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朱德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我国手工业唯一正确的出路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造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要尊重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朱德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体现,其论述至今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对陈云的了解和接触,主要是在手工业改造和轻工业、集体工业的发展中。陈云在指导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提倡继承和发展手工业优良传统,以及巩固和发展集体工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们党及时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并把它作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陈云积极参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制定和执行。1953年12月,经过中共中央批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  相似文献   

3.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20):47-4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3年起,在国家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中央已在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云南解放以后,在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云南与全国一道进入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时期,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等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内容是在农村逐步推行由互助合作到初级进而到高级的农业合作化。为了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委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于一川兼任书记、部长的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农村工作部。在内地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朱德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手工业的思想,诸如: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组织手工业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手工业生产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发展手工业的思想,是朱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7.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所发生的阶段不同,所涉及的内容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不同,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内在的、历史的逻辑联系,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者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前期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有利的条件,也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辛岩 《党史文汇》2006,(1):12-14
2006年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50周年.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11):37-38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人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对立起来,对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出不同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在客观上否定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作出符合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根据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转变的理论和国家资本主义学说 ,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的国情和社会现实特点 ,成功地提出和实践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过程 ,进而体现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从字面上看 ,仅一字之差 ,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区别 ?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 ?2 0世纪 50年代初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 ,通常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 ,即社会革命。当生产关系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 ,在阶级社会 ,就要求先进的阶级通过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 ,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 ,由此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则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 ,通过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旧…  相似文献   

13.
余金成 《学习论坛》2009,25(11):12-14
中国改革最具突破意义的实践是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改革战略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而“以人为本”体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关注,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单纯优胜劣汰机制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1953年开始的我国农业合作化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正确、适时、成功的,其标志是解 放了生产力,符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合作化是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 选择;合作化的速度是毛泽东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变动的;合作化基本执行了“自愿、 互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有没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及其效果几个方面反思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曲拆认识,进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仍然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从资本主义“尾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认定过程;它在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是社会生产力要求的一种形式,应该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前后,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私营出版企业普遍面临困境。对此,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背景下,1950年商务印书馆通过实行出版与发行分工、接受国家加工订货、调整出版方向等举措,开始了整顿和初步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商务印书馆率先实现全面公私合营,运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完成了企业的国家化。商务印书馆的改造历程极具代表性,并体现了私营出版业的特点和时代的变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改造决策形成的阶级阶层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 ,本文试从阶级阶层角度对改造决策的成因作一剖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 ,企业工人盼望改造 ,干部阶层在决策中起主导作用 ,民族资本家的反限制斗争客观上推动了改造 ,农民、小资产阶级总体上愿意接受改造 ,知识分子拥护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决策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是干部阶层整合各阶级阶层人民利益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三大改造是否符合我国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它对我国工业化进程起什么作用?本文着重从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发展关系的视角对此作出探讨.认为它符合当时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它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上海私营批发商转业外埠,是本市转业出路狭窄和紧缩政策双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资金短缺的内地省市听闻上海批发商资金多且转业出路狭窄,纷纷到沪吸收批发商资金以发展地方经济。面对转业外埠,大多数批发商开始是惧怕的,但沪方认为转业外埠是可行之路,在两地政府的紧密合作和动员辅导下,有些批发商选择了转业外埠的“双重改造”之路。上海批发商转出和内地省市接收是在中央对私改造方针和沪方、接收省市、批发商“三方协议”基础上有序进行的,但在吸收人资比例、人事安排、财产清理、存货处理等方面也出现不少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旨在构建单元的经济结构,从当时的决策看,确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巩固新生政权的客观需要。而目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则是对多元经济结构的肯定。对这一政策性转变,不少人尚存疑虑。本文试就这一重大是非问题作一辩析、认为发展非公有经济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辩证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