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包产到户”的实行,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而且推动了整个中国的改革进程。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实行“包产到户”是历史的进步,“包产到户”的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即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从过去看,我们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从现实看,要发展进步,也必须改革;从未来看,实现宏伟目标,同样要改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上海代表团成员时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2005年不少学者都开始对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进行反思。反思改革开放是必要的,但反思改革开放必须警惕新左派思潮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党的《章程》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方向指南,对推进中国进一步改革,起到了强大的法理支撑作用。《章程》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等等。《章程》也需要与时俱进,并成为每个党员的行为遵循。  相似文献   

5.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给我们最大启示的有十个方面: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必须把农民问题放在首位;必须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为实现党的终极目标而不懈奋斗;党需要权威,但权力必须制约,全党同志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来保障党的民主集中制;在革命和建设中要切实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关键,是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密切党群关系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接班人问题至关紧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说明这一点,关系到我们能否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并遇到各种障碍和问题时,就更需要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加以说明。对这个问题,既需要依据当前的现实来论证,更需要从对历史的考察中加以说明,即从历史中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蕴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既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了一些基本原则、取得了许多基本经验,巨大成功的实践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坚持原则的正确性和取得经验的有效性,因而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应当继续坚持和运用这些有效的原则与经验,本文试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和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深入研究、分析这一科学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开放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尤其是近22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事实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不实行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中国要大发展,就必须大开放。正如邓小平所说:“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他还说:开放不坚决不行,“一个好班子,搞改革开放的班子,就要明白地做几件开放的事情。凡是遇到机会就不要丢,就是要坚持,要干起来,要体现改革开放,大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开放,包括“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  相似文献   

10.
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更伟大的胜利。三十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庄严选择,是改革开放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对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经验的汲取;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性和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教条主义倾向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第一个提出先"建立小康社会",然后在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认真总结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重大问题。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取得成绩又发生重大失误,但他从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宝贵经验等方面为后人积累了重要条件和资源;邓小平坚持正确,纠正错误,实现党的工作中心的历史转变,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江泽民、胡锦涛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这一道路作出新贡献和增添新内容。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新表述,可概括为党的领导、核心内容、发展内涵和目标指引四个层面。我们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发展进步唯一正确的道路继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今,我国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由于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中国道路问题上出现了杂音,因此,全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前进的方向,牢记两个"务必",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60余年的风雨历程。这60余年,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历史阶段。前30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后30年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究竟怎样看待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才是正确的,笔者认为:前30年在重大挫折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后30年在改革开放中成绩举世瞩目但问题引入注目,后30年是在前30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是探索、铺垫与继承、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发展是硬道埋"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科学。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正在逐步引导和指导我国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新的发展观呼唤新的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的支持。随着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理念的提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同危害已久的“左”倾指导方针的决裂,从思想、政治、组织上全面进行拨乱反正,不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30年来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这次会议的确是摆脱困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决定性环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从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过程,实践上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序幕渐渐拉开的历史过程,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体系创新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历史过程,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建设高度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面对21世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质变升华关键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起点上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使辩证法走向历史的深处,以实践观更新了以往哲学家观察历史和现实的方式,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启蒙,更新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形成了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图景。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形成了灵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自觉。推动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必须深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及其中国化进程,形成与当今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气象,这是推动中国改革的实际需要,也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直气壮地反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或"左"或"右"两种错误思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