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前,东营市政协出版发行《渤海波翻唱大风》文集,这套红色文史资料,共分火种,烽火,丰碑三编,上下两册,共计97万字,近300多幅老照片。时间跨度从1921年到1949年,收集整理了东营地区早期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历史资料、回忆文章、档案资料190多篇。  相似文献   

2.
《天津人大》2008,(2):33-33
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严重的冰雪灾害。春节前,根据市委紧急会议精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了向南方雪灾地区献爱心捐款活动。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市级机关的干部职工,我们要带头响应市委的号召,积极向南方雪灾地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和支援受灾地区群众尽快度过困难时期,过上一个祥和的新春佳节。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共为南方灾区捐款34600元。  相似文献   

3.
闽文化经过秦汉魏晋南朝时期的形成和融合,隋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时期迎来了它的全面繁荣。同时由于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交往的增多,闽文化又增加了阿拉伯、印度、东南亚等异域文化的新鲜血液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是贵州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由于贵州民族地区复杂的历史环境,客观上带来了儒学传播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民族战争、兴学校、办书院、游学、修方志等成为贵州民族地区儒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贵州民族地区儒学发展与传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民族文化建设注入鲜活的动力,而且加快了整个西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思想史中,道德教育价值观极为丰富。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哲人对中国社会和道德教育价值的认识、综合、判断、论证和思考的结晶,是道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道德教育上升到一种价值自觉状态的标识。因此,可以说中国道德教育价值的观念史是以儒家为轴心的各种道德教育价值观交互作用的辩证发展史。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原始氏族社会发展为奴隶制社会,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道德教育价值观由自发状态发展为自觉活动的渐进萌生过程,是整个中华民族道德教育价值观史的开创时期,其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孔氏南宗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孔氏南宗秉承深厚的家族传统,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南孔士人出任各地学官,创办和主持书院,革新族学,效果显著.不仅推动了浙西南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兴盛,而且在发展文化和传播儒学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南孔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不仅是浙西南地区区域文化思想的载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传统儒家思想在南方地区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地区出现回回人的足迹,最早可追溯到辽金时期。然有辽一代,回回民族尚未形成,因此我们只能将其称之为回回人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当时在呼和浩特地区有无回回人定居目前虽未有明确的史料可以证明,但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逻辑与事实的逻辑两方面来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8.
北晚 《政协天地》2013,(5):51-53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相似文献   

9.
袁靖宇 《群众》2011,(12):80-81
“十一五”时期,是江苏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比较快和比较好的时期。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我省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全省已与17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高等教育办学机构4个、合作项目158个。五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学历教育受益人数6万人、非学历教育受益人数达3万余人。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整体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0.
管理与和谐     
《公安研究》2011,(8):91-91
毛卫平在《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革命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即质变时期与量变时期的交替过程。革命时期靠革命实现根本变革从而实现发展,和平建设时期靠管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和谐并实现发展。今天,我们面临从革命到执政和建设、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双重转变,和谐是时代的最强音,和谐与管理的关系成为必须高度  相似文献   

11.
郭声琨 《当代广西》2011,(19):11-11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成果社会共享,这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特殊意义。“十一五”时期是广西民生工作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十二五”时期,广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步伐,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大程度地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修瑭 《台声》2010,(2):64-71
花莲古称奇莱。据《花莲县志》记载,直到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汉人才到这里拓垦。到了日据时期,又有大量日本移民到花莲地区务农。1945年10月,台湾光复,花莲成八县之一,县治设于花莲市。现在的花莲县管辖1市、2镇、10个乡,面积4628.571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5.3万。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春秋》2011,(1):1-1
在常人的印象中.辛亥革命的中心区域主要在武汉、广州、上海等南方城市,而位于北方的山东,辛亥革命时期是无足轻重甚至是被动的。《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历程》一文,用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了山东辛亥革命是全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炎黄精神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前轴心时期、轴心时期、轴心后时期、新轴心时期几个阶段。前轴心时期由"三皇"、"五帝"、"三代"构成,其特点为"祭由神农,政由黄帝";轴心时期,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着道而构建,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轴心后时期包括"黄老道德之术"、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是炎黄、道儒的融合时期;新轴心时期以全球化为历史背景,当前表现为由中国智慧所制定的惠及全球的游戏规则正在成为国际共识。  相似文献   

15.
回顾“十一五”时期河北省统一战线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统一战线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轻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两个地区轻工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研究它们的发展趋势,对制定我国轻工业未来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北、东部两个地区的相反走势笔者用相当长的时间,对解放以来轻工生产力地区布局分析后发现,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轻工业发展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趋势正好相反。主要表现在:从在全国轻工业中的比重看,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比重走势相反。解放以来,轻工生产力地区布局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轻工生产力西移时期。从1953年到1960年,西北地区从3.3…  相似文献   

17.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他曾主张君主立宪,后来转变到民主革命的阵营里来,最后转变为新民主主义者。辛亥革命前后,他在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及参加反袁护法斗争中名声卓著。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影响云南人才分布不平衡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朝新  侯峰 《思想战线》2002,28(2):75-78
明代是云南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后的清王朝建立 ,在云南依然推行“尊孔读经”的文教政策 ,普遍设立义学 ,在一些边远民族地区兴办儒学。明清时期 ,云南地区人才大量涌现 ,这既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 ,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才分布的基本格局 ,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政治和经济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唐朝贞观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较好的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及唐王朝统治集团,顺应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对民族问题作了较为妥当的处理,使一度紧张的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出现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为调动各民族间团结和谐的积极因素,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加速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云南的汉族不是土著民族,都是从内地迁到云南的。历史上,汉族人迁云南主要是在三个时期:一是汉晋时期;二是唐代(南诏时期);三是明清时期。前两个时期迁人云南的汉族,在少数民族的汪洋大海中被融合或“大化”。云南现代汉族主要来源于明清时期。一、汉晋时期入迁的汉族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中央集权较为强大的时期,但这一时期北方的匈奴民族也处于兴盛阶段。汉王朝无力开拓北方回土,只好着力开发南方,因为当时南方民族众多,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足以同中央政府抗衡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调集巴蜀地区的士卒进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