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自强 《工会博览》2008,(17):50-50
近日,燃气集团工会主席王志军来到液化公司配送分公司供应站,为全体农民工赠送图书,受到了全体职工的热烈欢迎。液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司工会主席王继明,集团培训中心副校长耿小林、主任韩广力及配送分公司的有关领导共同出席了赠书仪式。  相似文献   

2.
王颖 《工会博览》2006,(1):25-25
近日,北京燃气集团液化石油气公司工会召开2005年度总结表彰会.来自公司各基层单位的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这本是一篇报道的题目。刊登于今年6月11日《四川青年报>的这篇报道说:内江市财贸学校16岁的女生蒋小利,因去年曾拿过寝室同学放在枕头底下的60元钱,受到校方行政警告处分。今年5月初,该寝室另一名女生100元钱失窃,校方及同学均怀疑乃蒋小利所为。蒋“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逃避众人怀疑的目光”而自杀。 100元钱与一条生命,无论如何也难以划上等号。校方“情况汇报”中这样分析蒋小利的死因:“……蒋小利总以为别人在怀  相似文献   

4.
消防部门的工作,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环境的影响。今年3月29日,辽宁省葫芦岛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锦州20-2天然气分离厂的一个球形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如果液化气发生爆炸,并引发周边油气的连锁爆炸,整个葫芦岛市新区将被夷  相似文献   

5.
王继明 《工会博览》2004,(17):26-28
为推进公司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安全意识,创造安全生产氛围,调动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液化气的安全供应,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北京市  相似文献   

6.
马春燕  洪运 《工会博览》2014,(31):39-39
“你们看这个胶化仪的温度显示,咱们将树脂片磨成粉末,然后通过加热看液化的粉末是否会起拉丝,如果不起拉丝,说明咱们这批产品是合格的.”在新福润达绝缘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车间1层的检测室里,安春成正在手把手地教新来的两名徒弟.这间不到6平方米的检测室放着各种化验设备,安春成的办公室也设在这里,她的办公桌上并没有摆放一些花花草草之类的装饰,而是一本本整齐的化验记录本、化验仪器使用说明等。  相似文献   

7.
<正>在多少次因道路施工单位的野蛮施工,导致地下液化燃气管线泄露的抢修现场,人们会看到身穿印有"北京燃气"字样及图标的抢修人员,在紧张有序地作业,设置警戒线,确保百姓人身及财产安全。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个人的工作岗位目前属于政工,不属于生产。然而近三十年在燃气行业生产、运营、抢险、服务一线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使他能够从容地应对和参与抢险作业,他就是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分公司客户服务二所副书记、工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站牌下,一圈套一圈的候车人。引颈翘望,颈酸车不来。交通高峰期,无可奈何。来啦,车来啦,刮起一股旋风,人群骚动,全涌至路边。离老远,就传出售票员的招呼声。哦,专线车。上,上,谁知公共汽车来不来,别错过。反正,收费不贵,快上。火车站专线,西郊专线……一辆,又一辆。专线车“普渡众生”,拥挤的车站终于舒一口气。顿解“燃眉之急”既不是司空见惯的公共汽车,亦不是气派舒适的“的士”,而是一支新型的车队——专线车。广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的集资专线车队,不受收发时问的约束,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亦不受规定的站次线路的局限,灵活机动,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9.
3月2日云色如铅。天还是不紧不慢地下着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我讨厌下雨,尤其是这种不死不活的窝囊雨。没有回头,她走了。影子是白色的。永远都是这么洒脱,雨天里偏穿一身白。灰暗的空气里给你一股醒目、清新的感觉。艺术家嘛,讲求的是“效果”。当然,她不用洗衣服,家里有的是人,秘书、阿姨、警卫员……电视开着,冰箱也忘了关。椅子上、沙发上堆的全是衣服。每次她来,都跳上桌子坐。以后,这桌角可要寂寞了。我叹了口气,心中袭上一阵不可名状的空虚。空虚吗?房子再大,没有了人,便觉得阴沉沉的。钱再多,没有了她,  相似文献   

10.
嘴硬的鹦鹉     
大家都知道,不让病人知道的病,是癌症。病人自己知道,却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病,是性病。把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是泡病。面无血色,不能吃盐的是肾病。受不了大补的是虚病。脑满肠肥,说话无度,舌苔发黄的是实病。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不是躺在桌上,任人修改的教科书。历史是会微笑的,会叹息的,会欢喜的,会愤怒的。历史会活生生地奔跑,或坚忍地缓缓而行。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表情,而不只是图像。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行动,而不只是记录。历史是此时此刻,我们的视线,我们的足,我们的心。每一个人的悲欣说出你的悲欣,每一个人的命运融入你的命运,20年,中国,我们的历史写进了你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各种“病”     
冯景元 《法制博览》2011,(16):58-58
大家都知道,不让病人知道的病,是癌症。病人自己知道,却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病,是性病。把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是泡病。面无血色,不能吃盐的是肾病。受不了大补的是虚病。脑满肠肥,说话无度,舌苔发黄的是实病。  相似文献   

13.
带泪的秋收     
又值深秋。斜阳金黄,秋叶金黄,收获的季节里泛满了金黄。对面。高等学府的校门,好庄严好辉煌。唯独她,默默伫立在深秋的风中,手里捏着一张白纸。“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录取通知单”,应该,也是收获,“为什么,属于我的,就不一样?”她喃喃着,一滴泪水跌了下来,落入深秋的金黄中。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个地方,她拉着他的衣袖,“陪我跳舞去。”她是业余歌舞团的演员,那苗条的身段,那动人的歌喉,  相似文献   

14.
刊中刊     
《南风窗》1991,(1)
我们上班,人海同游,如潮汐,漫卷人问路。人间路,沟壑仍多,最难逾越的,是人心上的深壑。没有一片绿叶是相同的,但夸大人的差异便是自深沟壑,自高壁垒。在后来者面前,我们是前辈:在先行者面前,我们是晚辈。在下级面前,我们是上级;在上级面前,我们是下级。每个人都可能是他人的先行者,他人的下级。既然上班一族都是共和国的主人,都以工资为生,那么可以说,我们又都是共同事业的雇员、打工仔。总理与传达,概莫能外。该怎么说你?上司! 我不愿你在我的心中溺死,我也不愿在你的心中遇溺没顶。谁知我心?准知你心? 于是我们呼唤桥,尽管先后不一,声调不一。“没有不能造的桥。”桥梁专家茅以升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的体内流淌着前辈赋予的热血。感,悠悠岁月,寸寸丹心。上学时期,工作以后,多少次,我怀着深深敬意,走进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北大红楼。每一次来静静看,睹物,思人,品史,思绪绵绵,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北大红楼1918年落成,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这座西洋风格建筑,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从建成伊始,它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1919年,这里曾孕育了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播撒了革命火种,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我的爷爷曾经在这里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视听产业,这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 然而,在中国,它也被人们称为"遭殃"产业。 盗版--这个可耻的字眼,很长时间,钉在东亚的地图上,现 在,该是起掉它的时候了。不能让这两个字遮蔽中国人的图景、中 国人的声音。不能让其他国度的人说:哦,他们从来不懂得尊重 创造者的权益。 中国,有积攒着伟大的生产力;中国,也要伟大的想象力,否 则,我们只是愧对先人的鄙陋族群。 而发扬自己的想象力,势必从尊重别人的想象力开始--朋 友们,我们不要再养活那本质属于偷盗的产业。 自爱,自重,自律,自强。中华的影与音,视与听,声与色, 聪与明,将渐渐赢回她的复兴。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闭上眼睛,总会想起父亲教我听歌的那个夜晚。那时,我还是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我的家乡地处内华达州北部,因干旱而时有风暴,气候十分恶劣。那天异常炎热,使人窒息。夜幕降临时,我上床睡觉。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随之便传来沉闷的雷鸣。我连忙用被单遮住脸,双手紧抱着枕头。后来雷声不停,震耳欲聋,闪电哗哗,把房间照得通明。我很想跑到父母的卧室去,可全身直打哆嗦,动弹不得,唯一能做的事便是大声哭叫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人是社会动物。这是革命导师说的。举人猿就是群居的。这是生物学家说的。哪个猴子要是撇开猴子们,离群索居,它肯定将孤独忧郁而死。这是我猜的。猴儿离不开猴儿,人更离不开人。人有思想,有感情,人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将一个人,活人,长时期地与社会隔绝,与人隔绝,断绝了交流,他将会精神失常,变成常说的“神经病”——精神病患者。马克思在谈到《拿破仑法典》时,曾严词痛斥单身监禁的残酷和违反人道。一九七○年的一月,北京可真冷呵,我被“转移”到秦城一号,关进了单身牢房。在这之前,我已与世隔绝两年有余了。两年多中,虽然也是单身监禁,但  相似文献   

19.
漫谈年俗     
正【腊月童谣】"腊月童谣"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过年谣"。在旧时,一进入腊月,已到了年末,预示着新年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腊八节,就闻到年味了。所以这首歌谣的开首是以"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起兴开头的。接着就是"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因为一到二十三,过了小年就进入年关了。从这天开始就天天忙年。每天大致干什么,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叙述了人们忙年的各项内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过年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旧俗消失了,有些符合时代的习俗保留下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民俗。下面,我们将逐条讲给您听。  相似文献   

20.
白色的阅读     
无论身在何处,书,总还是有几本的;不在书架上,就在桌上,要不就在床上。都尽收眼底,看得见,摸得着。书架上的这一排排书籍,看上去的确是相当平等的。一本又一本的书。而我恰恰不能平等视之。在我偏执的心目中,它们各有分量。久而久之,不由眼睛生刺儿,总忍不住上前拿下几本,淘汰掉;把那些虚假的、粗糙的玩意儿,随便打发掉。没什么面子可讲的。谁来说情都不顶用。书架总是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缺少盈余之地,那就越是不能让那些伪劣之作有可乘之机了。 说来谁都不肯相信,我至今没有从头至尾读完过一本书。这里边的蹊跷,连我自己都难以辩解。莫非就因为天生反感等级森严,所以连同循序渐进的当然法则也一并不予理睬?我说不明白。一书到手,必然是乱翻一气,只有看到合我心意的只言片语,才有兴趣继续拜读下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