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失败后的1930年10月,受中共指派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斗争的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她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同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壮烈牺牲。杨开慧牺牲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迫害,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辗转来到上海避难。在上海的日子,毛氏三兄弟可谓命运多舛。后来,毛岸龙不慎走失。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被牧师董健吾收养,兄弟俩这才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杨开慧:无愧于“骄杨”之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这首为世人周知的怀念爱妻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充分表达了他对杨开慧的深深眷念之情。杨开慧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至今为人们所传颂。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7岁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父亲杨昌济从欧洲留…  相似文献   

3.
杨开慧,1901年生于湖南长沙。她1907年人杨大庙它立第十四小学读书,1913年春转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附小,1920年入长沙福湘女中选修班,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问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湘区委员会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跟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她留在长沙坚持党的地下斗争。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因叛徒出卖被捕。她和8岁的儿子岸英被押在长沙警备司令部。敌人对地施以各种毒刑,无论是用…  相似文献   

4.
陈玉英29岁时被人介绍到毛泽东和杨开慧家里当保姆。她跟随毛泽东一家在长沙望麓园和武昌都府堤以及板仓居住过。她和杨开慧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两人同甘苦,共患难,特别是一同被捕人狱,坚贞不屈,感人至深。陈玉英出生于湖南宁乡坝塘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还在襁褓中,便跟着家人讨米要饭;互岁零3个月,学步伊始,便给人做了童养媳。由于婆家家境贫寒,她10多岁就出外帮工,幼年时饱尝了生活的艰辛。1926年12月,陈玉英幸运地来到了长沙望麓园1号,来到毛泽东和杨开慧身边当保姆。在这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人间的真情。当…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烈士最后4年多的生活中,她的保姆陈玉英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到最后一刻。她们共同经历了残酷的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深的革命友谊。 1926年12月,陈玉英来到长沙望麓园一号毛泽东和杨开慧家当保姆。当时,杨开慧将生第三个孩子,毛岸英只有四岁,毛岸青还只有两岁多。陈玉英一进门,毛泽东和杨开慧含笑迎了出来,表示欢迎。杨开慧说:“你来我们家帮忙,我们欢迎。  相似文献   

6.
陈立旭 《湘潮》2016,(4):124-126
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毛泽东率起义军残部向罗霄山脉转移。杨开慧因带着三个孩子,不能跟随部队,只好到她老家板仓隐蔽,从此与毛泽东天各一方,直到1930年11月被国民党杀害。她生命的最后三年,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贞不渝,对毛泽东深情热爱,在反动派面前坚贞不屈,展现了湖湘女杰的风范。为信仰而死是她"喜欢的事"杨开慧到板仓后,处境仍然十分危险。板仓离长沙很近,仅有百十公里。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键经常派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1,(1)
1990年11月14日,杨开慧牺牲60周年纪念大会暨杨开慧塑像揭幕典礼在长沙县开慧乡板仓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万里、李瑞环、王震、宋任穷等为纪念活动题了词。出席纪念大会暨揭幕典礼的有中顾委常委宋时轮、耿飚,中顾委委员曾志,中宜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杨开慧烈士的亲属毛岸青、邵华、刘松林、毛新宇,省党政军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烈士家乡的干部、群众共300多人。宋时轮、耿飚为杨开慧烈士塑像揭幕,杨开慧烈士的亲属敬献了花圈。省委书记熊清泉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他在概述了杨开慧光辉的一生后指  相似文献   

8.
余艳  彭春华 《湘潮》2016,(4):135-140
杨开慧是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知识女性。她与领袖毛泽东的爱情堪称千古绝唱。在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主抓、杨开慧纪念馆配合的《杨开慧》系列创作历时三年完成。作品自始至终弘扬伟大的开慧精神,即——坚定信仰、志向远大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牺牲精神。紧扣"三种精神",我们又在两方面下功夫:思想上,突出杨开慧跟毛泽东理想的高度一致;生活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3,(2):54-56
<正>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优秀党员、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先锋战士、毛泽东亲爱的夫人和忠诚的战友。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长沙识字岭。2021年,为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20周年,杨开慧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馆重新布展陈列,展览以“寻出一个信仰来”为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10.
萃岚 《广东党史》2011,(8):14-14
让我们通过有关历史故事,看毛泽东的亲属有哪些“特权”:一是有为革命牺牲的“特权”。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1930年l0月,杨开慧被敌人关进协操坪监狱,小岸英也和妈妈一同关在监狱内。杨开慧就义后,毛岸英被释放,后由党组织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上海。  相似文献   

11.
淮驹 《党史博采》2006,(9):20-23
幼小的生命在敌人的阴谋下得以脱身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三个儿子。毛泽东于1927年8月7日,秘密参加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后,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动身,前往安源部署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坚持井冈山斗争,杨开慧则根据党的安排,带着三个孩子由武昌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活动。国民党反动派恨死了毛泽东,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悬赏大洋一千块“捉拿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杨开慧…  相似文献   

12.
正1957年元旦,《诗刊》创刊号发表毛泽东18首诗词,时任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的李淑一拜读后,回想起毛泽东早年曾填虞美人词赠杨开慧,便在春节期间给毛泽东写信,附上自己1933年悼念丈夫柳直荀的词《菩萨蛮·惊梦》。她在信中说:"1933年夏,道路传言直荀牺牲,我结想成梦,大哭而醒,和泪填《菩萨蛮》一首。"其词曰: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  相似文献   

13.
1926年冬天,杨开慧身怀六甲,即将生第三个孩子.毛泽东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需要请个保姆照顾妻儿,就这样,经人介绍,陈玉英--宁乡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来到了杨开慧的身边.来到杨开慧身边的那一年,她快30岁了,夫家姓孙,人们叫她孙嫂.杨开慧亲切地对孙嫂说,你到了我家里,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当我是你的主人,彼此不要分上下,我们做一场朋友.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8)
正我家出了3位伟大的巾帼英雄:一位是我的奶奶杨开慧烈士,一位是我的姑奶奶毛泽建烈士,一位是我敬爱的母亲邵华将军。这3位巾帼英雄,我深深感觉到分属于两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的时代,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在军科从事党史军史研究这十几年来,我感觉到以奶奶杨开慧烈士、姑奶奶毛泽建烈士等为代表的牺牲了的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巾帼英雄,她们和革命战争年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90,(6)
今年11月是杨开慧烈士英勇就义60周年,明年11月又是开慧烈士诞生90周年。本刊编辑部正在组织稿件,以示纪念。听说毛岸青和邵华同志来了,这是难得的好机会。3月20日,一个春日融融、风光旖旎的日子,我们在长沙蓉园宾馆拜访了他们。邵华同志在会客室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招呼我们落座后,即进卧室搀扶着毛岸青同志出来和我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2,(25):61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镇。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教授,他思想先进,为杨开慧取了名、字、号。杨开慧4岁启蒙,7岁时破例入读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批,也是年龄最小的女学生。辛亥革命后,杨开慧转到衡粹女校就读。学校校长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经常给学生讲日本的明治维新、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给他们灌输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学校还办了实业班,可以学编织、缝纫、绣花等,杨开慧因此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家先后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6位亲人是: 一、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她是我党最早的优秀女共产党员。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20年与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  相似文献   

18.
与毛泽东离别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长子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10月24日长沙清水塘,次子毛岸青出生于1923年11月13日长沙东乡板仓,幼子毛岸龙出生于1927年4月4日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八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期毛泽东、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同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保姆陈  相似文献   

19.
有个女子名叫孙燕,是毛泽东、杨开慧当年的保姆的女儿。毛泽东曾给孙燕写过六封信,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保姆与主人之间有过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佳话。孙燕说:我妈妈当时并不知道共产主义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知道杨开慧的爱人毛泽东以后会成为新中国的最高领袖,她就知道杨开慧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和蔼可亲。我妈妈说,遇上杨开慧这样的好人,你会把自己的心交给她,你会愿意跟着她去承受任何苦难……孙燕的讲述,让我们听到了一段保姆与主人之间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20.
程世刚 《党史纵览》2006,(12):44-45
1957年,毛泽东满怀深情地书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称颂杨开慧烈士为"骄杨",并向一位友人解释"骄杨"时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颅,笔者注),焉得不骄!" "骄杨"就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杨开慧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带着孩子由武昌回到故乡长沙板仓一带开展地下活动.1930年8月,围攻长沙的工农红军撤退后,湖南省"清乡"司令部司令何键卷土重来,在全省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组织"铲共义勇队"和"清乡队"四处捕人,并悬赏一千元捉拿"毛泽东的妻子杨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