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石一宸将军真是一件痛快的事情,88岁的老将军说起话来挥洒自如,思维还是那样的清晰、敏捷.回忆自己曾经参与组织和指挥的战役,老将军更是慨慷激昂,滔滔不绝,那举手投足间仍见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风采.以下就是将军回忆他参与组织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战役的情况,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第一次台海危机".  相似文献   

2.
李立 《两岸关系》2002,(8):40-43
如果说石一宸将军参与了“第一次台海危机”事件,那么“第二次台海危机”则是石一宸将军在前线指挥所直接指挥了这次行动。以下就是石一宸将军回忆这一事件的台前幕后。 1958年,福建前线部队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对金门蒋军进行惩罚性炮击,不仅规模大,而且与政治、外交斗争配合密切。实践证明,这一行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粟裕将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战役指挥特色:在确定战役决心上,善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役指导上,善于掌握战役主动权;在战役力量运用上,善于凝聚战役力量;在战役实施上,善于机动和速决,擅长连续作战,扩大战役影响和效果。粟裕战役指挥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指导,来源于他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大政方略的深刻理解,对战略全局的把握,来源于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的坚定信念。学习和研究粟裕的战役指挥特色,对我军战役指挥员的全面成长,提高指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兰州战役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兼参谋长彭德怀将军直接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为解放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和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的军事支柱马步芳军事集团之间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本文试就兰州战役简要情况及其历史作用,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14)
正《我的父辈在抗战中》第二册新书发布仪式暨出版座谈会6月21日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本书是37位国共两党将领后代共同撰写的一本回忆性著作,以抗战将领指挥或参与的战役为专题形成37个抗战故事。书中,抗战将领后代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颂》进军都山第一捷,百团大战怒火燃。冀东神勇大破击,惊心动魄扫敌顽。痛快淋漓降伪寇,血海深仇一报还。忙里偷闲夺大布,敌进我进敌胆寒。慷慨一击舍生死,回马寒枪美名传。单刀赴会三岔口,智擒敌虏谈笑间。从来热土属中华,东进先锋永向前!上面这首《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颂》,是本人将八路军抗战传奇名将李运昌将军在冀东抗战期间亲自指挥参与的主要战役、战斗,依照时间顺序浓缩概括而成。可以说,了解了每段诗句背后的战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直接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周恩来作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参与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和战役计划的制定,亲自起草了许多重要的作战命令和指示,是毛泽东组织指挥三大战役的主要助手。周恩来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战略决战的卓越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杨飞  杨剑 《黄埔》2010,(5):16-19
在1955年我军首批被授予将军军衔的一千余颗璀璨将星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潜伏将军”,他就是23岁即投身黄埔军校,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南昌起义、中原大战、台儿庄会战,并于淮海战役中成功率部起义,从而为我军全歼黄维兵团取得淮海战役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解放军少将廖运周。  相似文献   

9.
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中,国民党第二绥靖区济南西线指挥官、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兼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中将,率部2万余人战场起义,为济南解放立了一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吴化文将军能在历史紧要关头站在人民一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既是我人民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也是我华东局情报部和济南市委,领导我情工人员对他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的争取工作的结果。在天津市成都道一个招待所里笔者采访了原华东局情报部一科科长王征明同志,他曾亲自参与和组织指挥了在济南战役中策动吴化文起义,为济南的解放做出了贡献。乃岁的王老思路敏…  相似文献   

10.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7,(10):44-45
绥西抗日包括奇袭包头、会战绥西和收复五原三个战役.从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历时3个月.在国民党抗日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亲自指挥下.取得重创日本侵略军,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南下,保卫了绥西,巩同了西北屏障的重大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论减灾救灾中的社会联动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力量参与是减灾救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减灾救灾格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应在转变减灾救灾观念的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社会联动参与机制,在减灾救灾中实现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打造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减灾救灾网络,即建立政府居中指挥协调,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神经,一点动,全线动的全社会联动参与的减灾救灾机制。  相似文献   

12.
忻口会战     
《黄埔》2015,(2):10-17
忻口会战是平津失陷和淞沪会战开始之后中国军队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18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为副司令)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3.
1992年4月11日,美国洛杉矶《世界日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的卡尔登酒店大厅里,会晤了一位93岁高龄的中国抗日老将军。撒切尔夫人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再三感谢他50年前在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的壮举。这位老人就是刘放吾。刘放吾将军,著名抗日将领。1908年4月17日出生于湖南桂阳县双岭村。1926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29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历任排长、连长、队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抗战时期,参加了“一·二八”上海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重大战役。曾先后记大功2次。1942…  相似文献   

14.
王忍 《黄埔》2015,(2):57-58
在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将军动情地说:"戴安澜将军是我父亲的袍泽战友,也是我们远征军的骄傲,更是我们黄埔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其实,罗文山先生的父亲罗友伦将军也是一位抗日名将,曾参与了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并先后担任第5军代理参谋长、第49师师长、第200师师长,经历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穿越野人山、光复腾冲等多场重大战役,为远征军最后成功解放滇西,完成战略大反攻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共和国众多的高级将领中,真正能称得上常胜将军的恐怕仅粟裕一人。当年华东地区老百姓的门联上曾写着:“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陈毅在向毛泽东汇报时曾极力夸奖:“粟裕将军指挥的战役,一贯保持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而刘伯承则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将粟裕推向中外  相似文献   

16.
指挥,是公安决策者运用权力及谋略思想、谋略原则、谋略艺术,推动下属组织和个人执行其决定、实施决策方案、完成既定目标的活动。指挥谋略对于公安领导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整体上就公安决策指挥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深谋远虑多谋善断所谓深谋远虑,多谋善断,就是在进行战略和战役决策指挥时既要深思熟虑,又要当机立断。作为公安领导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对敌斗争形势和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和决断魄力,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各种问题进行战略思考,科学分析。在重大、关键、紧急、宏观问题上头脑清醒,会观“…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8,(22)
正奇袭白虎团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斗之一,因消灭了李承晚政权的王牌军白虎团而闻名于世。其实这场战斗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指挥这场战斗的志愿军20兵团68军203师师长杨栋梁"擅自"改变命令,决定提前5分钟开炮发起进攻就是其中之一。杨勇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指挥这场战役的正是志愿军20兵团司令员杨勇。他设想,战役一开始,首先发挥炮兵的作用,以摧枯拉朽之势给敌人以致命一击,然后步  相似文献   

18.
张素和 《黄埔》2007,(3):27-28
我的父亲张文衷(字本禹)是张治中将军的三胞弟,生于1900年。1924-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卒业。1936年父亲服役于第十三军第四师十二旅,任少将副旅长,参加了傅作义将军指挥的反击日寇入侵的“绥远战役”、“百灵庙战役”。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向我卢沟桥驻军发起全面进攻,华北平津战场吃紧,父亲又奉令调往南口与日寇的板垣兵团展开激战。父亲为了部队能及时补充弹药,亲自押运枪弹,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他身受重伤,  相似文献   

19.
三见洪学智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上将今年90寿辰,作为老将军故里的一名晚辈,总该写点什么。我想,还是把我有幸三次见到老将军,亲聆教诲及其对我的影响写出来,从中可见老将军对家乡、对晚辈的一片真情,那是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20.
“2.22”海难的巨浪,托起了一位英雄的名字。王成强,这位在惊涛骇浪中指挥渔民成功救出81名遇险者中53人的传奇人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疑问和好奇,我来到长岛县的砣矶岛寻觅谜底。海水托着船,把我送到砣矶岛。简陋的办公室,见到他,一脸深沉,黑黝的脸膛,很平静。1.8的壮汉子,像塔一样站在我面前。就是他指挥着渔民在惊涛骇浪中,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感天泣地的生死搏斗,创造了我国海难救助的一次奇迹。就是他7年前就已是响当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