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鉴赏     
<正>春秋晚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此剑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  相似文献   

2.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长16厘米,头宽6.8厘米,重31.1克,存嵌宝石12颗;右长13.3厘米,头宽6.4厘米,重30.3克,存嵌宝石11颗,为直插式簪。  相似文献   

3.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连纽高2.8厘米、长15.1厘米、腹宽3.2厘米、重148.8克。螭首形,椭圆形纽,构首原有断痕。钩腹正面浮雕一小螭与钩头的大螭之首相对。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无角龙。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8,(4)
去年11月,临淄区齐都镇龙贯村韩如水在村东淄河滩挖沙时发现一把青铜剑,剑长59厘米,宽约5厘米,平脊、薄格、扁柄,剑脊近格处有铭文8字,经考释为“郾王职作武□□剑”,其中两字未能认定。郾即燕,郾王职名姬职,或名平、字职,即燕昭王,燕哙王之子,在位33年(公元前311年~279年)。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去世,子哙即位,把大权交给相国子之,燕国大乱,齐宣王便派章子率五都军队伐燕,燕王哙死,齐国大胜。燕国人共立太  相似文献   

5.
文物鉴赏     
<正>元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圈足平底。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名"四爱图"梅瓶;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6.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金锭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该金锭是首次通过考古发现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赋予了梁庄王墓中的出土金器珠宝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漫游是离开城市的喧嚣与拥挤,漫步行走于乡间,置身那坡坡相连、沟沟相嵌、层层相叠的天然景象,徜徉那四季花海的乡野美景,重温那原汁原味的祖辈生活,品尝那独具特色的农家风味,感受那天人合一的恬静闲适。通过深入探索剑瓷文化、生态田园、名胜古迹、民俗活动、农家风情等乡村特色,开展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漫游  相似文献   

8.
在武侠小说里,练剑的第一层境界是“心中有剑,手中有剑,目中有剑”。此时剑手追求的是剑本身,剑是有形的,剑是剑手制胜的筹码;练剑的第二层境界是“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目中有剑”,此时的剑手追求的是剑法,剑法才是剑手制胜的利器;练剑的第三层境界是“手中无剑,目中无剑,心中有剑”,此时,克敌制胜的既不是剑,也不是剑法,而是剑势,谋势而后动,一发千钧,置敌于绝境。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08,(12):F0004-F0004
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春秋初期,在中国两千年的剑文化历史上,棠溪剑独领风骚,把中国的剑文化推向了极致。今天,由西平棠溪剑业公司精心锻造的珍藏版奥运剑用材精良、做工考究。  相似文献   

10.
為紀念五十年前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服務的歷史功績,「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於今年七月七日在昆明的西山公園落成。這座莊嚴雄偉的紀念碑碑身和碑座高十二米,用汉白玉鑲嵌,迎面鐫刻着镏金題字:「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和「赤子功勛」。碑身正面頂端,鐫嵌有當年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榮譽紀念章:碑前兩層台階均為七級,以示「七·七」抗戰紀念。碑身兩側貼面為兩面旗幟,體現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旗幟上鐫嵌着三個「七·七」紀念章圖案,是代表三千多南僑機工的赤子丹心。像這樣專為紀念海外僑胞支援祖國抗日而立的如此之規模的紀念碑,至今為全國所獨有。  相似文献   

11.
漫话剑史     
漫话剑史熊德良我国铸剑有着悠久的历史,干将、莫邪为吴王铸剑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又据《越绝书》记载,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阳冶子奉越王允常命为楚王造剑,他铸成了“龙渊”、“工布”、“泰阿”三把精美绝伦的青铜宝剑,献给了楚王。自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2.
秦烟 《观察与思考》2005,(16):52-53
<正> 公元1600年间,满清亲王多格多颁布"禁武令",派前朝降清高手风火连城剿杀各地违令武林人士。雪域高原,山腰小屋,一对藏族夫妇在睡梦中被沉重的轰轰声惊醒,丈夫说,可能是雪崩。紧接着风火连城十二门徒血洗某庄,雾气弥漫。镜头一转,英雄骑马,侠客仗剑,七剑纵横驰骋下天山,为人间正义挥酒热血。在祠堂的黑暗与血泊中,七剑蓦然现身,为保护武庄村民大打出手。七个人,七把剑,剑不一样,招式不一样,使剑的人却符合各自使剑的招式。《七剑》,抛弃了飘逸流畅,潇洒不羁,完全返朴归真,以幽暗的笔触描摩了乱世豪侠的风云际会,在大快恩仇的底层浮现浊世悲凉。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0日《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双十节特别开放路线图》,它是故宫博物院为纪念民国成立25周年,于“国庆”期间特别开放故宫中路及内外东路供游客参观所印制的路线图,这可以说是抗战前故宫博物院成立十一年间,最后一次为纪念“双十节”国庆而举行特别开放活动,所留下的一个重要记载和见证. 该图为纸质,纵43厘米,横33厘米;线描,石印,正反两面,颜色已经发黄.图的正面为故宫中路东路及外东路参观路线图,背面为有关文字说明,包括参观指南、注意事项、参观人须知及附注说明等等.  相似文献   

14.
<正>“铸剑是门学问,可以让人倾注一辈子去钻研的学问。每把剑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28道工序,但主要在浇铸、锻磨、淬火、养光4道。”在沈广隆剑铺听沈新培大师侃侃而谈,让人有种跨越时空的错觉。多年的铸剑生涯让沈大师老而弥坚。身体硬朗、说话铿锵有力,完全看不出已及耳顺之年。  相似文献   

15.
陈亦权 《乡音》2016,(4):56
前不久,我跟随德国同事希克姆去他的老家也就是德国多特蒙德市做客。那个周末,我看见他那才十来岁的儿子正独自收拾书房,就走进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他笑笑说自己可以完成,正说话间,我留意到了他书桌上的一把直尺,它的外表和我们国内那种20厘米长的直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是它的刻度不是那种"槽型短线",而是一条条嵌在透明塑料里的细钢针,在这把  相似文献   

16.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同锲)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译文](简体字)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  相似文献   

17.
龙泉宝剑是中华传统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经历代铸剑工匠们的千锤百炼,龙泉宝剑以其“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名扬天下。剑,约始制于殷末周初,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周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01,(3)
2001年4月1日下午,在菏泽发现首枚日制“支那事变纪念章”,这也是我国继厦门、重庆之后发现的第三枚此类纪念章。此章重86克,直径5.3厘米,表面似纯铜色,正反两面皆有图像,正面上部印有战斗机,中上部偏右印有“支那事变记念”、“昭和十二年”字样,中部是长城图形,下部为华北地形图,其中“北平、张家口、保定、沧州、天津”等华北重镇名字  相似文献   

19.
刘复生 《新东方》2013,(1):72-76
"三一八惨案"构成了《铸剑》写作深刻的背景,看似远离现实的游戏笔墨和当时的历史现实构成了直接的对话关系,它是鲁迅写作《铸剑》的内在促动力,也影响了小说的表意方式。在《铸剑》中,鲁迅寻找到了宣泄现实苦闷的通道,小说写作本身就是一次想象性的完美的复仇。《铸剑》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鲁迅"复仇"的哲学,也体现了鲁迅作品一贯的主题,比如对看客的批判,关于知己的想象等。  相似文献   

20.
杨政权 《人大论坛》2012,(10):34-35
洋房矗立山坳中,小车奔忙村道上……近日,笔者行走在岑巩县乡村小道上,剑处都能感受剑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