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保释制度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诉讼价值,鉴于保释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及我国取保候审存在的缺陷,保释对于我国取保候审的改革和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引入保释制度的障碍及现有条件两方面对借鉴保释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少年司法保释,是指被羁押等待侦查或审判的少年提供担保,并履行必要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属于典型的审前释放机制,类似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英国在世界上首创了少年司法保释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贯彻运用。在英国,保释的适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审前羁押只是一种例外,从理论上说,无论什么性质的案件都可以适用保释,反映出了英国崇尚自由的传统。本文拟对英国保释制度构建的立法理念、法律性质、保释条件、保释程序诸方面进行简明阐述。  相似文献   

3.
孙靖 《法制博览》2013,(10):205-206
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有力后盾。其中,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因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不被羁押,但通过保证人或者保证金以及一些强制义务的约束,使得取保候审与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相比,地位显得较为特殊,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新《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但是该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在实践中依然面临较多问题。本文将以新刑诉法为视角,从现存问题出发,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中英少年司法制度——保释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三次中英少年司法制度——保释问题研讨会于2004年4月13日——14日在华东政法学院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市警察学会与英方合作召开的,会议在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及实践部门人员对英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的新一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和丰富了有关保释和  相似文献   

5.
一、英国的保释权是基本人权英国的保释是被羁押的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担保保证履行一定条件,获得释放的一种诉讼制度,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取保释放”。英国的保释是17世纪(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规定的,《1976年保释法案(THEBAIL ACT1976)》,《1998年刑事与骚乱法案》又作了明确规定。1950年欧洲人权公约和英国1998年人权法对其也有很大影响。它作为被羁押的人的一种基本人权,在诉讼程序中被确定为一个诉讼原则。对所有的被羁押的人普遍适用的。全部刑事诉讼要在被告人可以保释(包括无条件保释与有条件保释)的前题下考…  相似文献   

6.
梁辉 《法制博览》2023,(25):59-62
《公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第八十八条第一款,明确了未届缴资期限转让股权的出让人应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出资责任,但现行法缺失了该语境下出让人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后自身的权利救济,故本文予以讨论。股权出让人承担补充责任后取得向受让人追偿或者相应股权的权利。出让人应依规定行使追偿权实现其相应的利益;在受让人经催告后无法清偿或无法全部清偿债务时,出让人有权取得相应的公司股权,股权取得程序上应当尊重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此外,股东除名制度和新增的股东失权制度为出让人承担责任后取得公司的股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年保释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司法制度不到20年的实践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释放制度。但是,客观上说,我国还远未形成完备的少年保释制度。总体而言,未成年人在羁押状态中等候审判还是一种“一般规则”,而不是例外。我国少年保释制度迫切需要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释,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采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将被逮捕或者被羁押的人予以释放的制度。它起源于英国等英美法系国家,后来被广大大陆法系国家所认可。目前,保释在这些国家的适用率相当高。比如在英国,20世纪60、70年代保释率仅为40%,90年代为80%,目前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提高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适用率是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司法机关可以不必羁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能够继续学业和在家庭生活,避免其在羁押场所受到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诉讼成本,节约诉讼资源,是推进刑事诉讼程序进一步人道化的必要措施。但由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存在一定的风险,故司法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适用率并不是很高。如何把握对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尺度,对取保候审的风险该如何评估,成为实施这项改革措施的障碍。文章认为,只要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是可以避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或阻挠审判的进行,且在被传讯、审判时及时到案。同时,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对提高取保候审适用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修改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但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担保方式两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以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和担保方式的法条为基础展开分析,就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