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含光(1884-1975),女,辽宁铁岭人,十月革命时期苏俄红军中国团(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夫人,她追随丈夫在俄国参加了革命,担任过红鹰团后勤办事处主任职务。任辅臣牺牲后,她及其孩子们荣幸地被列宁接见过。1921年回国后,她安于平淡,居功不骄。  相似文献   

2.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农一师十四团五连,近年来,全连女职工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用勤劳的双手在沙土地里“刨金”,许多人成为连队的致富能手。 敢向沙丘较真的人 胡社玲的名字在十四团家喻户晓,她是军垦第二代,她时时刻刻没有忘记养育她的这片热土,现在她已成为承包大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2001年,兵团党委“1 3”文件的出台,给她带来了发展机遇,她决定走上开垦荒地发展特色养殖之路。她和丈夫一合计,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购买了小四轮、链轨式拖拉机和全套  相似文献   

3.
我歌唱十月     
我歌唱十月,歌唱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一个巨人亲手把她高高升起。她像一片朝霞,她像一团火焰,给我们信心、力量,给我们激情、勇气;她像一轮崭新的太阳,照亮了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相似文献   

4.
在农九师一六七团,提起团工会副主席、女工主任韩志芳同志,职工无不拍手称赞。多年来,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组织开展工会、女工工作,积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利益,为团场工会和女工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近两年她先后获得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兵团“优秀工会干部”、农九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多项殊荣。 她善于抓重点,始终把民主管理放在首位,创造性地开展了民  相似文献   

5.
一双结实而灵巧的、皮肤的纹路里似乎保留着一丝泥土颜色的手,游走在一块块泥坯上,在手指的“舞蹈”中,一团团黄河里的泥巴成为一件件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金沙泥工艺品。这双手属于一个女人,泥土的磨砺让她的双手失去了应有的纤柔白皙,而她,则用这双手将黄河金沙泥工艺品打磨得精美绝伦。她叫王玲,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王宇光自从我的老伴、战友贾唯英同志去世以后,我慢慢静下心来,清理她多年的资料,翻阅她所写的文稿,默默地重温了她的一生。闪光的青春她是一个热情奔放、容易冲动的女性。好像身上有一团火,走到哪里就带到那里,她具有这样的性格,当她略知“五四”...  相似文献   

7.
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融进了朵朵银花,融进了生她养她的这片肥沃的土地,用自己的赤诚和责任赢得了八团职工的信赖,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光彩照人,她就是农一师八团加工厂棉检室主任郝建。 春去秋来,岁月如梭,郝建已在棉检岗位上工作了20个年头。20年来,她为八团的棉花加工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本人也多次荣获师、团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2001、2002年她所领导的八团加工厂棉检室被师评为先进棉检室  相似文献   

8.
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上海在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军事进攻下论为孤岛。在全国风起云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中,上海海关一部分进步青年毅然辞职,不惜舍弃“金饭碗”,参加“救亡长征团”,准备沿粤汉铁路南下,去华南各地海关宣传抗日,以推动海关同仁奋起抗战,而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当时,作为上海海关“华员战时服务团”重要组织者和对外联络负责人之一的茅丽瑛,早已满腔热忱地投入了抗日救亡的运动之中,对于参加“救亡长征团”自然是当仁不让。然而她却迟迟没有报名,同事们都知道她家中有困难、理解她、宽慰她。而她心中却…  相似文献   

9.
农二师三○团九连计生协会会员张淑芹,近年来积极响应团连计生协会的号召,带头租赁承包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她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帮助其他计生协会会员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深得群众称赞。 张淑芹今年40出头,按照国家政策只生了一个小孩。1998年,三○团推行两费自理和租赁承包,团连计生协会将她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鼓励她积极参与承包。她承包了九连282亩生荒地,当年种植水稻。从此,她带领7名雇工没日没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但这个家在2008年就获得了农二师二十九团以及农二师第一批"和谐小康家庭"的光荣称号。这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幸福家庭。她、丈夫、儿子和她的父亲,组成了这个三代人的四口之家。她是二十九团四连职工王惠。她的家庭在社会上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的家庭却深受左邻右舍的称赞。从2005年以来,她和丈夫年年获得团"五好职工""、合格主人"等荣誉称号。她75岁的父亲退休15年来,9次获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农一师十四团女老板任静英,方园百十公里内没有人不认识她的。3年来,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年3月,她被农一师评为“十佳”巾帼科技致富先进能手。 今年31岁的任静英,1990年告别了四川的父母,来到十四团。凭着她的意志,拾棉花、种地,从不落在别人后面。1991年,她在三连独自承包了40亩棉花地。她不怕辛劳、精心管理,一年下来,她的棉花单产名列全团榜首,被团授予“植棉标兵”  相似文献   

12.
<正>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愿望,然而面临不幸和艰难的家庭环境,如何把子女教育成才,农一师十团一连的女职工刘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团"五个好"评选中被评为"好母亲"。1963年,刘玲跟随父母来到十团,那时,她才5岁,她在十团长大,在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召下,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秉性。  相似文献   

13.
王丽梅是五师八十九团一名林业技术员。她以宽广的胸襟、科学化管理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演绎着一个又一个职工拍手称道的故事。王丽梅聪明好学,睿智的脸上写满了谦虚和沧桑,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身作则,她跑遍了八十九团的每个林区、荒坡。  相似文献   

14.
快乐地工作     
《当代党员》2011,(1):1-1
她18岁开始经商,挣下了两间门面,丈夫是镇领导,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滋润。 接到党组织邀请她回社区竞选总支书记的召唤,她立即辞去月薪4000多元的工作。当上社区总支书记后,她每天工作到深夜,把社区6000多居民团煞成一家人,什么事儿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5.
现年50岁的张彩云,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原畜牧公司会计。她自参加工作的20多年间,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多次被师、团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2001年随着团畜牧公司改制实行买断经营后,她下岗了。作为一名老党员,40多岁的她不等不靠,不给组织找麻烦,自主创业,多方筹资9万元购买了两栋鸡舍,当年投资5万元购  相似文献   

16.
<正>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已耕耘了整整29个春秋。29年来,她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大胆进行教学试验,做到因人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获,始终保持着骄人的教学工作业绩,曾先后多次被评为中学优秀班主任,三好班主任,团级行业标兵,师、团优秀党员,师、团优秀教师。她就是农九师一六七团中学化学教师宋佩玲。  相似文献   

17.
正农四师七十三团二连今年40岁的廖君英从小患有先天性残疾,但却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中专毕业的她,曾经在团化工厂烧过锅炉,也在南岗水泥厂打过工。自2003年她被调到七十三团二连当农工后,她除了种好自己的地,还在自家院子里盖起了猪圈养起了猪。  相似文献   

18.
夕阳似火     
万冬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从鱼米之乡的湖北来到农五师八十三团工作的,从连队会计、机关干事、团工会主席到团副政委,她对群众、对工作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为团场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多实事,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 1997年,她从副政委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怎样渡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家享清福,还是为党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选择了后者。经大家选举,她担任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支部书记。从那天起,她就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和离退  相似文献   

19.
<正>地处托木尔峰脚下的农一师四团,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用无私的大爱抚养了11个孩子,用无悔的青春赡养了6位老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团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了自己美好的情感人生。她就是四团五连维吾尔族职工卡小华。说起卡小华先要说到她的家庭。1956年,她的父亲卡地尔从喀什当兵复员后到胜利农牧场(现四团)工作,成为四团早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向导和翻译,1965年任四团民族连连长,当年生下卡小华,卡小华上有兄长,下有弟、妹。丈夫阿尔肯是父亲战友的长子,因父母离异,无人疼爱,从  相似文献   

20.
1952年3月,寄居在长沙伯父家、正上中学的她听说新疆来人招女兵,抱着好奇的心理报了名,穿上军装来到新疆,成了一名荒地女勘察队员。50年代的新疆,人们说,人少狼多。经常在荒原里承担勘察任务的她于是有了“与狼共舞”的历险经历。如今她虽然已到人生的暮年,但生命中曾有的辉煌并不因年代的久远而有丝毫晦暗。老人用一副响亮的好嗓子为我们讲述了她最值得回忆的生命历程……进疆遭匪我已经记不起来招聘团是怎样在湖南招女兵的,反正来之前我还是个学生。招聘团在湖南招兵的日子里,学校里整日人心惶惶,今天听说这个师姐参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