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于2006年11月18至21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邓小平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部分省、区、市党校、社会科学院和社科联、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深入学习理解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一、对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些理解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教授作了主题报告。他认为,《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重要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重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国伟 《理论前沿》2005,(13):46-47
2005年4月22——2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哲学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有关部委党校、新疆建设兵团党校和省级及副省级地方党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收到参会论文38篇。会议围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称谓通过交流与讨论,与会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称谓或名称提出了许多见解其中包括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第一种…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安徽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中共马鞍山市委、安徽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最近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会议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为中心议题展开讨论。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包括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规律、群众史观以及社会进步等基本原理,构筑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12日,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姜异康主持了会议。他在讲话中强调,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题鲜明、意义深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建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提高当代人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境界,引领人们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秉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精神,确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视野,以科学尺度衡量文化的社会功能,塑造人们的文化品位与和谐人格,有利于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价值主线,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有机而完整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立体图式,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性、实践和价值层面上的和谐建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理性成熟的体现,而和谐社会则是我党历史与实践理性的现实选择,二者的结合则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洪向华 《理论前沿》2005,(23):45-46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共浙江省委,于2005年10月21日—22日在杭州联合召开“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中央党校校领导、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中央党校重大科研项目“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成员、地方党校课题组成员、浙江省“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系列工程课题组成员,共约20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人为本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研讨会提出和探讨的重大问题综述如下:一、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央党…  相似文献   

10.
由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和甘肃省委党校联合发起的全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构建甘肃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8月10日在省委党校召开,来自省内诸高校、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部分市州党校和行政学院、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厅局等22个单位的近50名领导、专家、教授、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围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构建甘肃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学术兴趣和不同实践背景进行了广泛、深入、热烈而严肃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文关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专稿掀起“三大推进”高潮实现合肥发展新跨越…………………………………………………孙金龙(1-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工作全局…………………………………………………………董昭礼(2-4)关于合肥“大拆违”的若干思考……………………………………………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3-4)理论视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哲学思考”研讨会综述……………………………曾利文(1-13)党的理论创新与反对党内的错误倾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例…………………………………………………周良书(2-7)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学会各省市秘书长联席会、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10月28日至31日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点就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建设途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全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大家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紧密联系实际,着重学习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实施“十一五”计划建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重要思想,它们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率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放在首位,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目的;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正是符合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15.
11月10日.卢湾区召开了第十九届论文年会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研讨会。中共卢湾区委副书记苏秉公,统战部长、区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李玉华及研究会全体会员、区各民主党派主委出席了本次年会。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颖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和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哲学的视野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那里有其思想根源,而且是对其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和现代回应,具体表现在从斗争哲学到和谐观念的转变,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现代的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其中尤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最新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有责任带头把它们学好和用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其当代价值取向已经远远超出文艺复兴时期其本初意义之内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归纳,可以将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取向概括为主体性、人民性和人性化。主体性是从哲学视域而言,人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民性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而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主体与动力;人性化是从社会视域而言,社会要和谐、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明确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价值取向从“物本”到“人本”的重大转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旨归。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脉相承,促进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日,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举行年会暨四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沈红光在年会上作了讲话。沈红光充分肯定了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在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