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1981,(Z2)
这一部分,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及其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实事求是地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着重讲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第二个问题是讲“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过程;第三个问题是讲毛泽东同志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第四个问题是讲党和人民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第五个问题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所以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是贵刊一个读者,谨借此园地与广大史学工作者交流读史心得。我想谈得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距今已过去了二十年,其结束也已十年了。这出荒唐的历史悲剧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浩劫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十年,粗看很相似,细想并非一回事。“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即所谓“继续革命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是完全错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4.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作为我们党的一段极为特殊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并从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教训呢?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和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发生的一次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个“左”倾错误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给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七年八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是,当时由于党对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的思想准备不够,特别是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指导思想上还继续犯“左”的错误,以致这次大会没能做到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谁写的?尽管对此见仁见智,但我仍然坚信,历史是人民写的。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有时也会被肆意颠倒,但人民迟早会将这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四五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后刘少奇冤案的昭雪平反,都有力地证明了刘少奇同志在情况最艰难时所说的那句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正因为历史是人民写的,因此才不会由于一位伟人的扭转乾坤、再造神州之功,就否认他也曾犯过严重错误;更不会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就像有些人那样,  相似文献   

7.
1996年,组织上调我到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撰写当地“文化大革命”史专题。我感到责任重大。“文革”10年,我亲历那个年代,也深受其害。现在要来总结这段历史,还心有余悸。但是,我是一个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写好这段历史,不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吗?在写作过程中,我感到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对“史”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撰写“文革”史,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  相似文献   

8.
今年12月是贾俊同志逝世10周年。10年过去广,但贾俊同志的英容笑貌、革命精神、做人品格、光辉风范、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对贸俊这个名字,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就知道,因为那时他就是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c但是,真正和贾俊同志开始接触,并对他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1978年初,省委决定让我参加恢复筹建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前身)的领导工作。原先,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由省委书记王大任同志分管,从1979年3月起,改由省委书记贾俊同志分管。由于这样的关…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执著的科学态度,领导全党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赞赏和拥护。此后的10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期间关于起草、修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的九次讲话以及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谈话要点,这些珍贵材料充分印证了邓小平为我们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的不朽的贡献.在认定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性质的前提下,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犯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错误.这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为此,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已成为当时全国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从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出发,提出要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首要的是认定毛泽东同志错误的性质,这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尽管毛泽东晚年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性质与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性质不一样、林彪四人帮是反党集团,利用毛泽东发动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乔木同志在负责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在审定《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时,都对“文化大革命”发表过许多重要的意见。这些见解的基本方面虽然已经吸收在上述文件和著作中了,有些是以文章、讲话的形式发表在《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中,但是也还有大量珍贵的内容没有披露出来。本文只是就乔木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几个问题的论述作一些介绍,希望他留下的这些很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能够为广大党史工作者所了解,使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历史的研究中得到教益。下面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绝非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它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表现,也不是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需手段,但它也不是一件孤立的偶发事件。“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上发生失误,致使严重的“左”倾错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占支配地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研究综述张化一、关于这一问题的提出及总体认识怎样认识"文化大革命"中的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人们回顾总结这段历史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看待十年内乱中的党?一些同志提出:"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4.
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文化大革命”从整体上看虽然错了,但是在反对官僚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这种“反官僚主义的因素”是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合理内核”,当前,不澄清这些错误认识,就会出现对“文化大革命”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状况,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实践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既不是一场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也并没有对克服官僚主义起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使多种形式的官僚主义泛滥起来,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健康力量的代表。他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周恩来同志可谓是“文化大革命”逆流中的中流砥柱,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取的不朽丰碑。《周恩来选集》下卷发表了他在  相似文献   

16.
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两年中,党和国家组织的整顿,冤假错案的平反,开始部分地进行。这时,党内外同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固然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同时也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 的错误。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人帮” 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的错误影响.这次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的历史档案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画面: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十八年了,毛泽东同志去世也已十八年了。对于这场“大革命”,对于毛泽东同志的晚年功过,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已经做了结论。这个结论是实事求是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这场“文化大革命”确如《决议》所说的,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无论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还是对于毛泽东同志个人来说,它都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毛泽东同志在他晚年病重之际,曾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他对华国锋等人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了那么几…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结束已经十年了。“文化大革命”是一次大灾难,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全党全民认真吸取教训,是防止这样的灾难重演,把我国建成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必不可少的。一吸取教训,首先要从马列主义世界观,从哲学的高度入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相似文献   

19.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的动因,是“文化大革命”历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曾有过如下论断,即:在1957年至1966年期间,一是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二是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三是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四是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仅就发动“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全国第一个被夺权的是人民日报社,中央派去的工作组组长是陈伯达。 决定在“文化大革命”中派工作组,始于1966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经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及有关领导同志研究,决定由陈伯达率临时工作组去人民日报社。当日经周恩来向正在杭州的毛泽东请示,获得同意。第二天,又由刘少奇起草,刘、周、邓为此联名向毛泽东请示:“拟组织临时工作组,在陈伯达同志直接领导下,到报馆掌握报纸的每天版面,同时指导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对外新闻。”毛泽东在信上批示:“同意这样做。”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最早派出的工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