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因车祸、高坠及伤害等导致的肢体骨折日渐增多,都涉及到对骨折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本研究选择不同年龄人体长骨线性骨折的X线片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到不同年龄人体长骨愈合的影像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根据长骨线性骨折X片表现推断骨折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支持,初步探讨根据骨折X片表现推断骨折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蔡某,男,60岁。2009年10月4日因交通事故受伤,致双侧耻骨上支骨折、左侧股骨干骨折,行手术治疗后股骨干骨折愈合不佳。2016年1月13日X线片示"左侧股骨干骨折植骨、内固定术后改变,骨折大部分愈合,左侧股骨头坏死表现"。2016年1月25日蔡某要求本所就其左侧股骨头目前病变与本次交通伤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3.
高频超声与 X线对照诊断肋骨骨折 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胸部暴力所致机械性损伤中 , 诊断肋骨是否骨折 , 以往在影像学诊断中通过传统 X线摄片 . 肋骨骨折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 , 大多数肋骨骨折可通过常规肋骨正位片作出诊断 , 但在少数情况下 , 却不易显示骨折征象 , 以致错漏诊断 , 应用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中可将 X线所不易查出的肋骨骨折检查出来并对临床法医学鉴定具有可靠确定诊断意义 . 现将 28例肋骨骨折的 B超与 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 探讨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4.
Zhang W  Wang JW  Hu YL  Zhu JH 《法医学杂志》2011,27(1):39-42
目的 评价X线、CT、MRI及CT气-碘双对比造影4种方法在肩关节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肩关节损伤患者行X线摄片、CT扫描、MRI成像与CT气-碘双对比造影检查,观察、分析4种方法所得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摄片对骨折的诊断率为52.8%,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为0%;CT对骨折的诊断率为72.0%.对软...  相似文献   

5.
在胸部暴力所致机械性损伤中,诊断肋骨是否骨折,现在影像学诊断仍首选传统 X线摄片。肋骨骨折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大多数肋骨骨折可通过常规肋骨正位片作出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却不易显示骨折征象,以致错漏诊断,给临床法医学鉴定带来一定困难。现将 26例胸部损伤可疑肋骨骨折分别应用常规正位 X线摄片和 X线透视点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并综合分析,探讨透视点片在肋骨骨折临床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文收集 26例外伤所致肋骨骨折,其中左侧肋骨骨折 15例,右侧肋骨骨折 11例。男性 21例,女性 5例。…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股骨头坏死后是进行保守治疗还是人工假体置换,不同的结果与法医学鉴定及审判关系密切。现把近期鉴定的2例案件报导如下。案 例【案例1】 余某,男,2 9岁。1998年9月2 1日因高处冲下后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9月2 8日行复位内固定术,10月10日出院。1999年1月2 0日因骨折延迟愈合而行自体髂骨植入术。1999年10月19日委托法医学鉴定,当时因内固定尚未拆除、植骨术后骨折线仍隐约可见,尚未达到临床愈合而未作伤残鉴定。2 0 0 0年4月1日,X线片示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并轻度塌陷变形,经多处治疗后股骨头愈…  相似文献   

7.
鼻部外伤造成的鼻部复合骨折中,采用X线平片检查容易漏诊上颌骨额突骨折。随着CT的广泛应用,使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漏诊减少。本文作者对2004年至2007年受理的100例外伤性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鼻部复合骨折中上颌骨额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其法医学伤情鉴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骨折活体检验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胫骨平台骨折的鉴定例数较少。本文作者收集的11857例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件中,经X线摄片的胫骨平台骨折62例(0.523%)。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杨某,男,34岁,因交通事故致左腕部受伤。查体:左腕部畸形、肿胀明显,纵叩痛,局部压痛(+),可扪及骨擦感。X线片示:左桡骨骨折断端可见骨碎片分离,骨折断端累及腕关节面。诊断为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尺骨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在司法鉴定过程中,法医发现伤者杨某双手罕见畸形。1.2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0.
Li YF 《法医学杂志》2011,27(1):43-46
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需要对骨折形成时间进行鉴定,因此,研究和探讨骨折形成时间的评定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及法医学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测量、脉冲测定、数字影像学技术和骨密度检测技术等在评估骨折愈合程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认为综合利用多种评定手段,能为骨折形成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一名37岁女性遭受丈夫殴打,造成下肢受伤。医院诊断为右髌骨和左胫骨骨折,伤者遂接受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由于丈夫否认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声称其下肢骨折系交通事故坠落伤。警方遂委托对该女性的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经过审阅X线和CT检查资料,结果为伤者右侧髌骨骨折、左胫骨骨折,以及左眶内侧壁骨折。鉴定意见为髌骨的横向骨折系由肌肉的牵拉暴力引起,左胫骨损伤符合直接和间接外力所致,左眶内侧壁骨折在施暴期间形成的可能性较大。本文阐述了运用影像学技术对家庭暴力案件与交通事故损伤进行鉴别,强调了影像学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二分髌骨较罕见,系因青春期二个或多个髌骨骨化中心(化骨核)未融合而形成,临床误诊为骨折的屡有报道。为提高对二分髌骨影像征象的认识,避免法医学鉴定失误,现分析行法医学鉴定的3例二分髌骨资料并结合文献,阐述其形成原因、组织学变化、影像学征象及临床症状体征。3例被鉴定人均为成年,因膝关节外伤后出现膝部疼痛,曾被医疗单位诊断为髌骨骨折,委托损伤鉴定2例,伤残评定1例。依据Saupe’s分型法,其中Ⅲ型2例,Ⅱ型加Ⅲ型1例。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熟知二分髌骨影像学征象并与髌骨骨折鉴别,可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实践及法医检案中常会遇到因为闽片人对骨解剖及正常变异的X线影象不了解,而将骨曲正常变异的X线担象误认为骨折线的情况。现将一例烧血管沟误认为挽骨骨折的案例报告如下:塞话摘星韩某,女,32岁。既往体健,无外伤史。自诉:1994年2月25日晨8时许,推自行车上班途中被一块砖头击中左前*。当时感左前*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使前在某大医院诊治。经对受伤部位行X线摄影,诊断为外伤性左挠骨中上段骨折。受当地公安机关的委托,对其左前*的损伤进行了临床法医学鉴定。活体检验所见及法医学鉴定结论:伤着韩某,年轻女性,步入诊…  相似文献   

14.
MRI检查在隐匿性骨折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隐匿性骨折是MR I检查技术出现以后的一种新的骨损伤概念。以往因X线平片和CT检查难以显示隐匿性骨折的直接征象常被漏诊或误诊,因此,骨外伤后能否正确识别和诊断隐匿性骨折具有法医学意义。作者对33例骨外伤案例进行了常规MR I序列检查,旨在提高法医伤情鉴定中对外伤性隐匿性骨折的认识,预防和减少该类伤情案例漏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骨纸板骨折并不多见,极易漏诊。随着CT检查的普遍应用,筛骨骨折越来越多见。本文统计25例案例后发现,作为眶部骨折常用检查手段的X线片和CT扫描相比较,X线片对筛板骨折漏诊率相当高,易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因此,笔者建议对眼部受伤后高度肿胀消退较慢且影响视力的病人应行眶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作者统计了在法医门诊鉴定中遇到涉及筛骨纸板骨折的25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伤者特征:男性18例,女性7例致伤物:22例为拳头击伤,3例为砖头拍伤。确诊时间:最短者伤后1小时,最长者伤后6天。2典型案例案例1齐某,男,57岁…  相似文献   

16.
鲁平  包朝胜 《法医学杂志》2005,21(3):210-211
寰枢关节的脱位及枢椎齿状突的骨折在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中比较常见,在一般伤害案件中不多见。此类损伤临床症状和体征视其是否伤及神经系统而有所不同,骨折或脱位主要通过影像资料来鉴别。笔者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此类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例1:某男,35岁,因故与人发生争执中,被人用手扼住颈部抵于门框上。次日因颈部疼痛去医院就诊。X线片报告“齿状突骨折、半脱位”,后在局麻下行颅骨牵引术(2kg),术中因体质较差曾发生晕厥(具体情况无记载),故停止牵引改用颈托支架固定,治疗期间多次进行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齿状突半脱位或…  相似文献   

17.
长骨骨折的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又称骨不连)是骨折较为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约5%~10%[1],严重影响伤者的健康,其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确定,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掌握适当的鉴定时机,科学界定医疗终结时间,合理把握鉴定事项,对案件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鼻区骨折在头面部损伤案件中比较常见,由于鼻区骨质位置、形态、结构的特殊性,抗击力低下,容易重复受伤,且骨折愈合较差,因此准确判定骨折成伤时间对法医鉴定结论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近年来,观察的125例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并举1例案例,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组资料取自本鉴定中心2008年~2014年受理的鼻部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共125例,致鼻区骨折  相似文献   

19.
高东 《法医学杂志》2010,26(2):153-154
1 案例 杨某,男性,50岁,某年4月6日在一起邻里纠纷中被他人推搡致臀部着地受伤,即刻至某医院就诊,摄X线片示右侧股骨人工假体柄周围骨折.杨某为此花去近十万元治疗费,因难以与对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遂提出法医学鉴定申请.为明确杨某的右股骨人工假体柄周围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及其与本次臀部着地外伤的因果关系,特委托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20.
81例外伤性鼻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鼻部损伤后骨折的特点、确诊的方法及法医学鉴定的相关问题。 81例以鼻部外伤为主诉 ,经鼻骨拍摄X线侧位片 ( 62例加做鼻部CT扫描 )检见有鼻骨骨折的患者 ,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单纯性线性骨折 19例 ,骨折移位者 11例 ,粉碎性、多发性骨折 4 0例 ,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或 (及 )伴眶骨骨折 11例 ;轻伤 58例 ( 72 % ) ,未构成轻伤 2 3例 ( 2 8% )。多数鼻骨骨折为粉碎性、多发性 ,且可伴有其它部位骨折。鼻骨X线侧位片只能明确部分粉碎性骨折及部分移位明显的骨折 ,CT扫描能确定鼻部骨折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