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一个关于“节俭的悖论”,就是节俭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减速,经济发展减速又导致贫穷,最终是节俭的手段与节俭的目的相悖。但笔者认为,从长远和全局看,所谓“节俭的悖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节俭应是社会经济持久繁荣的真正基础,而不是相反。其一,节俭对一个人或家庭而言,只是导致一个人的支出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而已,而并不是不支出,所以,由节俭导致的一个人的需求并不是减少,而是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的重新配置。一个人有了储蓄,最终都是要花出去的,不可能一直留着不消费。若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没有消费完自己的储蓄,自己的后代最终也会消费这部分储蓄的。所以,所谓“节俭的悖论”,只具有静态的意义,但现实不是静态的,而是沿时间动态展开的。其二,节俭有利于家庭稳定。一个家庭选择节俭,有利于家庭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慌不忙。不注重节俭,既破坏了家庭美德,也破坏了家庭经济。因为浪费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拮据,也就容易导致家庭矛盾。从实际情况看,大凡注重节俭的家庭,大都生活的比较平稳。有了家庭稳定,也就有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种隋况下,就是有失业等情况发生,家庭也是一个好的缓冲器。因为若一个人冒险冲撞社会,家庭就是一个阻拦。而贫寒的家庭对个人冲撞社会的阻力就小,因为涉及的家庭损失成本小,阻力也就小了。其三,节俭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目前,我们保护环境,一方面是注重技术的改进,就是要提倡更环保的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是要减少生产量,降低发展速度;再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提倡节俭生活,因为来自生活方面的垃圾对环境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节俭」小议郝敬荣节俭,向来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隐者逸士讲求清心寡欲,洁身修行;那些名垂青史的仁人君子则更是以“节俭”为立身处世、接物待人的信条。明朝名臣于谦一生清廉,从不受贿。一次办完公事,有人劝他带些土特产回去,他当即作诗谢绝:“清风两袖朝...  相似文献   

3.
侈麋不但难以兴国,而且会使国家易于灭亡。秦始皇有着雄才大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李贽称其为“千古一帝”,的确不为过。但是,秦传世两代就被灭亡。其原因很多,刘邦却认为首推侈麋。萧何主持修建了未央宫,刘邦征战回来见殿宇高大壮阔,责备说,天下战争不断,怎么能这样铺张呢?难道你忘了秦始皇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的教训吗?秦亡迅疾,汉初的统治者们心有余悸,崇尚节俭,故有了“文景之治”。其后世  相似文献   

4.
黎启海 《人大论坛》2011,(10):12-13
“你知道选民证吗?你见过选民证吗?你用过选民证吗?”近几年来,一些网络论坛掀起一阵阵“晒选民证”的热潮。一网友在某论坛发帖晒出大学时代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时称,“以后就没有第二次了……”甚而,更有细心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咨询,“今年已具有17年选民资格,应该获得多少张选民证?”从这些网络舆情,引发笔者深思一个问题——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是否“应当发给选民证”?  相似文献   

5.
权力的价格     
权力有价格吗?眼下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权钱交易”。可见,说权力有价并不新鲜。但是,你见到过权力明码标价的市场价格吗? 有一次,我在出租车中与司机聊天时,就从中发现了这样一项权力的价格。 “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经营的士,政府为什么不发给‘票’(经营执照)呢?”我问道。 “因为政府说,出租车太多了。”司机回答。 “那么,出租车真的大多了吗?” “确实是太多了嘛,你看满大街跑着多少出租车。” “你现在的收入比你前两年在工厂干活时的收入高得多吗?” “那当然,起码也得高个三四倍吧。”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出租车并不…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4,(7):51-51
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生活中一直是节俭克己,艰苦朴素。他当官以后,不管是在朝廷做事,还是领兵打仗,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节俭奉公,居官清廉。身居官位的范仲淹每晚就寝之前,都要计算自己每天的日用支出及所处理的公力。如果自己的花费与所做的事情相称,他就能酣然入睡;否则,他就整晚都无法安眠。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全国机关后勤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工作者暨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从事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同志要“节俭”,并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总理的这番话,可谓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劳俭朴、勇敢智慧享誉世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古人的谆谆告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勤俭为荣,奢侈为耻”是中华民族一…  相似文献   

8.
“节俭”无疑是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一个“热词”: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到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的出台落实,从力行勤俭节约的“两会”新风尚,到节俭办全运的新景象,从中纪委狠刹节日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颁布实施……2015,文明劲吹节俭风。表面看似政府的“禁令”,实则是时代和群众的心声。“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节俭的悖论”实际并不存在;节俭,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节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节俭重新成为生活时尚!  相似文献   

9.
“酷抠”,既有“酷”(cool)的超逸,也有“凡人”(carl)的简约,是当下一种流行的抠门。“酷抠族”奉行“低碳、环保、新节俭主义”,崇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他们追求简单的生活、自然的幸福,摒弃过度的奢侈。对他们而言,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与幽默     
理发“你干嘛老给我讲恐怖故事,什么鬼呀强盗的?”顾客问。“没吓着你吧,但是这样子你的头发竖起来,我干活就方便多了。”理发师说。它太凶了动物园园长:“你工作也太马虎了,昨天晚上老虎的笼子都没锁你就跑了。”管理员:“它那么凶,你以为会有谁敢去偷它吗?”买...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世界各国怎样保持勤俭美德的信息。印度当局最近颁布一项新法令,禁止婚礼铺张。B本正是由于把节俭作为一种信仰,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才使日本人“富而不乐”,始终保持一种“贫国心态”和“危机意识”。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如今也一改过去挥霍无度的习性,开始严格控制日常开支。这些信息表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勤俭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甚至作为一种信仰,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有相当实在的价值。节俭的价值观正在回归。任何国家居民的消费,一般有三种结构,一是生存型消费,二是以特种消费为主的发展型消费,三…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大多从家庭视角或消费文化视角探讨节俭行为的塑造过程,却忽略了传统与当代文化话语互动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6位“抠组”青年的半结构式访谈,借助“工具箱”理论对文化话语在“抠组”青年建构节俭理解及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传统节俭话语与当代多元文化话语共同作为文化资源,参与到“抠组”青年节俭消费的建构过程中。传统与当代话语间存在着融合与背离两种关系,不同关系塑造了不同的节俭理解和行为。研究也为进一步理解转型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反问     
反问一位女士走向一个正抽烟的少年:“你妈妈知道你抽烟吗?”她质问他。“太太,”少年反驳,“你丈夫知道你在街上跟陌生男人讲话吗?”反问...  相似文献   

14.
张键是一个建材集团的总裁,因他妻子患有一种严重的神经分裂症而分居了。风流倜傥的他很快有了年轻的情妇。她叫孙琳,是个颇有魅力的女人,在本市一家高级宾馆工作。一天夜里,两人又在张键的别墅里幽会。事后,孙琳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听说去年年底你妻子自杀未遂?”“喔,她得了神经病,服了安眠药想自杀。”“当时报警了吗?”“没有。”“有遗书吗?”“有一封潦潦草草的遗书,至今我还保存着。”“那不正好吗?”“你说什么正好?”“可以再利用一次那份遗书啊。这次就请她真的自杀吧。”她神秘地一笑。于是在一个星期五…  相似文献   

15.
失落     
他脱下蓝色保安服,穿上西装和老板鞋,系上领带,潇洒地去逛街。瞧,简直帅极了,往日的自卑情绪早飞到九霄云外。“前面那么多人围着在干什么?”他想反正没事,就挤上去瞧一瞧。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哭泣:“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原来是一个迷了路的小孩。众人渐渐散去,同情心和责任感驱使他留了下来。他蹲下来问:“小朋友,我送你回家,帮你找妈妈好吗?”小孩睁大了正在流泪的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你不会和那个骗我玩的叔叔一样吧?”接着摇摇头:“谢谢你叔叔,我不要你帮忙。”“我帮你,可以吗?”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12,(9):79-79
试问,在工作岗位上,你能主动地、带着思考地工作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的工作态度就可以用“按钮式”来形容了。  相似文献   

17.
朱景敏 《今日广西》2007,(16):13-13
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妈,对不起,我没考好,让你失望。”“傻儿子,你尽了力啦,问心无愧。”“我真的很难过。”“一次失败,不等于一生失败,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差那么3分吗?明年再考!或者……”“或者我就去读高职。”“那也很好呀,我支持,我会说服你爸的。”“那我不就成了一棵草了吗?”  相似文献   

18.
幽默六则     
发明 意大利人对犹太人说:“我们在古罗马的地底下发现了电缆,证明了我们祖先就发明了电话通迅。” 犹太人:“那你知道在耶路撒冷发现了什么吗?” 意大利人:“什么?”犹太人;“什么也没发现。”  相似文献   

19.
宴会改革已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江泽民总书记曾专门为此做出重要指示;“赞成改革,无论如何要下决心移风易俗。”那么宴会改革应该朝着什么方向改,怎样改?自1992年以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推出了以文明、节俭为特色的“洛阳风味宴”,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几年来,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先后来我市交流体会,使我们从中不断受到鼓舞和鞭策。现行宴会必须进行改革宴会活动日趋活跃,同时现行宴会存在的突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一是浪费惊人。一些宾馆每天倒掉的珍馈佳肴达上百公斤,全国每年浪费…  相似文献   

20.
武诗 《当代思潮》2012,(11):34-36
最近,一个关于“你幸福吗?”的段子在网络上火热地流行开来,事情的原委是在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组织的一次市民幸福指数调查中,当记者随即采访路人提问“你幸福吗?”时,一位来自山西省清徐县的农民回答说“我姓曾。”这条神回复很快引起了网民的注意。于是,关于这个问题答案的各个版本就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