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琛 《法制与社会》2014,(10):142-144,231
对目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论述,分析了信访工作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阐释了这些现象的诱发原因,揭示了信访部门承载与职能的错位、信访制度与司法途径的冲突和重叠及执行上的偏差等问题。针对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司法途径权威、完善信访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思路,以期解决信访问题。从法律、信访制度及政府三个方面综合治理、全面提升,与时俱进,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化解矛盾冲突,缓解信访压力,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及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既是我国发展中的“黄金机遇期”,又是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凸显期”,信访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有利于创新符合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运行机制、群众工作方法,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为此,要实现信访观念的创新,树立为民观念、畅通信访渠道;要实现信访体制的创新,建立“大信访”、完善“责任制”;要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实现标本兼治,完善信访功能;要实现信访方法的创新,注重情理兼顾、突出依法办访。  相似文献   

3.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荫茂 《法学》2007,(2):26-32
《信访条例》规定了信访工作的法律责任,但对于相应法律责任应该如何追究,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以一种制度的形式或规范性的文件补充或完善信访责任制,以程序制度保障实体制度的实现,对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保障《信访条例》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同时,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如何规范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行为范围和性质;对“造成严重后果”如何认定;将引起“进京上访”、“越级上访”作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条件,对其复杂原因要认真分析,切忌客观归责。  相似文献   

4.
言论广场     
赵大程:要下大力解决信访群众反映问题对久拖不决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各地要争取将问题尽快解决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实现重点案件重点突破。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将各种容易引发信访问题的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调解,防止矛盾激化。探索建立重大社情报告制度、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防止因纠纷处理不及时而转化为信访问题。要引导和规范律师参与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机制。围绕发生信访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要…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建设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转型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中出现了诸如信访工作运行机制不够通畅、信访程序存在缺失之处、信访权利救济机制较为脆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信访体制民主化科学化不够,重实体、轻程序传统文化的影响,公权力与信访权严重失衡。政治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我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必须按照惩防并举要求,创新信访工作的运行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原则,重构信访工作的程序制度;按照保障人权精神,构建信访权利的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任兰 《法制与社会》2011,(20):171-172
公民求助于信访反映问题,解决纠纷;政府通过信访与群众实现沟通,维护社会稳定。但信访态势力的发展使信访体制难以承受之重。走出信访制度困境要治本,要协调平衡好利益矛盾;另外还要治标,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良,建立公民诉求的体制性渠道;公民和政府要依法办事,并逐步强化司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信访问题日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信访研究也日益成为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调查,对山东省莱芜市的信访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莱芜市能很好解决信访矛盾的法宝就是坚持"四创新",即创新工作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访制度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在缓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05年7月,国务院公布的新《信访条例》为信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化建设,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特别是由此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加剧,信访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信访数量有增无减,集访、群访、闹访、缠访的形式层出不穷,焦点聚集各级政府的信访部门与信访群众之间的矛盾没有有效化解,大量资源耗费在对信访人员的“围追堵截”之上,不仅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还加剧了信访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与不信任。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信访工作作为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并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信访与和谐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张力,成为人们反思信访制度的社会功效及其发展方向时无法绕开的命题;和谐社会也成为各地信访工作的核心理念和考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检察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做好新时代检察信访工作,对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基层检察信访工作的现状是信访数量处于高位、工作程序趋于规范、矛盾化解更加多元,但同时也面临着信访接待效果差、办理效率低、矛盾息诉难、工作要求高等挑战。基层检察机关通过数字赋能、创新机制、亲民解访,构建法治化标准化的信访工作体系,既是推进信访矛盾源头化解的有力举措,也是检察机关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顾亚娟 《行政与法》2010,(12):48-50
经济要发展,稳定是前提。但是,当前大量的信访问题明显地牵扯各级政府的精力,障碍经济的发展,而且一直困扰着各级领导干部。因此,在新形势下,要重预防,抓长效,构建科学、有效的信访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和形成依法、有序的信访管理长效机制,让基层政府变被动稳控为主动预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2.
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之伟 《现代法学》2011,33(1):3-17
在我国宪法框架下,信访属于辅助政制的范畴,在历史上它是我国核心政制效能严重不足时应运而生的代偿性体制。因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信访体制一度在我国宪法框架中居于主导地位,后随着核心政制效能的逐渐恢复,其正义推进功能有所收缩。当信访体制发挥对核心政制的补充效用时,两者会相得益彰,若处置不当则难免造成两者间发生"零和博弈"。过度强调信访体制的作用,试图让它承担明显属于核心政制的功能,从中长期的观点看可能失大于得。我国宪法框架现在和未来的走向,应该是核心政制和辅助政制依宪法精神和法治原则各自回归其本位。从根本上说,消解信访困扰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改革提升核心政制的正义推进效能。有必要改革现行信访处置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消除信访体制运行造成核心政制地位、权威和效能减损的现象和倾向。  相似文献   

13.
区县是预防和解决基层信访问题的关键,因为区县是群众信访活动的集结点,也是信访性质转变的临界点。应加强区县信访组织的建设,关键是完善基层信访组织。新的形势要求信访工作人员专业化,手段信息化。应当转变对信访工作的看法,积极发现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应当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信访信息平台在临潼区的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信访总量有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余嘉强  邹双卫 《政法学刊》2007,24(1):109-113
高校学生信访问题不容忽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和谐。高校法律地位的模糊性与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缺失是造成学生选择信访的原因,应该将高校的法律地位界定为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权的公法人,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引入正当程序理论,把高校管理行为纳入司法视野,实现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平衡,从而构建和谐有序的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15.
马丽华 《行政与法》2010,(12):87-89
伴随着公安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长期积累的信访问题不断得以解决,但因有关信访方面专门立法的缺乏,致使公安信访工作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本文在重新审视现行公安信访制度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情形的基础上,对改进公安信访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促进公安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基层社会管理离不开信访工作创新。信访解决纠纷机制有其合理性,将会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但这种解决模式不应当是一种常态,只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纠纷解决措施。因此,应当通过信访本身具有的权利表达功能将这些政策性纠纷导入常规性的纠纷解决渠道,不断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创新。  相似文献   

17.
A petitioner participat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affairs at his own discretion. A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petitioner, petition letter, office visits and the related functional departments. Good governance is reflected in petition system which is to set up a balance between public interests and citizens’ private rights. Institutional reform regarding the petition letter and visit system should focus on the “settlement of issues”. The specific design of the petition reform must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good governance, balancing the rights and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cooperative and harmonious governance of the society and still allow for the involvement of various forces in the society. The peti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of public power and private rights, executing two-way persuasions, improving error corrections and regulat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相似文献   

18.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检察机关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涉检信访工作在法律至上、权力制衡、以人为本等价值理念上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合,使其成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只有努力实现涉检信访工作法治化才能回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期待;只有提升涉检信访的工作理念、健全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完善涉检信访工作协商机制、强化涉检信访工作的监督制约职能才能真正落实法治化的要求,提高法治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晓强 《行政与法》2013,(12):28-30
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向现代社会制度转变的终极目标,只有法治社会,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生活,才能形成安定与和谐的社会.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市场规制的制定者和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只有领导干部学法、懂法、用法,才能在现实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志民 《政法学刊》2010,27(2):19-24
我国的信访活动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项正式的政治制度却是近几十年的事。目前,信访工作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热议。因此,必须切实纠正现行信访制度的弊端和缺陷,加强信访工作的法制建设,把信访工作引入真正的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