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中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本质上应该体现的是其劳动要素的贡献,而不是其劳动力的价值。按劳动要素贡献分配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权益,其实现机制应该是边际生产力贡献率分配方法。必须加以规范、引导,采取必要的组织制度措施,才能保证劳动要素在分配过程中获得与其贡献相当的份额。  相似文献   

2.
按贡献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劳动能力仅仅是一种潜在形态的劳动,它和劳动者的实际劳动并不永远一致。 劳动的实际贡献只能由单纯的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财富增加来衡量。 按贡献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是按劳动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非劳动要素的贡献分配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周立丙 《前沿》2012,(8):51-52
"普通劳动资本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私营经济组织的初次分配过程中,让普通劳动以资本的身份参与消费品的分配,按贡献大小,公平地获得扣除生产要素投入市场成本的增值的社会财富,分享经济组织的发展成果。它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规律决定的,它有其哲学依据、理论依据,它是克服经济危机的必要途径和方法,是真正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应有之义,是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分配依据来看,根据劳动价值结构(形成)论,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作用,私营企业主按要素贡献分配不具有剥削属性;根据企业不完全合同理论,在私营企业主与劳动者之间出现分配不平等是必然的,只要权利交易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这种不平等就是公正的双赢的不平等,而不是剥削;即使承认私营企业主具有剥削属性,也会因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关系而被“隐没其中”。当私营企业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时,就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决议》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劳动和劳动力各自是独立的生产要素,而管理、技术、信息等内涵于劳动力和资本之中。因此,生产要素应包括劳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其中劳动是活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是实体要素。劳动价值论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立论的,按劳分配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理论抽象,不是价值分配的操作方法。价值分配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的,与价值创造没有必然的联系,所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正>"二分"就是分工与分配。这里所着重提出的劳动与"二分"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劳动和分工与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劳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工与分配,都属于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存在方式。用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无论是否从事劳动,都和劳动不能分开,同样,人和劳动之间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也都不能离开分工与分配。应该肯定,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既是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更应该  相似文献   

9.
关柏春  尚颖 《岭南学刊》2009,(4):97-101
郑志国教授在《论分配公平的衡量基准》一文中批评了我国学者单纯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我们社会分配公平的标准、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等观点,提出了评价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的收入与贡献相称的基本标准,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郑教授在对上述观点的分析中尚存在不少不严谨、不正确的看法。应对收入与贡献相称的评价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的基本标准作批判的改进,确立为收入与劳动相称的评价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0.
周敏 《桂海论丛》2004,20(2):44-4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改革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它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