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玉龙 《广东党史》2010,(11):40-44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成立了一个密电组,以日本军用密电为对象,进行研译。1942年5月,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请求,要求中方派人赴加  相似文献   

2.
(一) 80年代初。一个寂静的夜晚,西南山城贵阳。 晚8时整,一个伪装成行医老头的国民党潜伏特务,悄悄地爬上了自家隐蔽的小阁楼,打开放在角落里的电台,开始接收上级指示。几分钟后,密电已经译出来了:“‘067’请注意:一、你寄来的你旧部属的志愿书和申请书,均已收到,我们已经批准他参加国民党的情报组织。他的代号是‘068’;二、‘615’已由港启程赴黔,你切勿和她联系;三、你过去是我党军人,恪守天职,现在虽到暮年,却大志不移,效忠党国,我们十分钦佩。现汇上所需经费,希你们先求生存,次求发展……”看着看…  相似文献   

3.
<正>美蒋密谋袭占东山新中国成立后,被逐出大陆的蒋介石集团始终不甘心失败,日夜做着"反攻复国"的迷梦。1953年初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摆上了一份来自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密电,内称:准备用一个加强师进攻平潭岛,并以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密电还说,美国"西方公司"热切希望实施此次反攻计划,许诺事成之后,给金门驻军一笔丰厚的报酬。这份密电是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发出的。胡琏曾任国民党王牌  相似文献   

4.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无论在二战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此役,让日军疯狂地到达了战争的颠峰。有人坚信做为美国的盟友,国民党当局当时曾成功破译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可惜通报了美方后未被采信,美方终遭重创。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国民党方面有这个能力来破译日军的密电吗?哪怕是偶尔为之呢?结论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相关档案中,记载了中共地下组织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特务斗争的史料。一场场跌宕起伏的暗战,留下了一份份档案印记。一封密电背后的故事在敌我双方的斗争中,电报密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30年8月7日,济南绥靖公署给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和北平警备区司令部发来一封密电,称共产党的工作计划一是庆祝占领长沙;二是加紧发动北方斗争;三是扩大宣传;四是成立农民自卫队和军委会;五是对平汉、津浦等交通进行破坏;六是没收教堂驱逐教士;七是成立苏维埃准备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正>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四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的无线电侦察从无到有,并迅速走向成熟,开辟了一条无形战线,为红军取得反“围剿”军事斗争胜利支援了重要情报。截明语获密电红一方面军是先建立的无线电侦察、后开始的无线电通讯。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先后缴获了国民党军使用的一部单独的收报机和一套完整的收发报机,原在国民党军中从事电台工作的王诤等人也参加了红军,  相似文献   

7.
1927年7月29日,正当南昌起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准备之际,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突然收到张国焘自九江发来的两封密电。张国焘在密电中说:“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候我到再决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说起——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轮船招商局秘密投向中共 3月,国民党招商局中的进步人士秘密投向中共.国民党招商局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局总部设于上海,沿长江各埠、沿海各港口,都设有分公司.国外设有办事处或代理人,共有轮船吨位50万吨,员工1.7万多人.1948年,国民党计划将招商局的财产和人员陆续运往台湾,指定由总经理胡时渊负责.胡时渊在中共影响下,决定保护招商局财产不被掠去台湾.本月,胡时渊两次密电各地分公司负责人,要求全体船员严守工作岗位,做好船舶、码头、仓库等财产的保护工作.并将一大批各式轮船修理厂设备等截留下来.同时将国民政府中国善后救济总署准备撤往台湾的40多艘、每艘价值500多万美元的船只全部买下,等待接收.  相似文献   

9.
1940年3月初,时值早春,皖东气候仍然寒冷。夜已很深了,刘少奇同张云逸等人还在围着火盆,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刘少奇到皖东后,大刀阔斧地领导军民开展抗战工作,皖东革命形势蓬勃发展,这就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和忌很。自2日底至3月初,蒋介石连发密电,命令安徽省政府主席、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和江苏省政府主席、楚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调集所部进剿新则军江北部队.妄图将新同军“压迫于大江以市一或相机剿灭之”。-“‘李品仙的动作比较快,3月初就抽调了6000多兵力,分头进攻位于合肥以北青龙厂一带的新四军游击纵…  相似文献   

10.
魔窟二年     
以灰色身份作掩护我在1943年与党在上海的情报部门的同志有了接触。在党的政治影响下,怀着青年时代的革命热情,于1944年参加了党中央社会部在上海的直属情报部门工作,这个工作的领导人是吴成方,直接和我联系的是陈来生。那时我才21岁。根据组织的安排,我的公开身份是个“国民党的三青分子”。我的掩护职业、社会身份是小学教员。我不参加任何进步的群众运动,并不议论国家大事,日子久了,学校里的同事,就称呼我为“三小姐”,是个落后的人。但在暗里我每天收译新华社电文,还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1947年夏,组织上派遣我打入国民党上…  相似文献   

11.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盟国发出乞降照会。消息传到中国,万众欢腾,历经八年之久的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然而,蒋介石在日本发出乞降照会的第二天,便一连下了两个命令,妄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向毛泽东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究竟意欲何为冲共中央接到蒋介石的邀请电后,紧张地思考着对策。李克农的情报系统被派上了用场,他们日夜监听蒋介石和其驻延安联络参谋的来往电讯,希望能从中获取信息,然而,国民党的密电无法破译I李克农下达了一定要搞到密电码,破译国民党中央与其驻延安联…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初,世界各国的通讯系统日趋完善,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及其所掌握的武装部队,在通讯系统上采用密电码已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蒋介石非常重视密电工作,凡是重要机密的密码电报,他都亲自批交有线电台拍发,深恐无线电台译发泄密。但是由于种种特殊情况,有时候又不得不使用无线电台来传递信息。所以,通过截获敌对方面无线电台的通讯,从密码电报的破译来取得对方的情报,已是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卢亚飞 《世纪桥》2011,(1):89-90
1923年中国民党亟须进行改组,鲍罗廷作为苏联任命为孙中山的首席政治顾问对国民党改组的顺利完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通过对孙中山施加影响,积极发挥共产党作用并指导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有效地推动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天津市公安局刑事犯罪情报中心,我们承担着推进全市州侦工作信息化、刑事犯罪情报等工作专业化建设,为积极预防、精确打击犯罪提供有效情报支持的职责。在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讲团结、谋共识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6.
1946年2月2日,大年三十。通化人民欢天喜地地迎接日寇投降后的第一个春节。 殊不知国民党通化县党部执行委员孙耕晓与国民党辽宁省党部主任委员李光忱勾通,李从沈阳密派近藤(日本特务)携款来通化,收买日本法西斯残余匪徒,在中国青年中大量发展特务组织,并收拢了通化周围的零散匪徒,企图趁机配合内应武装叛乱,但此阴谋事先为我通化军政首脑机关侦悉,并采取了果断对策。 天高月黑,寒风卷着雪花,打入敌人内部的沈殿铠心急火燎,疾步  相似文献   

17.
正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大军一举突破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掲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蒋介石为达到消灭我军的目的,竟不惜沿黄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密令刘汝明部争夺并伺机破坏黄河江苏坝,妄图将之变成第二个花园口。我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的江苏坝争夺战,最终粉碎了蒋介石的这一图谋。一封来自南京的紧急密电1947年7月上旬的一天,国民党郑  相似文献   

18.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不动武而能胜敌人,这才是用兵的上策。毛泽东、朱德都是现代中国的军事家,深谙用兵之道。在他们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不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1943年和 1948年,他们就曾分别以一纸电文挥退国民党重兵,被传为军事佳话。 一   1943年 5月,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趁机掀起抗战时期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一面鼓噪要解散共产党,一面密电负责国民党西北军事的胡宗南,要他趁此机会袭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遂秘密调兵遣将,于 6月间在离延安不远的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19.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11,(11):28-32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除在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工作。三年中,通过秘密策反而起义、和平改编和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官兵总数达117万人,占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时总兵力430万人的27.2%。本文记述的是我党我军对国民党东北守军进行秘密策反工作的部分事迹。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一位曾留学日本的中国破译专家准确地破译了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他又破译出山本五十六座机出巡密电,令不可一世的"海军之花"命丧黄泉。这位两创破密奇迹的中国"暗算天才"就是池步洲。不到一个月破译了日本数百封密电1908年,池步洲出生于福建省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