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纪念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出土20周年,由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98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21日至22日在湖北省随州召开。国内50多名历史学者、考古、音乐专家以及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家、歌唱家参加了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考古协会主席希特曼女士向研讨会发来了贺电。这次研讨会是继1988年第一次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学术盛会。研讨会围绕“拓展编钟文化的内涵,加快随州名城建设”这一主题,深人探讨了编钟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内在的统一性,编钟文化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亚洲研究学会以及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1994年1月21日至23日,主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有60名各国著名学者前往参加。这是新加坡有史以来由民间团体主办的最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也是第一个同时以双语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著名的海外华人研究学者王赓武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将在第一天的研讨会上作主题演讲。欧美、澳洲、日本、中国大陆、台湾、东盟国家以及本地的学者将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研讨会讨论的课题包括东南亚华人经济、东南亚华人对中国投资、东南亚华社的变迁、宗乡会馆、民间宗教信仰与民俗,以及华人文学等。研讨会结束后,主办当局将把参加学者所提呈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报道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和何东舜铭国际文化基金联合举办的“信息安全: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和何东舜铭国际文化基金主席何东舜铭致开幕词。应战略学会邀请访华的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由“发展妇女和社会性别在文学文化中的学科建设项目组”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3-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得到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与陕西师范大学的资助。参加会议的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永康事功学派的开创者、浙江学派的重要成员陈亮(1143-1194)逝世810周年,根据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此前考察永康的指示精神,在浙江省委的直接关怀和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上半年,素来高度重视浙江思想文化研究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决定与浙江省永康市委、永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陈亮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多方筹备,“陈亮国际学术研讨会:永康学派与当代浙江精神”,于2004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杭州、永康两地举行。  相似文献   

6.
联合月报     
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举行本刊讯4月26日至28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政协办公厅、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洛阳市政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4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港澳台侨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28日至6月30日,第三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成立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武汉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出席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来自海内外研究华侨华人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收到论文37篇。  相似文献   

8.
纪念邓演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穗举行本刊讯“纪念邓演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3月28日至31日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广州市黄埔区政协、广州市黄埔海外联谊会、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会和广州...  相似文献   

9.
中国兴起华人文化研究热──“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马相武一门新兴学科──华人文化学正在中国大陆兴起。这是从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这次学术会议是由北京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同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于11月23日至24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了“中日关系中人与文化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文化”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探讨中日关系中由文化上的隔阂引起的问题,以及如何以文化为手段去推进中日关系和构筑未来的中日关系。一、“文化环境”的现状、问题与中日关系改善的对策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过去3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至今亦有25周年。中日关系总的来说发展是正常的,尽管有人认为,中日关系现在是“经济热,政治冷”,但这是相对而言的。尽管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迁中的妇女”国际研讨会综述吴华由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荷兰社会研究学院联合举办的“社会变迁中的妇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3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荷、印、英、法等国的三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从社会变革与妇女...  相似文献   

12.
先进性别文化是新世纪妇女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为此,2004年7月19日,延边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召开了“女性发展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韩国、日本,以及国内10所高校的40多位女性学专家和学者聚在一起,把女性发展与现阶段的企业文化、出版文化、家  相似文献   

13.
“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刘永国6月3日至7日,"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炎帝神农故里、历史文比名城随州市召开。北京、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炎黄文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考古、城建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杜导正、张正明、吴量恺、谭维泅...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18—21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共有60余名研究社会主义问题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奥地利、美国、希腊、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其中有14位外国学者和40余名中国学者。这次学术研讨会,本着学术民主、勇于探索的精神,围绕“社会主义与21世纪”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正如《会议小结》…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Rutgers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美国公共行政学会美中交流合作局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6月7日至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Rutgers大学举行。“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2002年、2004年和2006年已分别举办了三届。该系列研讨会是中美两国公共管理学界合作举办的历史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参加前三届研讨会的中外学者超过450人次。第一届、第三届研讨会论文集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用中文出版,第二届研讨会论…  相似文献   

16.
叶子 《台声》1996,(10)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以及香港道教学院联合主办的“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8月中旬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50多位研究道家文化的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此次研讨会不论在  相似文献   

17.
交流·沟通·发展--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1997年刚刚到来之际,中日两国60多位民俗学者聚集春城昆明,研讨中日民俗文化。这次“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云南大学(图书馆、文科学报《思想战线》编辑部)主办,日本比较民俗学会、云南侨乡教...  相似文献   

18.
记者刘如东报道:据悉,北京东方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美国圣克拉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上海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杜等几家国内外著名学术机构,将于2006年10月20 -21日在北京红栌山庄共同举办“竞争力与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继去年“国际经济伦理和东方智慧”国际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活动,也是该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研讨会。企业商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履行作为企业公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06,(3)
“2005’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7月26日至30日在大同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台地区近300位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治国题为《云冈石窟科学保护与考古研究50年》的宣讲,掀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盛况 《现代领导》2001,(10):29-29
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援助的“亚太地区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22日在同济大学开幕。研讨会以政治与外交、经济与合作、文化与交流三个专题,结合历史认识、台湾问题、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合作、留日学生和华侨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新世纪中日关系的走向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率领日方学者与会,来自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