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戴眼镜看不清字,戴上眼镜又难受。直到有一天学校请来了董文亮爷爷教我们做‘明眼操’,眼睛才舒服了。”这是红旗小学的一名学生做“明眼操”后的心得感受。今年70岁的党员董文亮义务传授自己发明的“明眼操”20多年,使许多学生的近视眼得到治愈和改善,学生、家长亲切地称他为“明眼大使”。  相似文献   

2.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头禅”,“口头禅”也常常代表了一个人的品格和德性。熟悉和了解优秀共产党员、廉政楷模马生贵的人,都知道他有句“口头禅”——“穷操!” 老马一生崇尚简朴,从不铺张。对铺张浪费疾恶如仇.他长期工作在一些人看来是“肥缺”的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所长的岗位上,求他的人成千上万,请他吃喝玩乐,送烟送物送“红包”的常有,可老马硬是“不进油盐”,他容不得任何单位和个人去“穷操”。记得有一次,老马随车当“考官”考核驾驶员,天气又闷又热,看看日  相似文献   

3.
刘福奎 《党课》2006,(7):59-59
最近,某乡党委换届,党委书记调走,当地许多老百姓说:“送他辆汽车都不多,他确实为百姓操透了心、出尽了力。”当然,老百姓并没有真买汽车送给他,买了送去这位乡党委书记也绝不会要。但是这反映了老百姓对这位乡党委书记的爱戴。与这位乡党委书记相比。有的干部调走,老百姓则拍手称快,说“早该走了”。从这话就能看出这位干部在任期间并没有给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和好事。  相似文献   

4.
前些时,报刊上不断出现“给毛泽东当厨师”之类的文章,读来将信将疑。后来,有朋友称:“那些文章都是捕风捉影,真正给毛泽东当厨师的人什么都没有写。” 终于,我们在中南海画册编委会的会议室里,见到这位给毛泽东做了二十几年厨师的人。他已过80高龄,却依然身板硬朗,头脑清晰,富态而有风度。他操一口浙江官话,说起毛主席来,可谓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5.
许步广 《求贤》2006,(5):30-31
在这个近乎浮躁的年代,我按捺不住要向您介绍刘建高。坦率地说,刘建高算不上普通意义上的人才或者英雄;当初我与刘建高结识,也实在是不经意间的偶遇。他个子不高,也算不上英俊,操一口山东腔普通话;但我很快就被他充满活力的人格吸引了。当时,他是驻津空军某基地的基层单位政委,却俨然一个“外交官”,牵头协调整个基地的“军民共建活动”。起初我纳闷,他并非专司此职,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细细观察,他的亲和力不是来自利益关系,更不是他本人有什么背景;而是他身上有一股独特的活力,有一种让人无法回绝的执着。  相似文献   

6.
相逢1922年10月初的一天,在李大剖的家中,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小个子客人正和主人一边吃茶,一边愉快地交谈,这位客人就是来自上海经北京要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的陈独秀。在谈到莫斯科的党员时,李大制提到了霍秋白:“你到北大那一年,他是北大旁听生,说起来算是你的学生。当年他就入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被捕的学生中也有他。”李大利说话时拿出一叠《晨报》,在“莫斯科通信”专栏里,清一色地刊登着溜秋白从莫斯科寄来的文章。“他是什么时候去莫斯科的?是C.P吗?”陈独秀急急地问,“你到上海那年,他就去莫斯科了,当…  相似文献   

7.
<正>他叫汪权,是天伟化工厂电氯车间的中控主操。2005年3月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本着“从工作中学习,到工作中运用”的理念,细心琢磨、精心操作,身怀一颗匠心,深耕一线。2022年他被评为天业集团“操作技能标兵”,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他扎根化工一线18年的心血。用敬业书写工匠精神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氯氢处理中控主操,到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只有他可以完成3K压缩机与小透平的相互切换。今年41岁的汪权,自身完成了从“工”到“匠”的蜕变,更见证了新疆天业从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到目前形成了14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400万吨新型干法电石渣制水泥、180万千瓦热电、600万亩节水器材等生产能力的新疆工农商一体化大型国有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别让党操心     
别让党操心明绍泉有位老兄,每次喝酒时,总是说这么一句话:“在喝酒问题上,我从来没让党操过心。”确实,他喝酒时,从不怠慢,从不掺假,更不用别人劝。只要轮到他喝时,这位老兄就立刻举杯一饮而尽,继而杯底朝天,在空中一停,点滴不掉,喝得痛快淋漓,果真不让人操...  相似文献   

9.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有一天深夜,他去实验室检查,发现一个学生还在那里做实验,卢瑟福便问他“你上午干什么了?”他回答说:“做试验”又问:“下午呢?”“做试验。”这时卢瑟福提高了嗓门:“你整天做实验,还有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问题问得真好!它不仅适应于科研,也适应于各行各业,包括政界。由此我有几点想法:一、不要只做不想。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一天到晚显得非常忙,白天办公室里来人排队,晚上家里谈话预约,习惯的看法总认为这样忙于工作的领导就是好领导,其实并非尽然。领导干…  相似文献   

10.
袁浩 《奋斗》2009,(12):61-61
年终岁尾.各单位及个人大都要做年终总结。时下.有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做个人总结时。喜欢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把成绩都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有些工作他根本没沾边,但加上了在他的“倡议下”、“指导下”、“帮助下”等字眼,就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政绩。对这种“算账”方法和总结模式。群众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木匠     
成新平 《学习导报》2011,(21):51-51
在白衣港那个丁点的地方,不足千人,却有两个木匠,论“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比。一个叫柏秋,他的木工活虽然做得“很摸”,但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快是糠头慢是米”,经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一个叫高祥,他的手艺是以快取胜,虽然有些“毛快”,但他起早贪黑,有时一天可做几样小家具,同样受村民喜欢。他们一慢一快、一粗一细,各有所长,村民各取所需,两人均生意兴隆。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他以情带兵,做温暖兵心的一盆火;以心带兵,做战士的贴心人;以知识带兵,做战士成才的铺路石。他多次荣获“优秀带兵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新时期爱兵模范指导员”和“新时期党的优秀基层干部”等称号。2002年7月,。他光荣当选“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并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如今,走上领导岗位的他,  相似文献   

13.
最近,某乡党委书记调走,当地许多老百姓说:“送他辆汽车都不多,他确实为这方百姓操透了心、出透了力。”当然,老百姓并没有真的买汽车送给他,就是买了送去,人家也决不会要,但这反映了老百姓对他的爱戴。与这位书记恰恰相反,有的干部调走,老百姓拍手称快,说“早该走了”——听这话就知道这位干部在任期间没有给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和好事。从老百姓对这两类干部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 谁为人民群众办事一心一意,竭尽全力,谁半心半意、三心二意,老百姓心里最清楚;谁该奖谁该罚,百姓心里有杆公平秤。  相似文献   

14.
苹果情缘     
今年7月的一天,山西省万荣县大礼堂门口,一棵苹果树被搬来了。只见一位老农模样的人站在树前,操着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高声讲解着苹果树改形技术。闻讯赶来的农民有六七百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位讲解者就是69岁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市昌平区日川果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张显川教授。他不辞辛劳奔波数省推广苹果改形技术,他说:“果农增收是我一生的心愿!”  相似文献   

15.
他的理想是做白领,西装革履,收入丰厚。但大学毕业后他做了义工,日夜奔波,不名一文:他想做个贤孙,好好孝敬把他带大的婆婆,可婆婆病逝之时,他连奔丧都没能做到;他想做个有情郎,可在女友“要么放弃义工要么放弃我”的选择前,他要了后者。这个至情却又无情的25岁小伙子,叫张海峰,是重庆绿叶义工协会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16.
商人丁海玉几乎把每一家和他做过生意的公司告上了法庭。他这样做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委屈,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胜诉获得暴利。他付出的成本就是行贿法官。最后中纪委介入,终使他倒在了这一奇特的“商业模式”之下,也引发了当地司法系统的“地震”。据调查,丁海玉案件中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共有38人,包括12名厅级干部,26名处级干部,其中法官25名。  相似文献   

17.
梦生 《廉政瞭望》2005,(12):29-31
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要卖出自己的器官——“当时我女儿就扑过来哭了,‘爸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守着25项国家专利,却债台高筑——“补上那16万元我认为是小事”; 最近几年,他成了与垃圾亲密为伴的人——“跟垃圾打交道很有乐趣”。  相似文献   

18.
目前独身的梁锦松,曾被传是一个重工作而轻生活的人。但是,和他接触过的人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评价他是“情趣男人”。平日里开保时捷的梁锦松,并不认为做了财政司司长,就应该给人留下一种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因为他也是人,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不觉得自己在做官,只是出来为香港做点事。”的确,梁锦松一点也没有官僚的习气,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从警校毕业分配到郴州监狱工作的唐德忠,由于有文化、懂法律,做犯人思想工作很有一套办法。可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做思想工作的高手竟然被犯人的叹息声“策反”。  相似文献   

20.
艾思奇,一个奇怪的名字,不少人还以为是个外国人,原来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大众哲学》,于1936年1月出版。这本“把哲学还给民众”的通俗化哲学著作.不到5个月就连续出了4版.十多年一直成为该出版社的畅销书,创下了连出32版的奇迹。蒋介石骂他的《大众哲学》害死人,还操着浙江奉化口音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