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白书共分三章,第一章分析了日本经济景气状况,包括景气恢复中的物价变动、金融财政政策和金融资产市场;第二章分析了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企业的行为变化,特别对日本式经营的特点、变化趋势以及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章分析了家庭环境的变化及其提高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经历了10多年的调整,2002年开始进入景气恢复阶段.目前,日本经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已经不同于泡沫经济前.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新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是国内少子高龄化所带来的人口减少,而提高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率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2007年度日本经济财政白书以提高效率为副标题,首先从短期宏观经济的视点分析了长期景气恢复现状和可持续性,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性和途径,最后从分析了雇用形态多样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2003年10月发表了2003年度经济财政白皮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景气的现状及其展望,二是金融业和企业的改革问题,三是高龄化和人口减少对日本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日本内阁府编制出版了当年财政经济白书,副标题为《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Ⅳ),这是沿袭2001年财政经济白书而形成的,2001年白书的副标题为《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Ⅰ》,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白书发生的变化之一,另一个变化是将经济白书改为经济财政白书。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1947年开始出版《经济白书》,至今已出版54年,出版时间基本是在每年夏季,由经济企划厅编制,而2001年的经济白书在12月出版,由内阁府编制,书名由原来的《经济白书》改为《经济财政白书》,副标题是《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2001年经济财政白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一、2001年经济财政白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国债的持续发行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及国债风险。日本政府为了实现财政健全化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20世纪末期的两次财政改革,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当时及其后国债政策的运用。当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影响到了改革的进展,使改革出现了一些反复。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景气长期化的日本经济日本经济自2002年初开始进入景气恢复局面。2002年在前年度负增长基础上,实现了0.8%的GDP增长,2003年再次增长2.0%,2004年达到1.9%。目前进入景气增长的第四个年头。此次经济景气特征为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消费和企业投资支撑了经济增长,二是政府支出得到了抑制,三是失业率下降已成定势。关于日本经济景气状况,白书指出,2004年由于IT产业的全球不景气,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上半年受国内消费、投资等民间需求及外需的正面影响,年率达到4%,而下半年的外需和民间需求均出现了负增长,致使年增长率仅为1.…  相似文献   

9.
10.
日本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制曾经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投融资的僵化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在这一背景下,以市场筹集资金为核心的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便展开了。此次改革有如下特点:总体规模逐步缩小;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资金运用方向有所调整;加强信息披露引入政策成本分析机制等。从日本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改革方向的市场化、信息的透明和资金的重点集中投放。  相似文献   

11.
从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以达到振兴国家的战略目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的经济腾飞和高速增长,使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日本政府长期对义务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战后基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城乡之间受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了国民素质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日本财政刺激政策的实施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可以作出两种选择:根据收入,决定是否消费或储蓄;根据利息率,决定储蓄方式——现金或证券。凯恩斯的重大贡献就是用收入决定的储蓄-投资理论去置换古典学派的利息率决定的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参与经济调节,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凯恩斯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的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国家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随着各国政府对国债融资手段运用频率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大危机”后以国债发行支撑的赤字财政扩张政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抑制经济萧条的经常性手段,使得人们的“国债观”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认为,从日本的邮政民营化改革来分析日本的经济改革举措以及今后的发展动向,可以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描述日本的现实经济状况,有助于把握日本今后可能做出的政策选择.日本的邮政民营化改革政策并不明确,也并不完善,但日本政府却依然将之付诸实施,其目的就在于激发民间经济活力,试图自上而下地构建经济发展的新结构.这种结构既非原有的干预型,亦非完全的自由型经济体制.作为日本经济改革的"主体",邮政民营化具有再建财政和扶持民间经济的改革初衷,但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改革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内外部压力之下,日本颁布了《财政法》等一系列财政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对战时财政体制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在此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就是在这套财政体制的框架内,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财政政策,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陷入财政金融政策困境。由于预算税收急剧恶化,景气对策愈来愈依赖公债发行,日本的国家和地方公债已达668万亿日元,相当于1.3倍日本的GDP。日本目前是西方七国中财政状况最糟糕的国家。为实现财政重建和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日本长期萧条的制度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就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被誉为“日本经济奇迹”。然而,80年代还在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在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1997、1998两年连  相似文献   

18.
19.
日本财政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既是保证国家机能运转的物质基础 ,又是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战后日本政府根据“财政法”和“税法”规定的组织原则 ,建立了适合日本经济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 ,以实现国家通过财政进行资金的分配和再分配。本文重点研究和探讨日本财政体制及其特点 ,以便为我国目前的财政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日本财政预算日本财政预算体制基本上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日本大藏省负责编制其预算和决算。(一 )日本现行预算种类日本中央财政预算包括一般会计预算、特别会计预算和政府关系机构预算。地方财政预算有普通会计预算和公营事…  相似文献   

20.
杨勇  申皓 《法国研究》2005,(1):238-247
一、强化欧元区财政约束的必要性 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最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在通胀与失业之间进行相机抉择,则当一国偏好更多地是关注通胀时,政府为控制一定的通货膨胀而宁愿以更高的失业率为代价;反之,当一国偏好更多地是关注失业时,政府可能为减少一定的失业而不惜以更高的通货膨胀作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