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人们从中大致可以看出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总趋势。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总趋势大致是:1.世界经济全球化;2.区域经济集团化;3.经济格局多极化;4.经济体制市场化;5.经济关系政治化。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区域化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东北亚也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  相似文献   

3.
区域集团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并出现一些新发展,令人瞩目。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战后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始于50年代末期。无论在经济发达的欧洲还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先后出现规模不等、程度不同、目标各异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但是,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大部分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进展缓慢,或处于瘫痪状态,或个别组织甚至宣布解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非洲),由于各国之间的政治纷争、边界冲突以及财政拮据、  相似文献   

4.
东盟是发展中国家较早诞生的地区性组织之一,目标是推进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东盟经济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1992年以前其经济合作一直局限于优惠贸易安排阶段。90年代,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东盟加快经济合作步伐,于1992年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上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此  相似文献   

5.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各国在经济上互相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大为提高;世界各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转移,国际分工有了新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增强,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促使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因素有:世界经济活动趋向全球化,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以及国际上军备竞赛转向综合国力竞争。区域经济集团化既涉及到各国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又影响到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北经济一体化的尝试》评介高静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日益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纷纷建立。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有的组织如欧共体(欧盟)经过...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区域化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东北亚也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回顾东北亚经济,90年代上半期,发展速度较快,资金流动空前活跃,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展望90年代后半期,东北亚经济区域化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东北亚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高技术产业将步入"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多极化与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圈构想也逐步由学术理论探讨,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普遍关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冷战的终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地缘优势组建区域经济组织,形成集团竞争力,以提高竞争实力。但区域化并不阻碍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在WTO框架内,两者相互促进,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发生的新变化为新时期到来创造了条件。今后五年世界经济正处在转轨阶段。今后五年世界经济形势的特点是:世界经济发展带有一种过渡性质;世界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地区集团化趋势将会加速发展;经济竞争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国际斗争的主导内容;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越来越相互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80年代的特点是:周期发展出现反常现象;工业国经济发展更不平衡,向多极化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向全球化、证券化和电脑化发展;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第三世界情况恶化,南北差距越来越大。90年代西方经济的特点是:多变性和不稳定性;进一步向多极化、集团化和全球化发展。第三世界的情况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开始从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转型之初的动荡时期;90年代,将进入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尽管转型过程中存在矛盾,趋于稳定后仍有动荡,但世界经济在新的转型时期已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一、世界经济增长进入缓慢但较稳定的时期 90年代伊始,世界经济不景气,增长缓慢。1991年,世界产出增长为—0.3%,出现了战后以来第一次负增长。1992年,增长恢复到0.8%,1993年将达到2.3%。90年代后8年,世界产出增长率将维持在3—4%左右。以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记录衡量,90年代将是增长较为缓慢的时期。但世界产出增长仍有很大潜力,实际增长速度远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以1990年为例,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计算,发达国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应为4.6%,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智利一方面不断开发亚太、东欧和阿拉伯等地区新市场,加紧实施市场多元化;另一方面把开展与拉美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签署双边经济补充协定,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调整出口结构,积极实施“出口的第2个阶段”的目标。一、双边经济补充协定及双边贸易现状近3年来,智利先后与阿根廷、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签署了双边经济补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新格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标志世界经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向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将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正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仅就对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经济结构性特点、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模式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发展。除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大进展之外,西半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也空前活跃。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和以巴西为首的南共市国家在市场准入、农业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错过了建立FTAA的最终期限。而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针对重新启动FTAA谈判问题,与会各方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格局迅速地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和东亚经济圈正在形成或酝酿之中。无疑,这种变化正在或将对拉美地区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的国际趋势,拉美各国领导人认识到,恢复和振兴停滞长达10年之久的拉美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拉美各国经济的闭锁状况,协调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以本地区的集体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共同维护国家和地区利益,以便使拉美在未来的世界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滞后的地区之一。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目前非经济因素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为此,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向前发展,必须使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相结合,当前特别要注重非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也理应提上日程。然而 ,到目前为止 ,这还只是一种构想 ,一种对本地区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 ,现实的区域经济合作尚未正式起步。因此 ,探索研究在这一地区开展多边经济合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的主要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途径 ,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该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东北亚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主要障碍东北亚地区各国存在着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特点 ,正是这些特点制约着东北亚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一 )社会制度的非一致性。东北亚地区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