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一新 《政策瞭望》2008,(12):10-13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  相似文献   

2.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三农”发展道路。“浙江人民富是因为农民率先富,浙江经济活是因为农村经济活,  相似文献   

3.
茶国文 《创造》2007,(7):60-64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吕祖善 《今日浙江》2008,(23):12-15
浙江30年改革开放发展史,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定不移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发展之路的创新史,是一部从浙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的实践史,是一部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实现富民强省的创业史。30年,浙江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并不优越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浙江现象”的奥妙在哪里?2000年7月,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概括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十六字浙江精神。2006年又在继续“坚持和发展”基础上,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字精神。善于与时俱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品质。构筑当代浙江人的精神家园,必须凝炼出与之相匹配的共同价值观。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许韬 《公安学刊》2009,(1):42-46,91
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一面旗帜与特色经验,全省各级各部门都十分重视“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5周年之际,从厘清“枫桥经验”与“法治浙江”这两个概念性前提出发,明确“法治浙江”建设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前提与保障,肯定“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丰富了“法治浙江”建设的内涵,这对于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法治浙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谏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在全体代表和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任务。这对于推动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把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巨大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荣共生。目前,浙江不仅民营经济一枝独秀,挺立潮头,国有经济的各项指标也居全国前茅。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更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改革促发展,使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发展之年,在10月底之前,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框架目标将如期完成,浙江的国有经济正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顺利完成“十五”计划、阔步迈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刻,省委及时作出了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浙江精神的重大决策。这是省委总结“浙江经验”、面向未来发展,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作出的又一战略部署。结合杭州实际,把培育弘扬与时俱进浙江精神与创新发展“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实现“十一五”发展宏伟蓝图、构建“和谐杭州”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全省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浙江精神中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为杭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顺应…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的历史。浙江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也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经验,可以概括为自觉引导,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盛长荣 《今日浙江》2008,(21):22-2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坚持以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体制机制上创新活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摸着石子过河”,一步一个脚印,促进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陈建军 《今日浙江》2010,(22):31-32
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将比以,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影响到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丁文 《今日浙江》2013,(1):59-5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巨大的发展成就,引起了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研究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的专著不断涌现。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大学张云德教授所著的《浙江现象:社会主义新视野》一书,又给研究浙江的百花园增添了一朵奇葩,格外引人瞩目。张云德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长期在浙江工作,亲眼目睹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引领下,浙江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日益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正是房地产对浙江经济贡献度越来越大,导致了浙江经济对房地产业产生了依赖症,甚至到了房地产业“伤风”,浙江经济必“感冒”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周国富 《今日浙江》2008,(17):12-13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并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浙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顺应这一发展大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认识我省山海并利的资源优势,科学谋划“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建设,适逢其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致力做“浙江最大粮商”的浙江农发集团,在“十一五”期间,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构建我省农产品安全产业链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最高表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培育和弘扬浙江精神,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是解读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发展浙江文化的必然要求。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始终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体现在浙江人民的行为中,并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这种“文化基因”进一步激活,并表现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强大精神力量。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精神必须与形势共进,与时代同行。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9.
刘亭 《今日浙江》2008,(1):18-20
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的走向。 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11,(11):4-I0002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简称浙江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客户突破了5000万,这标志着浙江通信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满怀着对用户的感恩之情,传承着“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浙江移动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间“数字鸿沟”,为农民铺设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