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青年的思想要比过去复杂得多,变化频繁得多。因而,不但青年工作者时刻注视着他们,其他社会工作者也在努力研究他们,撰写并发表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其中有不少为指导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也不能不看到,有一些调查研究因论据不足而没有多大说服力、吸引力,反而以假乱真,使青年工作的决策出现偏差。本文试图结合在《青年研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青年科学(指的是青年科学系列,包括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青年教育学、青年社会学以及正在建立起来的试图包罗万象的青年学,它们的理论体系以及他们的所有研究成果)在中国这个青年人口比例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们撰写的第一批青年社会学、青年学的专著,几十家青年学术理论刊物争鸣斗艳,各个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青年的科学成果与日俱增。本文这里提出一个似乎不为人们注意的问题:青  相似文献   

3.
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青年问题的基本观点。小平同志历来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认为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记录了小平同志1982至1992十年间关于青年、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了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青年工作的一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小平同志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的理论指针。  相似文献   

4.
平时提到设计与设计师,人们一定会很自然地想到那些伏案搞商品图案设计或者手持计算尺、从事工程建筑设计的人们,很少有人会想到组织青年活动,开展青年工作也会有设计学问可言,更不会把青年工作者直接与设计师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悉心深究一下青年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环视一下青年工作的现状,便可体验到:青年工作不仅大有设计的学问,而且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各行各业的青年工作者其本身就是很出色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李岁月  李明 《学理论》2012,(31):271-27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高度重视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期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进行研究,主要是从世界大发展大调整的视角出发,从宏观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微观青年大学生本身生理心理特点等角度进行阐发,为新时期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的特点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对象是七、八十年代的青年。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当代青年是大变革时期的青年,他们有些什么特点呢?我概括有九点: 第一,青年永远代表着未来,是永远向前看的。他们不滿足于现状,充滿理想,思想活跃,追求改革。这些都是优点。青年人纯洁,但是單纯;青年人锐进,但是简單;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大学生是广大青年的中坚力量,其中的学生党员,更是党的事业接续奋斗的未来主力。因此,必须做好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搞活不断深入,新技术革命浪潮不断冲击,我军战略方针转移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任务,给军队青年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我军一大批青年工作者和许多关心部队青年成长的干部战士,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了对部队青年的研究,推出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研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从理论和实践上还难以回答现实中提出来的许多新问题,也难以适应部队青年工作长远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对近年来部队青年研究的状况作厂总结和思考。我们从这几年刊载在各种报刊、青年研究文集中收集了234篇研究文章,进行分析综合,对部队青年研究的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青年研究面临着如何进一步由经验性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问题。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种种尝试和努力,但本人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障碍,特别是来自研究者自身的心理障碍更为重要,对此,本文试图加以探讨和分析。一、青年研究主体的障碍性心理因素近十年来,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化,我国的青年问题以及青年工作实践活动的发展,青年研究可谓成果累累。但是,冷静地、深入地审视起来,在众多的著作、论文中真正能对青年工作实践起指导作用或有利于解决实际的青年问题的并不多见,青年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严重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从青年研究工作者的素质与心理来分析,不难发现有如下几种障碍性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中,有许多关于青年的精辟论述,字字句句洋溢着邓小平对青年深厚的感情和热切的期望,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青年观,从而成为邓小平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和研究邓小平的青年观,无论对青年工作者正确地认识青年、研究青年、引导青年,还是对广大青年理性地认识自己,牢记党的重托,肩负起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青年是我们事业的希望。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一位哲人指出,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作为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对青年一直寄于厚望。早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创立了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在他们浩瀚的著述中,对青年的许多问题有着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青年问题,加深对青年的认识,指导青年工作,调动青年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积极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待青年的态度、青年教育问题、青年的学习和修养、青年恋爱婚姻的指导,青年怎样对待职业选择等方面的思想和理论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来稿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年伊始,感慨良多。仅就编辑部来稿而论,信手拈来,就有不少令人鼓舞之事,诸如,研究队伍愈益年轻化了,来稿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了,稿件行文、用语越来越规范了……等等,确实令人兴奋。 回首往事,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活跃在青年研究领域的大多是“青年工作者”,其中不少人由于各种原因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教育,以致“文革”后“归队”时知识结构已显陈旧、过时;如今不同了,新的年轻人不断涌现,活跃在我们刊物上的硕士、博士比比皆是,他们科班出身,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熟悉本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刊…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青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青年研究工作者们早已注意到了。但是文学家也是研究青年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点过去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许多作家长期深入青年的生活实践,把握青年思想、道德、性格的变化发展,积累了此较丰富的感受,提炼出比较独特的见解。他们的感受和见解——包括用形象来体现的感受和见解——理应被纳入青年研究的范畴。鉴于此,本刊从今年起开设《作家论青年》专栏,希望广大作家支持,在潜心塑造各种各样青年形象的同时,也能直接写下他们对青年的思考和探讨。这一期我们发表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专业作家、多次全国性报告文学、小说获奖者祖慰的文章,我们相信他对大学生的看法,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年的一些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研究青年职业观念的变化,不仅能够掌握青年的思想意向和社会行为趋势,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探讨新时期青年职业思想教育的新规律。使青年的思想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将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虽然在70年代末期才开始,但由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投入的力量较可观(社科院系统、大学系统、共青团系统、各种青年研究会等),因此发展的速度较快。这可从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青年研究的论文、专著、译著之多以及许多地方都有青年研究的刊物和经常召开青年研究方面的会议得到证明。由于青年研究的发展势头大,所以青年理论研究有早熟的趋势,表现为青年理论研究已朝着学科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同志已经着手或正在着手建立《青年学》、《青年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着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为主要內容的第二步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产业结构、经济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是社会变革最灵敏的感应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他们总是以其“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被作为社会的希望。在对社会总体预测和未来社会的探讨中,青年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向是人们借以把握未来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青年在农村又一次历史性转变中发生变化的主流和规律,寻求在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17.
当前改革的浪潮正在涌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触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一切不符合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体制、规章、观念、方法必然被冲破。青年工作作为长期形成的纵向政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已越来越明显地难以适应改革的形势。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青年工作的方向、范围、观念、方法都进行相应的改变。胡耀邦同志曾经说过,青年工作担子重,三分天下有其一。在改革和开放的新时期,青年工作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本人以一个青年工作者的管见,就新时期青年工作谈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1994年7月18日至23日国际社会学会将在德国的比勒费尔德召开第13届世界社会学年会。国际社会学会下属的青年社会学委员会为此设计了13个有关青年问题的小组讨论专题,并向全世界青年研究学者征集论文。下面我们翻译了这些讨论专题的题目和征集到的部分论文题目,为的是使国内的青年问题研究者和工作者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和关注热点,以利于中国青年研究与国际接轨,便于进一步的国际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丁晓玲 《求知》2011,(11):15-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社会责任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德,又是其中占首位、最重要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办学方向问题。“谁掌握青年,谁就掌握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他们将成为国家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因此,能否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