜地罗浮山举行。来自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学者,以及瑞典、日本的学者共计6O余人与会。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先秦诸子中,老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家学说,以其整体思想、和谐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以及返朴归真、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的独特思维方式,给当代人类社会解决所面临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精神压抑、人性扭曲等问题以新的启迪和希望,引起来自海峡两岸学者及海外学者们的极大兴…  相似文献   

14.
阎根生 《前进》2004,(8):30-31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他那公私分明、不谋私利的亲情观,展示了无私无畏的人性光辉。一、郑培民亲情观的基本定位与表现亲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进步的力量。亲情在人的思想情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可以说,在人这个“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亲情观最直接最本质地反映出人性的本能。郑培民同志的亲情观可概括和归纳为三句话:热爱家庭但公私分明,儿女情长但不谋私利,重精神而轻财…  相似文献   

15.
丁晓敏 《前沿》2013,(1):199-200
柳德米拉在她的作品中对俄罗斯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以凸显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对俄罗斯当代社会中的婚姻爱情、伦理亲情、战争创伤三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困惑进行了剖析和解读,显示出一位优秀作家的敏锐触觉和深邃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树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人类发展的智慧,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继承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更加合乎规律性,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齐贵云 《求索》2012,(2):114-116
在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复兴运动中,相对于普遍受到重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传统而言,斯洛特独辟蹊径,从休谟的情感主义传统寻找一种美德伦理学在当代复兴的思想源泉。斯洛特利用当代心理学关于移情的研究成果来发展和印证休谟的移情观念,并且以移情观念为基础来发展和完善关怀伦理学,使之成为一种既能解释个体性道德问题,又能够解释公共领域、政治领域道德问题的全面的当代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一般智力理论。马克思指出,随着一般智力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出现,知识与智力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直接劳动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将会引发人类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当代生产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趋势,在继承马克思机器论思想的基础上,对一般智力理论作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创新与发展,多层面展示了一般智力理论的当代价值,拓展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新特点的认识。马克思关于一般智力重要论述的科学预见已经被正在到来的现实所证明,在数字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智能化生产进入了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从理论层面认识马克思一般智力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从实践层面探析马克思一般智力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代以来,我们的情感结构经历了一系列变迁,而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枢纽,是联结个体命运、情感经验与社会变迁的桥梁。通过关注家庭生活及其情感经验,我们有可能实现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市民生活与城市变迁的耦合(articulation),把握中国经验的内在肌理及其演变逻辑。本文拟以家庭为切入点,分析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媒介装置在重塑个体记忆、地方感与文化认同中扮演的角色,把握情感结构的社会变迁逻辑,为进一步理解“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型的情感经验提供一种认知视角和方法维度。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宽容和多元化、市场经济和文化工业的影响,导致了审美态度在当代艺术中发生了蜕变,这在审美情感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蜕变主要表现为:在当代艺术中缺乏一种崇高感、悲剧感之类的精神内涵,很少有一种升华了的、理性的情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失去距离的情感,表现的情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混淆了艺术和现实的界限,使艺术失去了原有的那种神圣、纯洁的特征。这种蜕变对当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心理及美学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