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新闻作为传媒界的顽疾,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中宣部等部门在部署新闻界"三项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时,再次强调了对虚假新闻报道的治理,决定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2,(1):41
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虚假广告成因及多维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大量充斥着虚假广告,其表现形式多样、出现领域繁多、广告媒体多元化。消费者被虚假广告所欺骗和误导,造成了财产的损失,更有甚者连人身也遭到损害。本文从虚假广告的现状、成因入手,谈谈虚假广告治理的必要性和多维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闻界出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等现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加强新闻工作者个人操守修养;建立有效的职业道德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大力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这次长达半年的专项教育活动,是一个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的具体行动,也是一次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学习,更是一个提高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虚假治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虚假治理行为具有很大的危害,使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受到人们的质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虚假治理行为的深层利益原因与助长这一行为的现行体制缺陷。参考信息经济学有关激励约束机制的论述,本文主张从行为鉴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行为惩罚机制三个方面相互配套,构成遏制地方政府虚假治理行为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推进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即日起向社会公布虚假报道举报电话:028.869680520社会各界如果发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刊载虚假报道,可以拨打这一举报电话,集团监察部门将对举报内容认真核查。经核实确为虚假报道的,将严肃查处,以确保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切实维护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9.
虚假新闻是新闻界割之不尽的毒瘤,挥之不去的阴影,难以磨灭的耻辱,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从1947年《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到当前开展的新闻打假,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然禁而不绝,制而不止,足见虚假新闻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竞争的加剧,虚假信息和新闻报道乘机而上,许多五花八门、耸人听闻而又荒唐至极的假新闻,堂而皇之地见诸报端,流传网页,令传媒遭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和信任危机。如震惊荆楚的《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调查》、《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离奇的《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等等等等,就是这类虚假新闻。据…  相似文献   

10.
中宣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7月23日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通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题为"纸做的包子"虚假新  相似文献   

11.
胡璐 《党的建设》2021,(3):58-58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情况。据会议通报,我省加快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在布设1741个国控监测点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虚假失实报道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杜绝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也一直在新闻界警钟长鸣。但时至今日,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受众面前的虚假失实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态势。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虚假、有偿新闻将被严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层单位和群众如发现媒体刊播虚假新闻,记者搞有偿新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显而易见,消息来源对新闻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不当使用或滥用消息来源,则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极为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新闻     
新闻界人士座谈杜绝假新闻新闻界该不该像“3.15”维护消费者权益那样清理自己的“门户”?3月8日,《中华新闻报》就此专题邀请新闻界人士举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中国记协和新闻界人士认为,《中华新闻报》在全国新闻界发起“‘3.15’曝光假新闻活动”,捍卫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责无旁贷。各媒体要通过挖根源、论危害、订措施等办法营造打击虚假新闻的浓厚气氛,让虚假新闻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让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成为从业人员的金科玉律,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净化舆论环境作出贡献。打击虚假新闻,一定要长期坚持,并讲究方式方法,对于特别恶劣的典型事件,要抓住不放,不仅要曝光,还要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大家有个交代。“新闻打假”要注意服务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达到最佳效果。各新闻媒体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新闻从业人员中  相似文献   

16.
新论摘编     
会议新闻要减少程式化报道《中国新闻出版报》刊文说,要想改进会议报道,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才是会议新闻,了解会议的新闻价值到底在哪里。现在一般的会议报道着眼点是放在了会议本身,报道的主体是会议主办者的主观意图和领导同志“指导工作”的讲话,所以,大多是枯燥的程式化的报道,而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所以,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真正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参加各种会议时,要时时想着“新闻”二字,善于从各种会议当中发掘出新闻采,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下的媒体,新闻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我国绝对是媒体大国,但绝对不是媒体强国。毋庸置疑,这些年我国传媒业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传媒社会"的新时代;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新闻职业道德水准有所下降,新闻行业管理呈现"滞后"状态,由此带来诸多问题: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误读屡屡发生,新闻表述不准确更是比比皆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纪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3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当地已制定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不当处理办法,对虚假申报、隐瞒申报的一律先停职再作进一步调查处理。今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明确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开展抽查核实  相似文献   

19.
新闻真实与失实是客观存在的一对矛盾。有新闻就存在新闻失实的问题,这可以说是新闻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远的不说,仅以新闻真实性得到大大增强的最近10年为例,新闻的失实、报道的虚假还是相当严重,可谓面广、量大。面广就是从中央到各地新闻机构,都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1979年新华社国内新闻共发了更正66条,平均每月5条半。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某一省报仅在半年多一点  相似文献   

20.
如今,人们对各行业、各领域的打假呼声高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传媒行业。对媒体来说肩负着打假的双重责任,社会层面,要积极主动担当打假先锋,披露假丑恶,捍卫真善美;自身层面,要想方设法杜绝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确保新闻事实准确,维护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