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陈莉  胡晓爽 《唯实》2008,(1):65-68
以效率作为反垄断的价值目标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在我国,很多学者对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认识脱离了经济学的基础和反垄断法理性的立法理由,将公平和自由等作为价值目标;还有一部分学者尽管强调反垄断法的竞争和效率价值,但却将竞争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反垄断法效率价值的位阶高于其他基本价值,构成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而竞争只是实现效率价值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法经济学的精神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最基本的保护人权与产权的人道主义层次、以公平与效率为价值取向的工具主义层次、以自由为归属的最高(哲学)层次.不同历史阶段都包含着这三种精神,但不同阶段强调的重点不同.法律是理性人集体博弈的产物,公平与效率则是选择和实施这种行动方案的基准.保障人权与产权是公平与效率全面实现的基础,而公平与效率是其延伸.公平与效率从属于自由,以自由为其归宿.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公平、效率、安全和自由。这既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公共政策追求的核心价值,也有学者称其为公共政策的"元目标"。而网络反腐作为数字化时代下催生的一种新鲜反腐方式,不仅影响着传统的反腐模式,也同样对公共政策核心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公平、效率、安全和自由.这既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公共政策追求的核心价值,也有学者祢其为公共政策的“元目标”.而网络反腐作为数字化时代下催生的一种新鲜反腐方式,不仅影响着传统的反腐模式,也同样对公共政策核心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制度是对反垄断制度的平衡,但具体规则过于不确定、语义模糊,给了执法者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何发挥这种不确定性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将影响反垄断法价值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联合  胡鞍钢 《探索》2013,(3):48-5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7.
民法之法治基础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磊 《求实》2003,4(12):53-56
科学理解民法的秩序→安全、自由→效益、公平→正义三组价值构成 ,旨在求证法治的基础价值。从法治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 ,民法是法治的基础 ,民法价值最充分地体现了现代法治价值。对民法价值科学认识 ,既是法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又是依法治国实践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的垄断认定标准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凤 《理论学刊》2005,(12):81-82
虽然各国的立法都对反垄断法中垄断的具体表现作了列举规定,但是哪些垄断应予禁止,垄断应被限制在何种水平,从立法的角度看,都需要反垄断法对垄断的认定提供一个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标准。一、西方国家反垄断法对垄断的认定标准反垄断法的精神在于维护公平的竞争,保障企业获取公正的竞争机会和自由进入市场的权利,保证市场发挥最优化的作用。因此,西方反垄断法对垄断的认定往往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否垄断不以企业规模大小来判断,而看是否滥用了其市场优势地位,妨害有效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企业的市场行为可以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行政在批判传统公共行政价值的基础上,将社会公平纳入公共行政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实现了公共行政由工具性向目的性的递嬗.行政自由裁量行为是现代公共行政活动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以社会公平观来规范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实现自由裁量权的公益取向体现了社会公平观重要的现代价值.为确保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必须建构良善的制度,并发挥行政人员的个体德性,通过二者结合,实现经由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好地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0.
吴宏伟 《前线》2008,(7):38-40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基于其“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发展目标,均以竞争法律制度作为其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石。我国《反垄断法》的颁布正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时。因此,探究反垄断法的成因、精神及效应,不仅有助于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更能为创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燕 《学习月刊》2009,(10):68-69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公平作为其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同时现代公共行政也越来越强调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因此.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公平的基本原则.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近年来政府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在政策的价值取向上以注重公平为先导、兼顾效率的原则.保障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勇 《唯实》2003,(4):43-46
由于反垄断法价值目标之间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 ,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 ,在不同时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其侧重点会有所变化。一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随着该国政治经济条件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百多年来 ,美国反托拉斯法价值目标的重点的转变是一个从政治转向经济 ,以竞争为目的到优先考虑效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大致有如下三种观点:一、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主张公平优先,以公平促效率;三、认为二者同等重要,不应区分孰先孰后。本文认为,以上几种观点都未能科学地表达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而都不能作为当今中国需要的公平思想。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提出自己认为适合我国目前需要的公平主张。  相似文献   

14.
唐土红 《探索》2012,(1):167-171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都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演进都是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平衡过程。公平与效率二者兼得是最佳选择,但他们又存在着矛盾,在公平与效率两难选择中,最终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学界提出了诸多建议。从行政伦理的维度看,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只能舍效率而取公平,这是行政伦理的道德目标与价值选择。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抉择,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如何重建公平比单纯强调效率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殷盈 《世纪桥》2014,(10):42-43
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存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也是国家发展必须始终关注的两大重要目标。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至今公平与效率关系演变的梳理,提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对两者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分析预测,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作为平衡点来推进公平与效率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这两者问客观存在的不和谐状态就如同自由与秩序的矛盾,永远不可能根本地消除。因此,需要某种(或某些)健全、稳定、长效的政治、法律机制来权衡这两者间矛盾。这对矛盾如能得到相对公平的整合,那么“作为安全的自由”和“作为自由的安全”就能得到有机的协调,从前保障以“人的安全”为基点的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范畴内突出“个人安全”的价值目的在于,破除绝对主义的国家至上论,凸显国家安全话语中应予权衡和终极关怀的“人”,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具有天然契合之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协商性民主政治的具体机制,也是协商民主的生动体现.政治协商制度在保障公众民主权利的同时构建和谐的民主秩序,在维护社会实质公平的同时实现民主机制的有效性,在尊重公共权威的同时确保广泛的民主参与,从而实现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权威与参与等法律价值形态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特定时代生产方式的制约,人们在不同时代赋予公平与效率的涵义有着层次上的差别,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呈统一到分离再到统一的趋势。但公平与效率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繁荣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当公平与效率之间严重失衡时,社会矛盾就会全面爆发,形形色色的和谐社会理想也应运而生。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价值选择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和谐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改革、稳定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幸福理念的公共政策价值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和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但二者之间的冲突不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幸福问题研究的兴起引发了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效率和公平都是工具性价值范畴,都只是公众实现幸福的手段或方式,二者内在的统一于公众对幸福的追求。将公共幸福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有利于调解公共政策效率和公平取向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公共政策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反垄断法诉讼制度采取的是纠纷解决型模式和秩序构建型模式,其价值理念与反垄断法的价值定位之间存在冲突。基于反垄断法的价值定位和反垄断法实施效果的考量,我国有必引入反垄断法公益诉讼制度。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制度,为在反垄断法框架内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法律规定反垄断委员会等主体能够提起公益诉讼,对垄断行为实施者应采取阻却型责任、填补型责任以及惩罚型责任等三种责任形式,以更好地实现反垄断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