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职业种类、就业规模和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认为在短期,“机器换人” 岗位集中在低端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等行业,而未来则会渗透到医疗、教育、养老等行业,因而失业和再就 业以及收入差距扩大是政府应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进行二次收入分配 以及深入开展教育和未来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09,(9):56-56
郭砚莉、汤吉军在《理论前沿》2009年13期撰文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有人想找工作找不到而造成非自愿失业;另一方面由于总需求管理政策作用的局限性,福利救济或社会保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无法消除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6,(3):50-51
2005年对众多打工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颇多的一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清欠”工作,许多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防止企业拖欠工资的办法,使得老板恶意欠薪的难度加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有了更多保障;蔓延全国的“民工荒”宣告廉价劳动力取之不竭的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身价”提升了,在选择职业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事情比以前好找了;全社会对于农民工的巨大贡献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农民工的歧视少了,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措施多了。农民进城务工的三个基本要求:找到事,挣到钱,不受气。在这三方面,2005年都有了很大改观。在新的一年,农民工当然希望在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好势头能够继续下去,同时,在农民工最终完成城市化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有新的要求提出来。这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农民工要能在城市稳得住,不是临时性的打短工,而是相对稳定地在一个岗位上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4.
再就业,就要转变观念——一这已是老生常谈。但是,时至今日,似仍有重提的必要。求职者只青睐那些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较小的职业,而似乎较没面子的岗位,或者是“叫不响”的行业却受到冷落。先从省外说起。在刚结束的浙江省2002年金华市第二届劳动力交流洽谈会上,金华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体现对下岗职工的关照,市区共有600多名  相似文献   

5.
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高效配置信息,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形成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在经典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作场所分割理论来解释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并借助中国和美国对网络平台就业的调查结果,从就业收入(小时工资)、工作时间以及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分析网络平台就业的劳动关系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突破了工作场所劳动力市场岗位创造的局限性,两类劳动力市场具有互补性。平衡网络平台就业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性是分享经济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这依赖于强化行业工会治理能力,以对新型劳动关系的广覆盖重塑工会对劳方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6,(1):50-51
2004年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实施新职业定期发布制度,当时共有330多个国家职业标准。当年,劳动部分两批发布了19个新职业。2005年,又分三批发布31个新职业。总计共分五批发布了50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是根据大量职业活动信息资料的统计整理,经过专家评审和对社会公示最终确定的,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的需求发展方向。在2005年新发布的31个新职业中,有一些需要专门的文化知识背景,不一定适合于大多数农村青年,但也有一些对文化教育程度要求不高,当前劳动力市场又十分需要的新职业,也许会成为农村青年不错的职业选择。这里,我们特别选择了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3批31个新职业中比较适合农村青年的部分职业进行专门介绍,供在新年里准备外出打工大干一场的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6,(12):5-5
一个月前,从河南来武汉的小伙张晓君,每天都在武汉市桥口区劳动力市场等机会,他因家贫,初中未读完就外出打工。当然,到武汉他是想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岗位。但是每一次应聘,都因为他缺乏技术专长而失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女性二元劳动力市场中两极的代表群体——下岗再就业女性和高层白领女性的工作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的描述分析及对比,阐述了二元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在各个方面的分化,并从劳动经济学角度,结合制度结构、权力关系以及社会文化习俗等视角探讨了分化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服务业重点行业,是应对新形势下 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充分挖掘高技能人力资源、稳定青年人就业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 2010—2022 年《中 国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经济普查宏观数据和2010—2021年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中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 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测算服务业重点行业的人才缺口数量,总结出三大重点服务行业亟须的人才类 型和特点。研究发现:当前人才教育培养存在“用工荒”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重知识、轻实践,受教育 水平与能力不匹配问题凸显;针对青年人就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较为有限。研究建议:教育部门应完善专业设 置和培养方案;企业和高校应积极推进大学生见习计划,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和社会 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CLDS数据定量检验了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居民从事非正规就业,那么他们的健康状况会显著降低。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非正规就业对女性居民、户外工作者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损失更为严重。受教育年限变量对女性居民和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影响显著大于男性居民和东中部地区居民,这表明女性和西部地区居民增加自身受教育年限可以显著提升健康状况。因此,政府应该努力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使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走向正规岗位,同时做好居民健康保护工作,抓好教育公平,努力提升中国居民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将促使用人单位转变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卫国 《中国工运》2009,(11):57-57
2009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民工荒”再现珠三角。东莞等地最新用工指数是1.5.即企业需要1.5个职工.市场只能提供1个劳动力.用工缺口超过30%。江苏“异曲同工”,同日的《新华日报》也报道:仅苏州工业园区用工缺口就达5000人.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每天岗位需求稳定在10500个左右.但介绍成功的岗位仅有120多个。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07,(1):54-54
农民工长期离家外出,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差,这方面的需求通常难以得到解决。卫生部公布数字称:我国有80%的外来农民工都处于性饥渴状态。另有人作过一项调查:有21%的男性农民工选择“找小姐”来释放性压抑,有18%的男性农民工性压抑时“整夜睡不着觉”,有18%的男性农民工通过喝醉酒来麻醉自己,进而忘却性压抑;还有25%的男性农民工通过“看黄色录像”、“讲黄色笑话”或“性幻想”来满足性要求,有5%的男性农民工性压抑时选择“强忍着”。有19%的女性农民工通过拼命干活来发泄性压抑。按照这项调查推算,全国有2.5亿农民工,其中就有5000多万人会经常或偶尔“找小姐”来解闷,艾滋病要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中蔓延开来,那可乖乖不得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背景下,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升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 究基于资本和职业流动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多重考察和检验不同劳动力市场影响劳 动者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发现: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知识人力资本、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 政治资本对提升就业质量有积极作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提升知识人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弱关系 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政治资本提升就业质量;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主动、自愿的职业流动实现就业质 量的提升,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增加职业流动次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资本因素对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不具有抑制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 就业质量的作用。因此,要充分了解劳动者的诉求与真实就业状况,帮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增加资本 ( 人力 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 ) 的投入和积累,以提升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07,(11):53-53
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国劳动力就业潜力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在《经济要参》2007年第24期发表报告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下降态势,而劳动力的供给则居高不下。新增劳动力逐步达到峰值,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进城就业,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意味着新一轮就业高峰已经到来,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仍是供给大于需求。  相似文献   

15.
屈真江  高桃 《工友》2007,(11):52-52
10月23日,黄石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07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涉及210个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整体上涨7.6%。  相似文献   

16.
人口是构成劳动力的基础,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水平变动引发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从而对劳 动力市场尤其是劳动力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劳动力供给的状况与 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关系。总体来看,全面二孩 政策对政策实施后前十五年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十分有限,而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未来的劳动力规模 有一定的补充。另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未来劳动力需求主要是质量和结构而非规模。因此, 进一步减弱了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不再包分配、包就业,实行自主择业。于是,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了“热门”话题。在寻找职业过程中,有的人跑断腿、磨破嘴,却无人聘用;而有的人不用跑、不用找,却有不少单位抢着要。为什么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求职者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差异。用人单位包括个体小业主都愿意聘用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资本,技能就是财富”,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更是如此。因此说“求职”必先“求知”。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环境下,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自家利益的最大化,随意私设就业门槛,性别、年龄、地域、第一学历毕业学校,甚至连姓氏、属相、血型等与工作能力、职位丝毫无关的因素,都成了用人单位挑剔求职者的理由。当劳动者遭遇就业歧视时,与其忍气吞声,不如联合起来、形成合力,理直气壮维权,因为至少还有法律为你撑腰!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广大职工会员对工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工会工作者提高职业知识能力就出现了新的需求。工会工作者职业知识能力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级别,每级均包括应知(理论)和应会(技能)两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工会工作者对工会职业知识体系内容掌握的量化结果总体得分只有59.73分,这就形成了工会工作者对工会职业知识的总需求。为满足工会工作者的职业知识需求,提出两个建议,其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工会干部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证相结合,推动工会干部职业化进程;其二,"以需定教、按需施教",突出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丰富和完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运》2008,(9):53-54
莫荣在《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撰文。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保护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国家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服务,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等。但是,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远远不能适应农民工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笔者建议:(一)率先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所有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