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原告江西省婺源县某民办中学于2002年7月20日与被告江某(同县另一中学教师)签订了《聘任协议书》。约定自2002年9月1日起至2011年8月31日止,被告江某到原告方担任某学科骨干教师。享受四级十二类教师待遇。年总收入不低于22000元;从被告受聘之日起。合同期内由原告每年于9月10日前支付被告学科骨干津贴15000元,9年共计135000元;聘任协议有效期内,如被告单方终止协议,必须赔偿原告违约金30000元。协议签订后,被告当年未能实际履行,仍在原校任教。后经协商。双方将协议的履行开始期限推迟一年。即变更为2003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为双方履行权利义务期。协议变更后,被告仍未能履行。原告向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会于2003年9月22日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之后,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江某按协议约定支付违约金30000元和承担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2002年,一审原告金某为一审被告上海某船务工程修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船务公司”)工作,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2年2月5日,金某与船务公司签订协议书一份,协议书规定:金某对外负责联系租赁钢管事宜,发生的租赁费等由船务公司支付;金某做好每月报税工作;船务公司每年支付金某劳务费60000元,此款每年年底支付;有效期从2002年1月1日开始等内容。2002年4月至12月期间,船务公司共计支付金某工资7000元。2003年6月18日,金某以要求船务公司支付其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期间的劳务费90000元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次日,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其请求不属于该会受理范围,决定不予受理。金某不服,诉至法院,要求船务公司支付其劳务费90000元。  相似文献   

3.
[案例] 2002年5月20日。某电力公司工会主席付某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罚款5000元。某电力公司未征得工会同意,以付某严重违纪为由,于2002年7月26日作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通知付某解除劳动合同。付某收到该通知后,于2002年7月31日按通知要求办完移交手续,领取了安置费。8月28日,付某认为某电力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错误,向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某电力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无不当。  相似文献   

4.
林因 《就业与保障》2005,(11):48-48
[案例]某服装厂于1999年6月取得一批订货合同,为了尽快完成合同约定的任务,厂领导单方决定,全体职工平时每天加班3小时,每周六全天。对此,该厂职工黄某等人十分不满,坚持了半个多月,多次向厂领导提出意见,均被驳回。黄某等人一气之下,自行决定按照厂内规章规定的工作时间,达到下班时问后,自行离厂。为此厂领导几次严厉批评黄某等人无效后,以造反厂规厂纪为由,作出了对黄某等人了;以辞退的决定。黄某不服,诉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裁决厂方对黄某等人作出的辞退决定无效。  相似文献   

5.
[案例]:杨某与某房地产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8年7月25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杨某不服该裁决,于2008年7月31日向某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原、被告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提成工资等共计3万多元。2008年8月12日,某房地产公司向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6.
小保:我原在某轮船总公司当轮机长,1994年3月初远航返回后在家待命。后因我未及时到公司上班,于1995年11月30日被公司除名,1996年我知道自己被公司除名,但没有申诉。2001年底,我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复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我的申请仲裁已超时效,不予支持,这是为什么?读者:周某  相似文献   

7.
4月26日,某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原被告双方均申请强制执行的劳动争议案,原被告双方最终依法签订了一份维护了职工权益的劳动合同。原告李琪(化名)1995年调入被告某物资供销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  相似文献   

8.
(一)原告陈××与被告中石化某分公司因社会保险等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经审理查明原告于1992年7月开始受雇于被告至今,双方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被告未为原告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及缴纳社会保险费等,遂依法做了实体判决。双方当事人均不服,提起上诉。某中级  相似文献   

9.
[案例]: 姚某于2003年8月6日被某市一公司聘用。经3个月试用合格,转为正式工。2004年10月,姚某结婚。同年5月,姚某怀孕。10月10日,公司以孕妇不能正常从事工作为由,解除与姚某的劳动合同。11月1日,姚某向法院起诉,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姚某等生完孩子后,于2005年5月8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再次要求确认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无效。仲裁委员会查明事实后,裁决驳回仲裁请求。  相似文献   

10.
【案例】: 董某于1998年12月8日同某人造钻石厂签定了为期6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董某的工种是成品检验员。2002年下半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人造钻石在市场上滞销,产品严重积压,造成工厂亏损严重。厂务会召开扩大会议,讨论了企业面临的严重局面,由于企业目前无力转产,决定裁减人员。企业写出书面报告,提交全体职工和厂工会讨论,并详细说明了情况。经过认真听取职工和工会的意见,并征得县劳动保障局的同意,工厂决定裁减10名工人,董某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7月12日,工厂通知董某因厂亏损严重,解除与董某的劳动合同,董某不服,提出申诉。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认为工厂的决定基本符合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但工厂应给予董某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15日,张某由于违反劳动纪律被某公司开除。某公司在职工大会上宣布了开除张某的决定,并要求张某次日到单位统一结算工资。但是,张某于次日离开后未再回单位领取工资。2005年1月。张某以某公司拖欠工资为由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其申诉请求超过仲裁期间为由依法驳回:张某起诉到法院,认为张某与某公司之间工资争议属于与劳动争议有关联的普通民事债权纠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应当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2.
仲裁双方当事人 申诉人:李某,某集团公司工会委员会所属文化活动中心员工。被诉人:某集团公司工会委员会(独立法人以下简称工会)。仲裁焦点对违规职工的除名处理要履行哪些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妇女土地承包权纠纷案,法院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保护出嫁女、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判决强行收回离婚妇女李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某村委会败诉,认定村委会单方中止与李某间的土地承包合同并强行收回李某所承包土地的行为为无效行为,判令村委会返还李某的两亩承包地,并赔偿因此给李某造成的损失1000元。原告李某,32岁,1996年8月嫁到被告所在的村,同年12月,由所在村的村  相似文献   

14.
"人大监督抓实了,软环境建设好转了。"这是市民对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如实评价。 两年来,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为了给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开展了21次专项软环境检查、视察和调查活动,作出了一个个决定决议,排除了干扰,破解了10余项网扰经济发展的难题,用硬监督优化了软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案例]: 方某于2000年1月同市化工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2005年1月,原合同期满后,双方均未提出终止或续订合同的意思表示,方某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厂方仍按方某原工资数额发给方某工资。2005年4月,方某拟往江苏某市化工厂工作,遂到厂劳资料办理转移工作手续,遭到厂方拒绝,厂方并要求方某与化工厂续订劳动合同。方某认为化工厂无权要求自己续订合同,厂方遂扣押方某档案,双方为此发生争议。方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6.
近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职工辞职后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等费用的案件,一审依法判决被告欣泰公司支付原告杜某加班工资30001.02元及25%经济补偿金7500.26元,仲裁费用300元,共计37801.28元。  相似文献   

17.
林某和其爱人皆是某丽有公司职工。1994年12月林某同丽有公司订立了期限自1994年12月20日至2010年8月22日的劳动合同。前不久,林某的爱人离开丽有公司。丽有公司在林某爱人离职后作出解除林某劳动合同的决定。林某不服,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申诉人林某诉称:本人与丽有公司签订了长期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内,按丽有公司内部规定,经本人申请,公司批准,签订《内退协议》,办理"内退"手续。丽有公司现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在公司内部  相似文献   

18.
[案例]: 某化工厂于1998年3月21日与杨某签订了为期6年劳动合同。2004年3月21日合同期满后,杨某向厂里提出办理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手续时。该厂领导说。厂里已决定与其续订合同两年。拒绝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经杨某一再坚持。该厂以临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杨某的工作。如果此时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会为厂里的生产带来损失为由,提出至少续订劳动合同一年。否则,不予办理任何手续,如果杨某不同意,就按自动离职处理。杨某为此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厂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维护其合法权利。仲裁委员会受理此案后,经调查,杨某与该化工厂所签5年劳动合同已于2004年3月21日到期,裁决该厂及时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  相似文献   

19.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58-59
【原告】李某,技术工程师 【被告一】某德资天津公司 【被告二】某德资江苏公司(注:两被告为关联公司)2008年,被告二通过猎头公司联系到原告,邀请其参加应聘。原告通过了两次面试,随后被告二以公司正在筹建尚未投产为由通知其到被告一处任职,并于2008年7月31日向其传真《聘用通知书》,其中约定原告与被告一的合同期限为两年,月工资为14000元。原告签收并回传给被告二,随后前往公司报到。  相似文献   

20.
(案例)蒋某1994年7月被某石棉瓦厂招收后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1994年底蒋某因患胃病住院治疗一个月,出院后不能坚持正常上班,不能完成生产任务,该厂为其调整了工作岗位,但蒋某仍不能适应工作。此后,该厂又给予其半年时间让其治疗休息,半年后,蒋某上班还是不能从事本岗位劳动。1995年11月6日,该厂书面通知蒋某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其于1995年12月10日前办理完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蒋某人认为自己虽然有病,但并未丧失劳动能力,企业不应解除劳动合同,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受案后,根据调查的情况,裁决维持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蒋某应按该厂要求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